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人多力量大(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强大的血族会听从您的命令、接受您的庇护,这对您也毫无损失。  

假如将来有一天您改变了主意,想得到血族永生的秘密,我发誓将满足您的愿望。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一切都看您的意愿。”  

华真行突然打断她道:“所谓血族的永生之秘,我很清楚…”  

华真行曾问约高乐,血族是否真的可以永生?约高乐则嘲笑他,不该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血族可以通过仪式汲取他人的生命力,从而延续自已的生命,仿佛可以永生。但这种仪式不是无条件的,修为越高的血族,为了延续生命,需要弥补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像瓦内这样的血祖,健康的普通人早已满足不了血食要求,汲取的生命力甚至弥补不了举行仪式的消耗。  

所以瓦内才会想到对养元师下手,因为养元术修行,其主旨就是补益并运化生机,养元师简直就是最佳的血食。瓦内甚至自已请导师搞了培训班,在特玛国组织人修炼养元术。  

卡梅莉的修为比瓦内更高,她想延续寿元,最佳的血食对象是修为更高的修士,或者说境界更高的养元师。  

不仅血族的修为越高越是如此,其存世的寿命越长,这种情况也越严重。这有点像吸d上瘾,需要越来越大的剂量。  

但这种事总有尽头,到最后,难道让血族去猎杀比自已更强大的修士,而且还能一直这么维系下去?所以血族所谓的永生,只是个谎言!  

血族确实可以存活很久,比如卡梅莉就已经二百七十岁了。但在冈比斯庭的记录中,有史以来,就极少见到五百年以上的血族。  

血族的修炼很特别,注定无法到达世间法的尽头。到了一定的程度为了延续生命,很多强大的血族都不得不选择封印自已,平日只在黑暗中休眠。  

这种休眠状态虽然可以延缓生命力的流逝,但跟活死人又有什么区别?每次从休眠中苏醒都是极大的消耗,迫切需要猎杀更强大的血食才能弥补,很多血族往往都是这么没的。  

卡梅莉愣了愣,没想到华真行对此门清,因为有些秘密只有真正的血族才会知道,但随即又换上一副泫泪欲滴的表情,伴随着神念讲述了一段往事——  

“假如有了您的庇护,我完全可以不必以人为血食。世上总有为祸的强大妖王,而以您的势力应该可以将之擒获,那也是最佳的血食。  

这世上凡属存在,就必有其源头。很久很久之前,我只是一个单纯的姑娘,给一位地位崇高的贵族当家族教师,结果却成了血奴的候选者。  

我被血祖选中之时毫不知情,被选中之后也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我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成功转化为血奴,然后又成为真正的血族,找机会终于逃了出来,东躲xz二百多年。  

后来我终于说服自已接受命运的馈赠,去寻找永生的真谛,才有了今天的我。想必勋爵先生不会与那些可笑的神棍一样迂腐吧?认为只要是血族就该被消灭。  

成为血族并不是我的错,命运当初没有给我自主选择的机会。今天我向您请求,给我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华真行闻言叹了口气:“你见过草原上的狮子吗?成为狮子不是它们的选择,猎杀野牛也不是它们的错,只是生物的生存法则。  

但是一头狮子冲进牛群,被强壮的野牛顶翻在地,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认为,野牛不该那么做。而你这样的血族,还不仅只是狮子而已。  

我对你当年的遭遇深表同情,成为血族也许并不是你的错,但是你成为血族之后呢?可惜啊,你们毁了我的清白!”  

远处的曼曼一脸发懵,以神念道:“你们听清楚了吗?小华说,这个女人毁了他的清白!”  

王丰收以神念回道:“我不太懂兰西语,没听明白。”  

唐森至:“好多话我都没听懂,他们也在用神念交流,有些内容我们不知道。”  

司马值:“华总导可能是被那个女人骗过吧,但也没什么关系,现在不是搞清楚对方的真面目了吗?怕就怕待会动手的时候,华总导会手下留情!”  

王丰收:“你胡说啥呢?动不动手、怎么动手,华总导说了算!什么留情不留情的?华总导说当场拿下,咱就把人拿下,说要放长线钓大鱼,咱就等着以后钓大鱼。”  

唐森至最务实,又以神念道:“我们是不是要改变一下原定计划?假如真需要动手,先不用春雨剑阵,所有人都施展一派春光术。  

大家有带春光符的,都交给曼曼,曼主任可以像华总导那样集中打出去。”  

他们这次总共来了二十八个人,除了四名大成修士,余者也一律都是有五境修为的六级导师,随身携带着春雨枝。  

华真行原本的安排,是高见瓴、王丰收、唐森至各带一队,每队九人,恰好可以组成三座春雨剑阵接应配合,可以设埋伏、打闷棍啥的。  

结果司马值听说消息之后,居然堪破真空求证七境,于是便替换下高见瓴,毕竟他与众导师之间的配合最为熟练。高见瓴则去执行另一项任务了。  

他们还没出发,恰好曼曼从东国赶回,也坚持要参加这次行动。三座春雨剑阵的人手已经够了,曼曼便自告奋勇担任掠阵的编外人员。  

按华真行的要求,他们埋伏的位置很远,并尽量隐藏行迹避免被发现。  

修士有各种窥探手段,但大抵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