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历史沉淀(2/3)
桩诉讼案件的被告人,然而这起因仅仅是,一个可怜无望的业主,打算维护自己最后仅剩的家业罢了…多么让人遗憾啊,不过在法国,这又似乎很常见。”
他的语气很平缓,但是又带着许多无奈和嘲讽,而这更加激发出了艾格隆的兴趣。
“没错,是有不少附近的乡民来向我告状,声称您欺压了他们,并且状告您对我的王朝心怀不轨——”艾格隆摊了摊手,然后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对方,“伯爵先生,我允许您为自己辩护。”
接着,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给足了对方压力之后,才缓缓开口,“首先,您是否参与到任何反对我的活动当中?我劝告您,最好不要说谎,因为我虽然慈悲为怀,但从来不喜欢别人欺骗我——”
第一个问题就如此惊心动魄,让原本古井无波的伯爵,顿时心脏剧烈抖动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皇帝陛下这一副温文尔雅的面孔,只是伪装的面貌而已,不说上台之前那些事,上台之后,他就清洗了多少自己的老相识?
如果是他一个人的话,他倒不至于如此恐惧,但是他毕竟是有妻儿的男人,他承担不起在这位皇帝面前“大义凛然”的后果。
哪怕皇帝陛下保持了基本的理性没有株连自己的妻儿,他只要没收自家的财产,那么他们就又要和当初的自己一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了,而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现在,他需要为保全自己一家人的身家性命而战了。
“陛下,我必须以您臣民的身份,诚实地回答您的问题。”于是,他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为自己自辩,“首先,关于叛逆罪。我承认我并没有支持过您返回法国,并且登基为帝,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罪行,毕竟在我们国家,思想并非犯罪——而我在乡间隐居多年,我并没有参与到任何与您相关的武装活动当中,我认为这足以说明我的清白。”
艾格隆不置可否,又追问了一句,“但是有人举报您在私下里说了不少诽谤我和帝国政府的言论。”
“我确实发了牢骚,而且还不止一次,但在这个世界上谁不发牢骚呢?无论是首都还是乡村,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人人都会发牢骚!之前波旁王家在位的时候,我也一样发过牢骚,这并不是特意针对您。”蒙柯奈伯爵连忙继续为自己辩解,“而且,我可以保证,这种牢骚从来没有超过政治上允许的程度,我并没有辱骂过您本人或者先皇!”
“那么,对不久之前的叛乱事件,您又作何看法?”艾格隆继续追问。
这个问题,似乎难倒了伯爵,他努了努嘴,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毕竟蒙受过波旁王家的大恩,他不愿意在这里落井下石,为了求自保而在皇帝面前辱骂旧主。
“我…我认为,这是一场悲剧,也是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他思索良久之后,给出了一个答复,“许多无辜而勇敢的性命,被白白断送了。”
接着,他又积极为自己辩解,“我远离政坛已久,多年来也从未参与过政治,又避居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所以没有人来鼓动我参与到反对您的叛乱当中,这一点您可以从我身边的任何人那里证实。”
看到伯爵如此艰难的样子,艾格隆反倒是放了心。
如果伯爵丝毫不顾廉耻,在这里痛骂旧主,他反而会有点狐疑,现在他这样表现,反倒说明他确实没有参与到反对自己的阴谋当中。
反正,现在他确实信了几分。
这位伯爵也许心里抵触波拿巴家族,但他也没有参与到历次的谋逆事件当中,只是采取了“消极不合作”的态度。
也就是说,针对他叛逆的指控,属于夸大其词。
艾格隆心里下了结论之后,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继续追问对方,“那么,欺压乡民的指控,您又作何解释?!”
面对艾格隆的问题,伯爵脸上又露出了痛苦、无奈、愤慨交织的复杂表情。
接着,他沉默了许久,仿佛在思索到底应该怎样回复。
最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唉!这就算是我倒霉吧!”
然后他开始结结巴巴地向艾格隆叙述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跟着波旁王家回到法国之后,伯爵一度热衷于仕途,但是很快就发现自己并不是那块料,很快就萌生了退意。
而这时候,通过为官的俸禄和王家的恩典,再加上政府给旧贵族提供的赔偿基金,他手里有了一笔很大的钱。
当年他流亡期间,他家族的田产被政府根据法律没收然后拍卖,他说服王家,从老家追诉回了一部分田产,而后又通过购买等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自己手中的田产,最终让蒙柯奈家族重新回到了故乡扎根。、
当然,即使他苦心经营,用尽各种手段,他手中的田产,比起当年的“祖业”还是缩水了一大半,再也不复旧观了。
许多原本曾经属于家族的田地,现在已经成为了独立的村庄,农民们低价购买了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地,成为了世代耕作的家业。
虽然对这种现状非常不满,但是伯爵也只能默认了如今的现状,他只想好好地经营如今自己名下的土地,想要以乡绅的身份了此残生。
然而,他的梦想却很快又被现实击碎了:周围的村民们,不断地到他的庄园和森林当中来捡拾麦穗和枯枝。
如果只是
他的语气很平缓,但是又带着许多无奈和嘲讽,而这更加激发出了艾格隆的兴趣。
“没错,是有不少附近的乡民来向我告状,声称您欺压了他们,并且状告您对我的王朝心怀不轨——”艾格隆摊了摊手,然后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对方,“伯爵先生,我允许您为自己辩护。”
接着,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给足了对方压力之后,才缓缓开口,“首先,您是否参与到任何反对我的活动当中?我劝告您,最好不要说谎,因为我虽然慈悲为怀,但从来不喜欢别人欺骗我——”
第一个问题就如此惊心动魄,让原本古井无波的伯爵,顿时心脏剧烈抖动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皇帝陛下这一副温文尔雅的面孔,只是伪装的面貌而已,不说上台之前那些事,上台之后,他就清洗了多少自己的老相识?
