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斯巴达协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然乐见其成。  

打量着这对即将成为少年夫妇,他心里陡然又有了一种“时代已经不属于我了”的感触——他们还如此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这么多惊人的大事,那以后更加不可限量,而自己这样的老一辈人,也只能在一边静静旁观了。  

不过,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没什么好伤感的。  

塞奥佐罗斯抛却了心中些许的感慨,然后对着艾格隆又了个玩笑。  

“殿下,我想我们还是尽快把事情谈妥吧,有未婚妻相伴,您一定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我这样的糟老头子身上。”  

“我也不好意思浪费您的宝贵时间。”艾格隆也笑着回答。  

于是和上次一样,艾格隆和塞奥佐罗斯抛开了左右一大群卫兵,漫步在了斯巴达城仅剩的遗址上,和上次一样,帕诺斯作为翻译跟在两人旁边,不同的是埃德蒙唐泰斯则换成了特蕾莎。  

四个人一边走一边谈天说笑,慢慢地来到了斯巴达城剧院的遗址旁边。  

特蕾莎是初次来这里的,而且她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所以她的视线一直都在好奇地打量着周边,只恨自己没带个素描本来把这里都画下来。  

而对艾格隆来说,“现在”要比“过去”重要得多。  

他现在要和塞奥佐罗斯谈论的,可是事关两个新生国家的问题。  

而塞奥佐罗斯显然也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确定周围没有别的人能偷听之后,他重新以严肃郑重的表情看着艾格隆。  

“殿下,您打算如何处置约阿尼纳公国和希腊的边界呢?”  

正因为艾格隆是自己的盟友,所以他虽然事前没有得到通知,但还是默认了这个公国的成立,并且乐于和它一起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毕竟,眼下巴尔干半岛大部分还是处在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多个互相扶持的东正教邻国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约阿尼纳地区有一部分是在希腊境内,他不能坐视被割让太多土地,否则不光有损于他自己的爱国心,在国内他的反对派也会趁机攻击他卖国求荣。  

所以他内心里也有点怕少年人年少气盛,让他下不来台。  

而艾格隆对此也早已经有了准备。  

“对这个问题,我这段时间已经和我身边的智囊们详细研究过了。”他一边说,一边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一张被折叠好了的地图,然后递到了塞奥佐罗斯的面前。  

“这是我们对未来两国国境分割的方案,您可以参研一下。”艾格隆同时还强调,“如果您对其中一些安排不甚满意,那么我们可以再重新谈一下。”  

塞奥佐罗斯带着些许的忐忑接过了这一张地图,然后展开看了起来。  

因为这是艾格隆和自己的部下们多次商议和讨论后的结果,所以地图已经相当详细,塞奥佐罗斯几乎是一目了然了。  

在这张地图上,约阿尼纳公国处于希腊的西北位置,两边南北边境以普雷韦扎港和阿姆夫拉基亚湾为界,而东边则以山区划境,更东边的平原则交给了希腊,并没有染指。  

塞奥佐罗斯有些惊讶,因为这份国境划分计划相当得保守,甚至比他预想的情况还要更加“温柔”几分了。  

“这是真的吗?”他忍不住问。  

“当然是真的了。”艾格隆点了点头,“先生,我这辈子从不食言,更不会违背自己在纸面上的承诺,既然我把这份地图交给了您,那么这就是我的索求了,您尽可以以此为参考。”  

得到了艾格隆的再次确认之后,塞奥佐罗斯终于放下了心来。  

如果以这种方式划定边界的话,虽然他的反对派们肯定还会大声鼓噪,但是绝对不至于惹出什么大麻烦了。  

毕竟,他能够感受得到,大多数希腊人对这位少年人非常尊崇,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乱之后,他们所希望的也只是尽快回归和平与繁荣而已,如果以这份地图来划境,人民是不会兴起什么敌意的。  

“先生,您还有什么意见吗?”艾格隆又问了一次,“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可以好好谈判。”  

“不!殿下。”塞奥佐罗斯骄傲地摇了摇头,然后回答,“您既然以诚意来对待我们,那我也不能像个小商贩一样斤斤计较,我承认这份划界协定,谁要是敢说怪话我就宰了谁。”  

“很好。”艾格隆非常欣慰地点了点头。  

盟友毕竟是盟友,该拿出决心的时候还是可以拿出的。  

既然两边这么合作愉快,这次的划境协定也就此通过了。  

也就是说…不久之后,两个新生国家就将以他手中地图所标识地那样确定彼此的国界,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一百年。  

这是第一份经由他之手来确定的国界——而且考虑到现实因素,他也在确保公国未来生存的前提下,做出了最大的让步。  

这倒不是因为他喜欢希腊人,而是因为他志向远大,他不想被自己的精力还分散在这个小小的半岛上面。  

第一,他不想和未来新生的希腊产生什么巨大冲突;第二,他也不想和土耳其造成太大的伤害刺激,免得到时候首当其冲又和苏丹发生冲突,浪费他好不容易培养的骨干。  

所以,在这两条指导原则之下,他为约阿尼纳公国索要领土就相当地温和,基本上只索要了一隅之地。  

书友圈顺便发布了地图,大致描绘了下公国的疆域,读者可以参考下…  

虽然约阿尼纳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