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饭不能白吃(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华真行:“你们两人都升了职,芜城分公司那边也会解决宿舍。黄组长知道标准的,条件比这里好得多,按照你们的级别,可以分套准四室两卫。”  

欢想园的户型和万树花园不太一样,还根据需求进行了适当改造。所谓准四室两卫,就是大三室户型再加一个小间,这个小间当储藏室或书房都可以。  

以黄凤野和林红珊的级别,调过去过去就能分这样一套宿舍,由于是跨地区的内部工作调动,公司还会发一笔搬家补助,相当于安家费吧。  

黄凤野:“宿舍条件是好一些,但芜城郊区的房子,怎么和平京比?”  

华真行笑出了声:“反正都是公司的宿舍,给你们免费住的,又不是让你们拿出去卖了,谈市场价没有意义,怎么住得舒服才重要。至于工作地点是平京还是芜城,主要看事业发展。”  

黄凤野又磨叽半天,终于说了实话:“我们两家长辈,正商量着在万树花园二期买房呢,选中的也是这样的两居室户型。假如我们现在调到芜城去,你红珊姐她父母肯定不干。”  

林红珊:“你爹妈就乐意啦?”  

华真行来吃这顿饭,吃出家务事来了。黄凤野和林红珊当年在BJ读书时就搞过对象,后来之所以没成,多少与双方父母、尤其是林家父母有关。  

硕士毕业后,林家父母找人,给林红珊在当地省会浑阳市安排了设计院的工作,并且提出要求,假如黄凤野想跟林红珊成,就得也到浑阳去找工作。  

黄凤野还没说什么呢,黄家父母就不乐意了,凭啥我儿子在哪儿工作,得听你们安排?他们是支持黄凤野留京的。  

然后林家父母就告诉女儿,不能再跟黄凤野处了。  

时过境迁,如今这两人又成了,还来了个先斩后奏,双方父母也就没法再反对。原本房关发展分了一套两居室的宿舍,他们不必再买房或租房,可是林红珊的父母又有了新意见。  

在他们看来,宿舍毕竟是公司分的,假如换工作或是跳槽,小两口在平京依然没房子,于是就叫来黄家父母提出要求:双方共同出首付,就在旁边的万树花园二期也买一套房,就落在小两口名下。  

万树花园的房子可不便宜,好在林红珊和黄凤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了他们的终生大事也都有准备。而且双方老人在家乡都不止一套房,至少可以各卖掉一套,还是能凑出首付的。  

林家父母计划得还挺好,以后他们就搬到生活区的公司宿舍和小两口一起住,等将来有了孩子还可以帮着照顾。至于黄家父母,想过来看儿子的话,可以住二期那套房子。  

这事还没谈明白呢,四位老人家对具体住法有不同意见,天天往儿女这边打电话掰扯…假如在这个节骨眼,黄凤野和林红珊突然离开平京调芜城去了,大后方不得炸了?  

听明白之后,华真行一摊双手道:“这事你们找我有啥用?是你们自己的爹妈,难道不听你们的意见还会听我的?”  

林红珊:“小华呀,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想找你咨询一下,芜城分公司那边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假如条件很好的话,我们也好说服几位老人家。”  

华真行:“你们就参与筹建了,那边是什么条件,应该比谁都清楚。”  

黄凤野的一脸不好意思:“我们是看好那里的小环境,而且这次也是升职的机会,但心里不是很有底,大环境呢?所以想问问你,是否知道一些我们还不了解的情况。”  

华真行看了一眼眼前的饭菜,苦笑道:“这么说的话,你们还真问对人了。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一定要记住,与其在万树花园二期买房,还不如买芜城生活区旁边翰林府的房子。  

就是那个跟生活区一起开发改造的居民小区,无论开盘价有多高,都去买一套!”  

林红珊点头道:“小华啊,我和你的眼光一样,也非常喜欢那里的房子。在万树花园首付的钱,都够在那边买好几套了!”  

黄凤野倒是更能抓住重点,皱眉道:“你这是建议我们调过去,那边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  

华真行:“就说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你们难道不愿意调过去吗?黄组长的平京户口还可以留着,将来孩子读书啥的,分公司那边也可以安排。”  

林红珊看来内心中已做了决定,问华真行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支持,这时拍了拍桌子道:“我就说嘛,在万树花园买一套房的首付,够在芜城那边全款买五套房了。”  

黄凤野:“没那么夸张,也得看地段和户型大小。况且在那种地方,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林红珊:“我就是说能买五套,也没说要买五套,两套行不行?一家一套!我们自己住宿舍,平时想去那边吃饭就去那边吃饭,也免得他们总吵架,就为谁跟我们一起住!”  

华真行摆手道:“那里可是不是你们想买几套就买几套的,以你们的情况,我可以找人帮忙,让你们在翰林府能买到一套,大点的户型…至于两套就别想了。  

其实买一套也就够了,你们在生活区就有宿舍,还挺宽敞,准四居呢!把两家老人都接过去也没问题,一家住欢想园,另一家住翰林府。  

至于你们两口子,想和谁一起住,就和谁一起住,两边轮流住也不是不行。与其让他们吵,还不如你们自己掌握主动。”  

黄凤野赞道:“好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