如果是他一个人的话,他倒不至于如此恐惧,但是他毕竟是有妻儿的男人,他承担不起在这位皇帝面前“大义凛然”的后果。
哪怕皇帝陛下保持了基本的理性没有株连自己的妻儿,他只要没收自家的财产,那么他们就又要和当初的自己一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了,而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现在,他需要为保全自己一家人的身家性命而战了。
“陛下,我必须以您臣民的身份,诚实地回答您的问题。”于是,他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为自己自辩,“首先,关于叛逆罪。我承认我并没有支持过您返回法国,并且登基为帝,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罪行,毕竟在我们国家,思想并非犯罪——而我在乡间隐居多年,我并没有参与到任何与您相关的武装活动当中,我认为这足以说明我的清白。”
艾格隆不置可否,又追问了一句,“但是有人举报您在私下里说了不少诽谤我和帝国政府的言论。”
“我确实发了牢骚,而且还不止一次,但在这个世界上谁不发牢骚呢?无论是首都还是乡村,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人人都会发牢骚!之前波旁王家在位的时候,我也一样发过牢骚,这并不是特意针对您。”蒙柯奈伯爵连忙继续为自己辩解,“而且,我可以保证,这种牢骚从来没有超过政治上允许的程度,我并没有辱骂过您本人或者先皇!”
“那么,对不久之前的叛乱事件,您又作何看法?”艾格隆继续追问。
这个问题,似乎难倒了伯爵,他努了努嘴,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毕竟蒙受过波旁王家的大恩,他不愿意在这里落井下石,为了求自保而在皇帝面前辱骂旧主。
“我…我认为,这是一场悲剧,也是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他思索良久之后,给出了一个答复,“许多无辜而勇敢的性命,被白白断送了。”
接着,他又积极为自己辩解,“我远离政坛已久,多年来也从未参与过政治,又避居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所以没有人来鼓动我参与到反对您的叛乱当中,这一点您可以从我身边的任何人那里证实。”
看到伯爵如此艰难的样子,艾格隆反倒是放了心。
如果伯爵丝毫不顾廉耻,在这里痛骂旧主,他反而会有点狐疑,现在他这样表现,反倒说明他确实没有参与到反对自己的阴谋当中。
反正,现在他确实信了几分。
这位伯爵也许心里抵触波拿巴家族,但他也没有参与到历次的谋逆事件当中,只是采取了“消极不合作”的态度。
也就是说,针对他叛逆的指控,属于夸大其词。
艾格隆心里下了结论之后,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继续追问对方,“那么,欺压乡民的指控,您又作何解释?!”
面对艾格隆的问题,伯爵脸上又露出了痛苦、无奈、愤慨交织的复杂表情。
接着,他沉默了许久,仿佛在思索到底应该怎样回复。
最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唉!这就算是我倒霉吧!”
然后他开始结结巴巴地向艾格隆叙述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跟着波旁王家回到法国之后,伯爵一度热衷于仕途,但是很快就发现自己并不是那块料,很快就萌生了退意。
而这时候,通过为官的俸禄和王家的恩典,再加上政府给旧贵族提供的赔偿基金,他手里有了一笔很大的钱。
当年他流亡期间,他家族的田产被政府根据法律没收然后拍卖,他说服王家,从老家追诉回了一部分田产,而后又通过购买等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自己手中的田产,最终让蒙柯奈家族重新回到了故乡扎根。、
当然,即使他苦心经营,用尽各种手段,他手中的田产,比起当年的“祖业”还是缩水了一大半,再也不复旧观了。
许多原本曾经属于家族的田地,现在已经成为了独立的村庄,农民们低价购买了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地,成为了世代耕作的家业。
虽然对这种现状非常不满,但是伯爵也只能默认了如今的现状,他只想好好地经营如今自己名下的土地,想要以乡绅的身份了此残生。
然而,他的梦想却很快又被现实击碎了:周围的村民们,不断地到他的庄园和森林当中来捡拾麦穗和枯枝。
如果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