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红日东出,祥云西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个棒子就不能对他们太好,明朝对他们够好了吧,反过头来帮着鞑子打明军,真他娘的一窝白眼狼。”  

“赶日王”秦广昌当年也参加过李青山起义,不过在一百零八将里没能排上座次,如今却是第七镇的旅帅,地位比之从前提高不少。  

“棒子”是辽东及山东地区百姓对朝鲜人的称呼,来源于何处有两个说法,一说朝鲜贡使来中国的时候带了不少奔走服役者,这些人便叫棒子。另一种说法是朝鲜官妓所生之子叫棒子。  

总体上,“棒子”是汉人对朝鲜人的一种歧视说法,甚至是一种恶毒叫法。  

满清入关后有大量朝鲜人随清军一起入关,于京畿大肆圈地抢迫汉人为奴,所建庄田或叫高丽庄,或叫高丽营。很多时候,这些高丽棒子八旗兵比之汉军八旗同满洲、蒙古还要狠毒,尤其是缉拿汉人逃奴。  

“你去盯着些,要是棒子出工不出力,就砍他几十颗脑袋!”  

李化鲸对朝鲜也没什么好感,当下叫秦广昌带所部骑兵督阵,万一朝鲜兵畏战不前便纵兵屠戮。  

宋泰吉急匆匆的组织攻城队伍,首先是让部下将他们携带的火炮从车上卸下,用于对盛京城炮击。  

大约一个时辰后,朝鲜军队的火炮方才打响,沈阳城内的清军也不甘示弱以火炮加以回击。  

两方的炮击一直在持续,约摸大半个时辰后,城外的炮声渐渐停歇,朝鲜军队开始组织步兵,扛着他们从义州带来的云梯和撞车缓缓向着沈阳城墙挺进。  

顺军督战的骑兵在阵后缓缓驱前。  

攀城这种伤亡极大的事,李化鲸肯定不会让手下的绿林好汉们去干。  

为了刺激朝鲜人卖命,李化鲸在没有得到辽东总督高杰的允许下擅自许诺朝鲜人——若朝鲜军率先破城,城破之后便能分到城中一半战利品,还可以将城中的鞑子女人带回朝鲜享用。  

这个许诺起到了一定效果,左右都要攻城,能有额外的赏赐自是能提升那帮朝鲜兵的士气。  

虽说心有不甘被顺军当成炮灰,但宋泰吉也不傻,知道汉人的军队都包围盛京了,说明早前传到朝鲜的消息没有假,女真蛮夷的主力真的葬送在关内了。  

既然如此,那就是棍打落水狗!  

而且,这盛京可是满洲鞑子当了十几年的都城,里面的财富恐怕会多的吓人。  

“赶日王”秦广昌为什么说棒子狡猾?  

因为他们真的狡猾。  

宋泰吉没有出动全部士兵攻城,只组织了两千人。这样能破城最好,破不了城也可以保存一定的元气,毕竟这首攻是朝鲜军队发起的,要是朝鲜军队伤亡过大,后面的进攻顺军也不太好意思再逼迫他们。  

李化鲸也知道朝鲜人没使全力,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因为他想看看朝鲜军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另外也想探一探沈阳城上的清军实力。  

攻城战很快打响。  

两千名朝鲜兵扛着云梯、推着撞车往城下接近时,不可避免的遭到城上清军炮火的袭击。  

伴随炮弹的尖利呼啸声,几颗沉重的炮子落在正在行进的朝鲜兵队伍上,不断的横飞弹跳,瞬间夺走数十条人命。  

越来越多炮子落下,呈进攻队形的朝鲜军队立时就显得混乱不堪。  

宋泰吉见状,赶紧下令冷却下来的火炮继续炮击盛京城墙,以求能减轻己方步兵的伤亡。  

李化鲸也让人将他军中仅剩的几门火炮推到前面助战。  

攻城的朝鲜军队顶着清军的炮子硬着头皮前进,城上的清军也不好受,时不时有清兵被突然掉落的炮子击中,有被碎裂的铁壳直接击中,也有是被飞溅的碎石打在要害。  

耳畔炮弹的呼啸声更是让人的耳朵似要聋了般。  

驻守北门的清军是由满洲八旗兵组成,为了保护满洲最后的城池,也为了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这些满洲兵爆发出了顽强的斗志。  

城下,一发炮弹将一个顶着盾牌的朝鲜兵直接砸成肉泥后,后面的几个朝鲜兵吓的哇哇大叫,然后竟掉头往回跑。  

朝鲜人的队伍立时乱成一团。  

在后方督战的“赶日王”秦广昌见朝鲜兵往回跑,也是丝毫不客气,手中三角小令旗一挥,上百名披甲的骑兵立时从阵中窜出,“嗖嗖”声中,上百枝利箭将几十名逃跑的朝鲜兵钉死在当场。  

十几骑顺军骑兵更是纵马冲近,长刀挥刀,十几颗人头落地。  

血腥弹压的一幕让朝鲜兵不敢再往回跑,只得硬着头皮顶着鞑子的炮弹继续向城下冲去。  

目睹此状的金国昌脸色也不好看,但无可奈何,只能哀恨朝鲜小国,根本无法与大国抗衡。  

又哀自家兵马不争,以致出此丑态。  

自“丙子胡乱”之后,朝鲜军队就越发不能打。现任国王李淏因为对满清的反感一心想要北伐,不顾国力扩编军队,将原先都城的御营厅军由七千增加到两万一千人,还新训练都监军一万名,可是人数的扩充却没有使得朝鲜军的战斗力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国内连续六七年的粮食歉收导致军队都吃不饱肚子。  

吃不饱肚子又哪里能得到有效训练?  

一支连训练都无法实现的军队,又靠什么去作战?  

沈阳城下这些朝鲜兵能顶着清军的炮子往城墙靠近,已经属于禁军的精锐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  

能被国王派来“北伐”的士兵,能是弱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