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时代与探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百年来拓展人类智慧边界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工程师们,他们现在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他们的光荣绝对不会逊色于那些伟人半分!没有我,他们依旧能够创造奇迹;没有他们的努力,我却只能像过去的统治者那样统治整个国家…所以,我感谢他们,感谢所有人类文明的推动者,是他们让我有机会兑现我对全体国民的承诺,让我可以有机会创造出前所未有业绩,而法兰西也将会永远感谢他们所作出的成就,甚至整个人类也将会永远感谢他们!  

在这个世界上,君王们名将们来来去去,之前几千年人类的历史,不过就是一场戏的来回重复,绝大多数人们,似乎都会被禁锢在永久的痛苦和贫穷当中,而今天,靠着以上这些人的努力,我们终于看到了打破这漫长黑夜的一丝希望…尽管现在这还只是一缕曙光而已,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我们去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就让我们坐上列车,冲破金色的晨曦,迎向那最美好的未来吧——」  

艾格隆说完之后,这一场简短的演说,也立刻引起了全场人们的共鸣。  

这不是一个君王自吹自擂的夸大其词,而是拜服在人类文明进步伟力面前的肺腑之言,正因为是发自内心的话,所以才让人觉得谦逊朴实,又具有感染力。  

艾格隆秉性高傲,几乎从来没有服过人,但是在今天,面对人类智慧和科学文明的真理时,他却只能谦逊地低下头来——而这种谦逊,却比所有那些统治者厚颜无耻的自吹自擂要宝贵百倍。  

在艾格隆热情洋溢的鼓动之下,在场的人们也热情地欢呼了起来,既为陛下,也为陛下描绘出来的未来图景——而这种未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变成现实。  

皇室主持的通车仪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持续霸占各家报纸的头条,围绕着铁路的喧嚣也将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热点,不过艾格隆夫妇倒是很快平静了下来。  

他们先是完成了早已经安排好的礼节性活动,然后两个人一起改换了便装,一起前去拜访住在特雷维尔侯爵府上的爱丽丝夫人。  

这其实是特蕾莎的提议。  

因为宫廷事务繁杂,她一直都想要把自己之前手里的得力干将爱丽丝请回去,只不过因为爱丽丝最近刚刚生了二胎,所以计划不得不一直推迟而已,而现在,既然母子都已经平安,特蕾莎就不想再拖了。  

帝后夫妇特意登门拜访,也是为了体现出对她的重视,顺便向外界展示爱丽丝仍旧「深得圣眷」的信号,尽快为她铺好卷土重来的路。  

至于爱丽丝所犯下的「罪行」,一来根本就没有对外公布,直接等于不存在;二来在特蕾莎的心中,她觉得爱丽丝的所作所为只是一时糊涂,本质上责任在埃德加一边,所以她报复也是情有可原。  

因为丈夫的缘故,她现在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丽丝,是越发能够感同身受了,因而看爱丽丝也越来越顺眼,甚至暗暗对她还有点钦佩。  

艾格隆并不知道特蕾莎的心理,不过,他也乐得尽快履行承诺让爱丽丝起复,所以他立刻就答应了特蕾莎的意见。  

当然,他和爱丽丝之间的那些不可告人的事,就必须一直守口如瓶了。  

当艾格隆夫妇一群人来到特雷维尔公馆的时候,早已经得到了通知的爱丽丝,立刻就跑出来迎驾。  

虽然不久之前她还遭遇过生育之苦,但是经过了产后的调养,她已经大体上恢复了过来。  

而今天,为了给两位陛下和其他人留下足够好的印象,她还特意精心地梳妆打扮过,因而越发显得容光焕发。  

在看到夫妇两人之后,她立刻毕恭毕敬地向艾格隆和特蕾莎行礼。  

「爱丽丝,你还好吗?」在她行礼完了之后,特蕾莎关切地问。「孩子怎么样?」  

「承您的福的,皇后陛下,我一切都好,孩子也十分平安。」爱丽丝回答。  

「如此就好。听说是一位小姐是吧?那不妨让我们看看这位小姐吧…」特蕾莎笑着回答,「想来,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就像您和夏露一样。」  

就在两个人对话的时候,站在艾格隆身边的夏露,看到了久违的母亲,立刻冲到了母亲的身边,抱住了妈妈的裙角。  

之前,为了让自己安心养胎,同时为了维持在宫廷当中的「人气」,爱丽丝特意将夏露交给了陛下夫妇寄养,而作为她心心念念的爱女,这段时间以来她一直都止不住地挂念女儿,此刻看到夏露,自然情难自禁。  

「夏露,我的宝贝儿…」看到多日不见的女儿,爱丽丝几乎哭了出来,她一时顾不得回应皇后,而是直接把女儿抱进怀中,又搂又亲,「妈妈好想念你啊。」  

「妈妈…」夏露也一直喊着妈妈,澄澈的碧蓝色双瞳里,也泛出了透明的泪珠。  

母女重聚的感人场面,让身为人父人母的艾格隆和特蕾莎,都有着发自内心的共鸣,所以他们也没有计较爱丽丝的失态,只是静静地等着她们母女发泄情绪。  

等过了片刻之后,爱丽丝终于回过了神来。  

「抱歉,陛下…」  

「没事的,谁能够因此来苛责一位母亲呢?」特蕾莎温柔地笑了笑,「很高兴,接下来您不必再和女儿分离了,今天您就跟我们一起回去吧——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您有吗?」  

「没有…当然没有,我一直都在等着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