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本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门的丹库,企图寻找并窃走正一祖师可能留于后世的神丹。假如是那样,正一门能饶了他们吗?  

朗校民还指出,曾怀荏所谓的的因果关系中最直接的破绽。她因一己之私,却要求他人无私,在逻辑上根本是不成立的。  

进而引申开来,提及世事之大谬,侵犯众人之私只为满足一己之私,这就是剥削的本质啊!新联盟想培养的可不是这种干部,养元谷要指引的也不是这种弟子。  

朗校民带着神念的话说完了,代表的就是宗门立场。  

房传蝉又加了一句:“曾怀荏,是华总导保护了你的丈夫和儿子。是他下令及时改变计划,在你进入家门的前一刻将你拿下,你应感激惭愧才是。”  

今日参与裁议的五人中,朗校民是职责所在。莫弃是养元谷最早坐镇瓦歌矿业的导师,曾怀荏就来自瓦歌矿业。  

曼曼是养元术总中心主任,当地出身的修士都是中心培养的。范达克是研究院的负责人,曾怀荏如今就在研究院工作。  

至于房传婵也是养元谷长老,她是和华真行、曼曼一起从东国赶来的,以前并不认识曾怀荏,也没跟她打过任何交道,代表了旁观者公允的立场。  

房传婵开口提醒了曾怀荏一件事,曾怀荏声称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家人,实际上却很愚蠢地将家人给卷了进去。  

假如她带着九转紫金丹回到家里,家人知道了却没有劝阻,反而一起参与了尝试,就有包庇乃至同谋的嫌疑,至少她的丈夫难脱干系。  

华真行及时改变计划,下令将她在家门口拿下,恰恰保全了其家人不受牵连。  

曾怀荏低头无语,范达克板着脸道:“既已无话交代,便宣其行吧。”  

在场众人中范达克是最窝火的,因为他是曾怀荏的直接领导,事发时就在研究院,曾怀荏也是向他请的假。  

他既没有发现风环扇失窃,也没有及时察觉到下属的问题,肯定是有责任的,回头也会受到相应的宗门处罚。  

所谓宣其行,就是公布曾怀荏究竟做了什么事。尽管大家早就知道了,但朗校民还是当众宣布了调查的过程与结论。  

曾怀荏也没有什么话要补充与反驳,朗校民讲的都是事实。  

这时房传婵又开口问道:“其人是否受逼迫?”  

宗门裁议不是法庭审判,只以事实论因果缘法,处罚的依据则是门规。此刻的房传婵看似就相当于辩护律师的角色,其实主要职责是发起问论。  

通常问论双方都要求有大成修为,假如宗门没这个条件,则尽量选择修为最高者。  

朗校民:“在养元谷中,没人拿刀架在她脖子上。据调查确认,她的家人当时也没有生命危险,更没有人拿他们的性命去要挟曾怀荏。”  

“嗯,若有人行此事,当天下共诛之。”房传婵点了点头又问道,“是否受神通迷惑?”  

朗校民:“三境修为便成就元神清明,曾怀荏已有五境。有神通法术或可强灭其神魂,或扰其所见、所闻、所感,但只要神智清醒,便不可强扭其志。  

养元谷九转紫金炉大阵之中,不可能有人扰其所感。哪怕有人暗留神念心印,只是更见其本心而已。”  

房传婵的话很好理解,就是问曾怀荏是否中了什么招,被高人暗中施法迷惑?比如养元谷就有惑神术的传承,华真行便很擅长,施术时能干扰人的感知。  

朗校民的话则不太好理解,他并没有否认这种可能,而是在此前提下回答问题。  

他首先指出,三境修为便可元神清明,世间或有强大的精神攻击手段,能直接把曾怀荏弄成植物人或白痴,但只要她还保留了神智,人就是清醒的。  

这是修士与常人的不同,也是一种修为成就。  

于是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她的神智是清醒的,但感知却被干扰了,比如将风环扇误当成自家钥匙揣兜里带走了。  

朗校民又指出,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九转紫金炉大阵中。曾怀荏更不可能在感知错误的情况下,还能精准地控制阵法拆下风环扇。  

那么是否有人给曾怀荏悄然留下神念心印,暗中指使她做这些呢?  

朗校民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同时又指出,对于一名神智清醒的修士而言,就算有高人留下神念心印,其本人也能分辨是非。  

既然元神清明,无非相当于脑海中多出一种声音、冒出一条建议,但是否听从这个声音、采纳这种建议,仍是曾怀荏本人的决定。  

假如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则更能清晰地照见其人本心。  

所谓本心,并不是一个褒义的概念,只是一个中性词,修士都有理解但不太好形容,勉强可以概括为隐藏在意识深处、构建真实自我的见知。  

房传婵接着问:“是否被夺舍?”  

朗校民:“并无夺魂、夺舍、托舍之迹,若如此,她连养元谷都进不去。”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若真有人夺曾怀荏之舍,养元谷则当诛之为其报仇。”  

房传婵又问道:“是否不知?”  

朗校民:“有意即知。”  

这番话是在问,曾怀荏是否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性质?比之世俗间,就像有人从单位带了一件办公用品回家,虽有贪占嫌疑,但也没想到那么严重的后果。  

再比如华真行就是随意把九转紫金丹扔到野地里,她捡着了揣回家,也不能说她有什么罪过。  

朗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