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3章 过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孙氏很快就被孙氏和王翠莲她们给劝下,杨若晴将大孙氏按坐在一张凳子上,大孙氏依旧气得不轻巧,胸脯一阵接着一阵的起伏。  

口中还在反复咒骂着李伟,咒骂着黑凤。  

“你们看着吧,这事儿早晚传遍十里八村,到时候大家伙儿少不得还会把你们老杨家,还有绣绣给扯进去,你们一个都逃不掉!”  

对此,孙氏除了苦笑,只能苦笑。  

“能拖一天算一天吧,真要瞒不住了,人家在背后说道,咱也没法子,嘴长在别人身上,捂不住的。”  

杨若晴说:“我也无所谓,反正只要不在我跟前嚼舌根子就可,若有人敢跑到我跟前来说这些话,呵呵,我大耳光子抽不死他。至于绣绣被扯进去遭议论,这是她要承受,为她自己当初的选择而留下的反噬。”  

“大家也不想想看,当初李伟他爹对善园的那群可怜女人们做出的伤天害理的事情后,名声就没了,人品也没了,那样的人生的儿子,能是什么好种子?”  

听到杨若晴提起当初绣绣议亲时候的事,大孙氏更是气得磨牙。  

不过这次磨牙却是因为绣绣本人。  

“死丫头有今日的遭遇也是活该!”大孙氏说。  

“想当初事情闹出来后,十里八村的人家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再嫁给李伟那种人。”  

“可绣绣那个死丫头猪油蒙了心,非得往火坑里跳,十八头牛都拽不住。”  

“还说什么越是这种时候,她越要陪在李伟身边,说这种时候的不离不弃才是真正的患难见真情。”  

“我呸呢,真的是吃多了撑的才能说出那样的话来,现在轮到自己吃苦头了吧?说句不好听的话,绣绣就是自找的!”  

大孙氏的话,估计情绪表达的太过于激烈,以至于都引起了孙氏和王翠莲的共鸣。  

孙氏叹息着说:“可能这就是她的命吧,上辈子欠了李伟的,这辈子要来偿还。”  

王翠莲也是满脸的感慨,还有一些对命运安排的无奈。  

“晴儿娘说的没错,若不是绣绣前辈子欠了李伟的,这辈子怎么还能不顾所有人的反对,非要给李伟生儿子呢?”  

杨若晴看了眼她们仨,发现她们仨这一唱一和,还真是把事情的真相给说出来了。  

早些年的绣绣,可不就像是被操控了思想,蒙蔽了双眼那般,明明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嫁给李伟是一条死路,他不会善待她的。  

可她就是铁了心,在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甚至就连杨永进和曹八妹要跟她断绝关系,她都不放眼底。  

是抱着做圣人做圣母的心情一头扎进了李伟家那个大坑…  

大孙氏谴责了一会儿李伟和绣绣,却对黑凤没怎么骂。  

其他人也都没怎么骂黑凤,理由很简单,黑凤的风评一直都不好,长坪村的人都知晓。  

虽然嫁给了结涛,但是结涛压根就降不住黑凤,当然了,这跟结涛自己的很多方面能力都有关系。  

黑凤娘家哥哥黑堂在村里属于比较有能力和强势,且有闯劲儿的那类男人,所以黑凤是仗着娘家强,更加骑在结涛脖子上拉s。  

村里和黑凤有染的男人,一双手可能数不过来,不分年纪,甚至很多都是黑凤给对方钱…  

所以犯不着去骂黑凤,理由就是:s本来就是臭的,有骂的价值?  

看到大孙氏气势汹汹就要走,孙氏又问大孙氏:“姐,你这是要去哪?不会再去李家村吧?”  

大孙氏说:“我回去拿块肉,再去一趟八妹那边,给她送点菜,再顺便安抚安抚她,谁让我是她嫂子呢,哎!”  

果真如同大家猜测的那般,就在跟大孙氏透露真相的当天下昼,关于黑凤丢魂快要死掉的真相,突然就开始在村子里的一些角落里传播开来。  

大家伙儿在热议这件事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又将老杨家,绣绣,这些元素全给扯进去一起议论了。  

各种说法都有。  

有的替老杨家唏嘘,觉得老杨家人做人做事一世英名,家族出了不少有本事的大人物,家风也正。  

最大的糊涂事,就是跟李伟家结姻亲,还生下了勇孝这个孩子。  

这是老杨家最不能见人的一颗疮。  

还有一些嫉妒老杨家起势的人对此幸灾乐祸,就巴不得李伟的事能给老杨家添堵。  

在这之外,还有很多人把目光移到了勇孝身上。  

对此,大家各种看法都有。  

‘勇孝这孩子也可怜,摊上李伟那样的爹,哪怕跟着娘,估计一生都要背负阴影。’  

‘听说那孩子打从出生至今,都快两岁了,都没见过生父的面呢!’  

‘可怜是可怜,不过要是我家有闺女,打死也不会嫁给勇孝,即便他改姓了杨,骨子里流淌的也是李乙,李伟的血,保不齐还是一样的种子!’  

‘李伟和李伟娘也是真狠心,这么好的大儿子大孙子,就不想来瞅瞅?不想认祖归宗?’  

‘若是不狠心,当初会把绣绣撵走?又狠心又自私。’  

‘勇孝不接回李家,难不成就不是李家的种了?人家老杨家帮着养大孙子,李家母子好算计!’  

各种言论满天飞,交织成一张大网铺在长坪村的上空。  

村头村尾,田间地头,甚至山脚下挖野菜的,但凡有活人的地方,大家都在热聊这件事。  

即便刘氏不在村子里,这个消息也传遍了老杨家,从老杨头到底下每一个人,包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