770.变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酸性粒细胞形成肺的转移性定植。据报道,嗜酸性过氧化物酶(EPX)在4T1乳腺癌模型中促进肿瘤转移。通过组织染色,EPX也被认为是预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临床结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及其介质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可能比之前所了解的要大得多。因此,应该重新考虑嗜酸性粒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直到有更多的证据说明嗜酸性粒细胞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以前报道,CC趋化因子配体6(CCL6)是一种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中产生的趋化因子,过度表达CCL6可以加速肿瘤生长,并增加小鼠肿瘤局部和转移扩散。CCL6与人CC趋化因子MPIF1/CCL23具有同源性,MPIF1/CCL23在肿瘤组织中显著上调。CCL23的高表达与癌症患者的加速进展和短生存期相关。前期研究表明CCL6/CCL23结合并激活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促进肿瘤转移。在这里,我们假设CCL6CCR1信号通路参与了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的肿瘤转移。因此,我们研究了嗜酸性粒细胞在炎症作用下对实验性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促进了CCL6依赖的转移性肿瘤的生长。  

研究结果1.卵清蛋白诱导的气道炎症和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症促进小鼠转移为了确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我们对OVA模型中的肺组织和DSS模型中的结肠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确定了气道炎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SS诱导的结肠炎表现为结肠黏膜中大量白细胞浸润,包括嗜酸性粒细胞。  

在嗜酸性粒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迁移和嗜酸性粒细胞依赖的转移形成中至关重要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嗜酸性粒细胞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形成的有效因素。既往研究报道CCL2、CCL3、CCL5、CCL6、CCL8、CXCL12、CXCL14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直接或间接靶向肿瘤细胞促进转移。我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从Il5Tg小鼠和WT小鼠的BM细胞中筛选一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CL6是Il5Tg小鼠中最丰富的细胞因。由于CCL23已被确定为小鼠CCL6的人类同源基因,我们随后评估了人类样本中的CCL23水平,并发现相对于非癌症患者的胸腔积液,MPE中CCL23浓度增加(图4D)。此外,CCL6的高分泌主要在嗜酸性粒细胞中发现(图4E)。为了确定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CCL6是否参与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我们产生了Ccl6敲除小鼠(Ccl6/)并将它们与Il5Tg小鼠(Il5Tg和Ccl6/)杂交。相对于Il5Tg小鼠,Il5Tg和Ccl6/小鼠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基础数量没有差异。分离来自Il5Tg小鼠的Eos和来自Il5Tg和Ccl6/小鼠的EosCcl6/两种类型的嗜酸性粒细胞以进行体外迁移测定,值得注意的是,向EosCcl6/迁移的肿瘤细胞的数量减少了。  

嗜酸性粒细胞或CCL6缺失不影响体内基线肺转移(图S10,C和D),而嗜酸性粒细胞CCL6缺失显著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依赖性肺转移。与Il5Tg小鼠相比,Il5Tg和Ccl6/小鼠通过尾动脉注射肿瘤细胞后骨转移也少得多。此外,静脉注射肿瘤细胞后,在CCL6缺乏的Il5Tg小鼠中,骨转移数的增加和肿瘤负荷均有所降低。总之,这些观察结果表明CCL6在体内对嗜酸性粒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迁移和嗜酸性粒细胞依赖的转移形成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使用CCR1特异性抑制剂BX471进一步检测了CCR1抑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BX471显着减弱了体外嗜酸性粒细胞上清液诱导的B16F10细胞的迁移。BX471处理的肿瘤细胞在体内发生的骨转移明显减少。由于嗜酸性粒细胞中的CCL6缺失或CCR1在肿瘤细胞中的抑制足以缓解嗜酸性粒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形成,因此CCL6CCR1信号传导可能是预防嗜酸性粒细胞依赖性肿瘤转移的有价值的治疗策略。  

研究结论证据表明炎症成分有助于癌症的发展。然而,涉及几种炎症性疾病的嗜酸性粒细胞在癌症转移中并未得到充分探索。我们发现气道炎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结肠炎症都与小鼠转移增加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富含嗜酸性粒细胞的Cd3Il5转基因(Il5Tg)小鼠骨转移增加的原因。我们还观察到有胸膜转移的癌症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从机制上讲,嗜酸性粒细胞通过分泌CCL6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形成。在Il5Tg小鼠中Ccl6的基因敲除显着减弱了骨转移。此外,抑制肿瘤细胞中的CCR1(CCL6的受体)可减少肿瘤细胞的迁移和转移。因此,我们的研究确定了嗜酸性粒细胞的CCL6依赖性促转移活性,它可以通过靶向CCR1来抑制,并代表了一种预防转移性疾病的方法。在目前的研究结果和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评估癌症患者转移相关的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这里,我们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