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2章 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象城外。  

一处山村之中。  

远苏盟的帮主严泰然,江灵堂的钟亦竹等人,齐聚一堂。  

坐在首位的是一名脸带面具的男子。  

面具男子环顾一圈道:三路联军,已经逼近四象城,你等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粮草,等他们攻下四象城,就轮到我们得回报的时候了。  

大人,我担心他们会屠城。  

严泰然皱眉道。  

他心里搁着事儿,很不舒服。  

加入这一方是多年前的事,但他并不是不求回报的。  

他想得到的是两样东西。  

第一样是权势。  

他想做个正儿八经的官,不想飘零在江湖上。  

即使成为远苏盟的帮主,依旧是一介白身。  

第二样是武功秘籍。  

听说,皇宫秘库里面收藏有天下闻名的武功秘籍,有很多是昔年宗师们晋升宗师境界时候的感悟。  

他对很多知名的武功秘籍,并没有太大兴趣,但对宗师感悟,却是垂涎已久。  

到了他这个程度,最想要的就是晋升宗师境界。  

就这两样东西,都是上头大人承诺保证过的。  

但要是联军们进行屠城,那些东西或许一样都拿不到了。  

他们不会屠城的,北离图跟本座保证过。  

面具人摇头道。  

大人,你的计划接下来该走哪一步?  

严泰然没有揪着不放,而是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等他们攻下四象城,本座会在四象城举起‘清君侧诛奸臣’的旗子,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围攻京城,逼迫齐星云退位。  

面具男子冷冷道。  

明白了大人。  

严泰然和钟亦竹对望一眼。  

他们其实对面具男子的身份已经有所猜测。  

敢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布下三路联军攻打四象城这种大局的,必然是大齐皇室宗亲。  

而纵观大齐皇室宗亲,有这个力量的,有那么好几位,但有这个动机的,却寥寥无几。  

因而,最有可能的便是当年叛乱失败逃离的鲁王!  

眼前的大人,肯定不是鲁王本人。  

年纪对不上。  

鲁王大约四十朝上的年纪了,而眼前的面具男子最多只有二十来岁。  

极有可能是鲁王的世子或者其他的儿子。  

但他们猜到也不会说破。  

因为,他们也已经上了这艘大船,想要中途下船也不是不行,但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你们能拿出多少兵力?  

面具男子继续问道。  

江湖武者,比不得朝廷的兵马,我们能拿出数千人,能真正能打的只有数百人,其他人只能算初通拳脚。  

严泰然叹了口气。  

远苏盟和江灵堂,两大门派里面倒是有不少武学高手。  

但,江湖武者更喜好单打独斗,在整体的军阵面前,武学高手可发挥的余地也就不多了。  

大人您是知道的,这武功再高,招式再妙,在战场上,四面八方都是长枪刺过来,什么招式都使不出来了。  

钟亦竹道。  

没指望你们打头阵,你们要做的是策应,以及运送粮草。  

面具人淡淡道。  

这个没问题,我们一直在做。  

严泰然道。  

只要不让他们顶在前面,打打辅助还是可以的。  

四象城内。  

欧阳恒和已经脱困的米琪一起,看望了一下贺老五。  

贺老五见到米琪,十分的惊喜。  

在他看来,被丁业带走的人,几乎没有活着离开的。  

而现在,米琪竟然脱困了,这可真是皇天保佑。  

欧阳恒,米琪只待了一小会儿,就离开了。  

他们前往梧桐寺。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就发现,净虎上师,已经在等待着他们。  

在禅房里面,净虎上师盘坐着,手上拿着一串佛珠,宣了一声佛偈。  

两位施主,贫僧已经等候多时了。  

能听从朝廷之令的江湖人士,已经召集好了?  

米琪问道。  

都已经下榻梧桐寺,要不要见见他们?  

净虎上师问道。  

我们不见了,一会儿我们就要离开,还有别的事要办。  

米琪道。  

作为隐卫在四象城最高地位的统领,他们还有重要的任务要办,尤其是在联军即将攻打四象城的时刻,更是要争分夺秒的办事。  

最后的胜利,看似很短暂,实际上,都是之前所做的努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胜机。  

好,贫僧那就当仁不让了,城内的秩序,等到敌军到来时,我等,自会来维持。  

净虎上师双手合十道。  

那就好,城内能调动的官府之人,都已经提前调动,准备上城楼守城,城内只能依赖大师了。米琪点头。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四象城商业繁荣,百姓富庶的多,这人日子一好过,肯吃苦习武的也就少了,这样一来,城内合用能征调的人,也就少之又少。  

现在敌方的联军即将到来,到时候,城内那些平日里不怎么敢冒头的流,氓地,痞们,有可能都会钻出来兴风作浪。  

甚至,还有可能敌军的暗谍藏在城内,伺机出来杀人放火,搅乱局势,扰乱军心。  

这就需要有人来维持秩序了。  

而净虎上师找来的江湖人士,真正的战阵,他们打不了,在城内维持秩序还是可以的。  

为止,米琪也答应了江湖人士的一些条件,给足了他们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