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李牧出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加上之前两个被毁的城池,阴阳宗外已经毁了三座大城。  

“这好像是不朽高手交战后被毁掉的城池。看样子,阴阳宗为了恢复宗门外的大城花费了不少心思,结果还是被毁掉了。”  

城池遗址中还有一丝丝不朽级别的道韵破坏周围一切。  

这一丝道韵中还夹杂着妖气。  

李牧落入小城中。  

长吸一口气,李牧扫了一下冷冷清清的小城。  

要不了多久,这小城恐怕也不会存在了。  

这次来是阻止唐三离开阴阳宗的。只要唐三不出手,他派出去的高手就伤不了月月。  

李牧打算和以前一样,在小城闹点动静。  

阴阳宗中的天启高手不敢轻易离开。  

李牧往小城某处扔出一枚玉简,然后将小城中有价值的东西卷走。  

前两次没有拿走城池中的好东西,眼看着那些好东西被焚毁,事后李牧心疼了好久。  

“可惜了,这小城中好东西太少。前两次城池中不少东西会天启境都有用。唉”  

卷走城中一些好东西,李牧逃出一块玉牌钻入阴阳宗内。  

在李牧进入阴阳宗内那一刻,小城内忽地出现爆发一股天启后期的气息。  

气息一闪而逝,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阴阳宗内,各个洞府内闭关的长老刹那间睁开双眸,然后身影出现在小城上空。  

“一千好几百年了,这道气息又出现了。”  

几个长老神情凝重且又无奈。  

这天启境气息成了他们阴阳宗的梦魇。  

毁了两座城池,并且将阴阳宗都翻了个遍,给阴阳宗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  

他们恨透了这个人。  

本以为此人在妖族与人族大战中玩完了。  

没想到竟然还活着。  

如同狗皮膏药的贴在了他们阴阳宗身上。  

“真是赤裸裸的挑衅啊!”  

一次又一次,同样还是在他们阴阳宗外。  

这就是挑衅,丝毫不把他们阴阳宗放在眼里。  

“现在老祖都不在了,想要消灭他更难了。”  

“不知道他这次出现在我们阴阳宗外是什么意思?”  

“不管什么意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位长老语言凝重。  

其他长老相互看看,脸色都不好看。  

“通知所有在外高手回宗门,在宗门没有出现不朽,天启以上高手不得外出。”  

“嗯!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所有长老撤回。  

留在最后的一个女长老轻微皱了一下眉头。  

前面两次的气息她因为修为低下,未捕捉到。但这次惊现的气息中,有那么一种熟悉的感觉。  

回到洞府内,女长老闭目,周身道韵涌动。  

“就是这种感觉。这些道韵是我当年在妖域边境中重伤之后感悟的。竟然与这气息中有那么一丝联系。难道这个挑衅者,与当年救我的人是同一个人?”  

苏菲心底忽然间乱了起来。  

我该怎么办?  

如果真是这人,那她该怎么做?  

现在还不是背叛宗门的时候,白日门只是积累了很小的力量。  

苏菲纠结的时候,阴阳宗内钟声响起。  

天际外,数名阴阳宗长老听到钟声,快速往回赶。  

唐门中。  

钟声响起,唐三心头震了一下。  

脸色有些难看。  

神识动了一下,唐门几个高手出现在他身旁。  

“宗门有事,召唤我回去。我无法守在唐门了。”  

“三祖爷爷,您回去需要多久?”  

“说不上来。这种情况在以往都需要几年,现在宗门没了不朽,不知道需要多久。”  

“那个女人要是在三祖爷爷不在的空窗期向我们唐门出手怎么办?”  

其中一个唐门高手忧心道。  

话音落下,场面一片寂静。  

唐门每个高手自然不希望唐三离开。可人家宗门呼唤,又不能说什么。  

唐三也是为难。  

“你们所说的那个女人所处的位置我看过了。确实是一个阵法,而且大阵的强度不在我阴阳宗之下。我也没有办法杀进去。”  

唐三道。  

这仅仅是一个缘由。  

唐三还担心那大阵后还有高手。  

以他对大阵的了解程度,如果大阵中真有一个高手,这人的修为就在天启境巅峰。  

招惹不得。  

正是这个缘由,他才选择坐镇唐门。  

“三祖爷爷,宗门真的要有事情,您老还是先顾一下宗门。那女子突破不过五年,等她稳固境界还要几年。想来她一个洞虚一层是不敢对我们唐门出手。”  

其中一个长老道。  

其他长老都望着他,包括唐三也皱眉。  

什么意思?  

说反话么?  

人家化神时就对他们唐门连连出手,洞虚一层就不敢了?  

这还是不想我离开啊!  

“你们放心,我在唐门这几年不仅细心教导了一些后辈,还在唐门中留下不少手段。如果那女人敢来,定然能杀死他。只要伤她一次,就能赢得不少时间。我回宗门快速处理完问题回来。”  

唐三扫了一眼其他长老道。  

心底在这一刻有些冷。  

唐门中人从不为他多考虑,将他当成唐门一个资源不停使用。  

谁让我这辈子欠唐家的。  

“三祖爷爷您放心离开吧!”  

唐门老祖闻到了唐三语气中的冷意,连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