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90)天伦之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啊!”苏菲对艾格隆的安慰非常受用,她眯起了眼睛,享受着此刻的温馨。  

虽然对失去权力极其恐惧,但是,预备接过的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且是和最爱的人一起得到的结晶,说她不宠溺那是不可能的。  

她一点一滴地见证着儿子的成长,又费尽心血地教育他,在他终于成长起来接过权力时,她就算有不甘和眷恋,但也会乖乖地走下皇座,她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  

而且,规划中的“退休”生活,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等我离开宫廷,为了避嫌,我得住得偏一点,到时候怕不是只能陪你一起当农妇了。”接着,她不紧不慢地说,“到时候你赶紧给我回复正常,可别整天在我面前摆那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不然我撕烂你的脸!还有,管好你老婆,别整天给我吃闭门羹…”  

苏菲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对退休之后归隐田园、打理庄园的种种计划,而艾格隆只是默默地听着,注视着她此刻已经有不少皱纹的脸庞,目光当中也充满了温柔和宠溺。  

在褪去头衔和权力所带来的光环之后,他们终究还是人,而且是感情极为丰沛的人。  

而这种家常话,此刻比任何颂词或者诗篇,都更加能够打动他已经步入中年的心。  

虽然他的家庭关系现在着实有点过于“丰富”,但是归根结底,他热爱他的家庭,并且享受着这个家庭。  

没错,他承受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家人们一个个都还安好,而且都留在他的身边,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他没有任何理由再抱怨了。  

享受了许久的温馨之后,终于心满意足的苏菲,重新整理了衣裙,然后让自己恢复了往常的冷傲,接着带着同样“恢复”过来的艾格隆,一起走下了楼,来到了餐厅当中。  

此时,围绕在艾格隆身边的家人们都已经齐聚到餐桌边了。  

当然,人数并不齐全,艾格隆的孩子们,皇太子和他的成年兄弟(包括私生子),已经离开了这里,在为波拿巴党人重整旗鼓而奋斗,因此这里聚集的反倒是以中年人居多。  

而今天,在餐桌边,多了一个往日不见的访客。  

金发的女子笔挺地坐在座位上,披散的金发在灯光下闪亮耀眼,整个人都好像在散发着咄咄逼人的气势。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之后,她非但没有颓丧下来,反倒是比之前更加自信昂扬了。  

艾格隆一走下楼,夏露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向艾格隆行礼致敬。  

“夏露!你回来了啊…”  

看到夏露,艾格隆也是精神一振,他原本浑浊的视线,似乎也多了几分清明。  

他一边挥手让夏露坐下,一边走到了自己的主位上坐了下来。  

接着,他又亲切地看着夏露,“巴黎现在还是不太平,你一定要小心保护好自己啊。”  

夏露当然知道,在陛下心里的“设定”当中,自己一直在巴黎执行任务。  

面对陛下关切的视线,她的心里不禁一酸。  

接着,她强颜欢笑了起来,“嗯,谢谢您的关系,我一定会注意的!请放心吧,陛下,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一定会为您效劳到底。”  

“何必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呢?什么一息尚存,我要的是你全须全尾地活着,一直在我们身边。”艾格隆笑了笑,否定了夏露的话。  

接着,他又率先拿起了餐具,示意大家一起用餐。  

虽然他实际上已经是落架的凤凰,但是在这个小小的家中,所有人却还是对他皇帝的权威深信不疑,也只有等他示意之后,大家才开始用餐。  

如同往常那样,夏奈尔还在不断地往餐桌边添加菜肴和酒水,除了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之外,一切都仿佛如同往常。  

恍惚间,夏露甚至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枫丹白露,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家。  

不,与其说她的家在枫丹白露,倒不如说,她的家在妈妈,在陛下,在自己熟悉的每一个人身边,只有他们合在一起,才是她眷恋的家,才是她想要付出一切来保卫的“家”。  

虽然现在形势非常糟糕,但是夏露却还是非常乐观。  

就她所见来看,陛下的一切其实都很正常,无论是仪态还是谈吐,都和当初那样皇帝毫无区别,他只是理智出现了一些错乱而已。  

只要陛下能够从这种“错乱”状态当中恢复过来,那他就可以领导着大家重整旗鼓,然后像1830年那样,再度让波拿巴家族东山再起。  

虽然没有任何根据,但是她坚信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她要尽自己所能,为波拿巴家族的复辟做好相应的准备——哪怕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不仅仅是在报恩,这更是在保卫她自己的家。  

“等巴黎的动乱平定了,我一定要给你一份重赏,还要给你一个长长的假期,你想去干嘛都行。”陛下一边用餐,一边笑着向夏露许诺,“你可以提出任何心愿,我一定会帮你实现的,这是你应得的。”  

“那我能够事前跟您说吗?”夏露大着胆子回答。  

“什么?”陛下对夏露的反应有点奇怪,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那你说吧。”  

“我希望陛下能够亲临到巴黎,在凯旋门之下向我授勋,如果能够再为我亲自写一篇赞美的颂词,那就更好了。”夏露带着些许的憧憬,向着艾格隆回答。  

这既是在配合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