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惊天一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火药,经过这么多年改进。  

早都不是当初能比得了。  

威力是一翻再翻。  

另外,还有火油。  

按照皇帝的办法,将火油一遍遍提炼。将最激烈的油储备起来作为军用。  

这么多年积累,储备了不少。  

“大帅,齐国军队似乎在制造云梯。”  

“嗯!就让他们制造。我们要小心我们内部被敌人攻破。”  

安木道。  

当年与赵家战争,就吃了多次这样的亏。  

许多士兵将军在关键时刻投降赵家。  

甚至在战场上倒戈一击。  

吃了不少这类苦头。  

这些年,安木也加强了士兵将军的忠诚训练。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  

咚咚咚~  

边境,鼓声一声接着一声。  

在玄阴教的带领下,上百万军队一拥而上。  

想要靠着人数攻破这道只是十几万军队守卫的关隘。  

一连半个月,上百万军队连一道关隘没有攻下,反而死伤不少。  

眼看着无法攻下关隘。  

玄阴教当即又调集两百万军队。  

一个月后,两百万军队到位。  

某一日,眼见着关隘就要被攻破,玄阴教不少高御灵境武者张开嗜血大口冲向关隘。  

一些少数的圣级武者也冲了过去。  

“桀桀~终于可以大口吃肉了。”  

无数油包木桶打开。  

一股难闻的味道将整座关隘淹没。  

黏糊糊的油,将关隘里面变成了河道沼泽。  

紧接着,数道火箭飞来。  

冲天大火凭空而起。  

整个关隘附近数十里成为一片火海。  

除了后面几个玄阴教圣级高手犹豫一下,最迟踏入火场,才有了跑出来的机会。  

扑灭了身上的火后,再看眼前接天连火,无不目瞪口呆。  

“天火啊~不可敌!”  

“我…我此生…”  

浓浓烟雾,很快将整座蓝天覆盖。  

大火中,哀嚎声惨烈。  

两百多万军队,还有玄阴教无数武者都被大火吞噬。  

火势不断向前,眨眼间方圆百里被大火浓烟笼罩。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  

捡了一条命的武者,见到无数同伴哀嚎惨叫,再也把持不住。  

大哭!  

大叫~  

大小便失禁。  

更多的当场疯掉了。  

两百万军队,最后只剩下不到一万人活着。  

玄阴教活着的武者,面如死灰。  

大火熄灭后,关隘周边石山纷纷塌方。  

大夏国军队在大火熄灭后三天,才缓缓回到关隘上收拾残局。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收拾的。  

大火过后,除了坚硬的几颗石头,都成了灰烬。  

一场大火。  

齐国再也凑不齐三百万军队。  

玄阴教中层武者基本损失殆尽。  

“混蛋!”  

落神山宫殿内。  

赵老七收到战报后,双手颤抖。  

“尊上,既然底下的人无能,为何我们这些人不出手?”  

“你们知道什么?夏国有个至人三层的剑修。”  

赵老七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接着道:“那还是二十五年的事了。”  

“尊上可是说灭了玄门的那位?”  

“是!”  

“嘶~”  

接着整个大殿一片沉默。  

玄门就是剑修。  

灭玄门那位压在他们这群人心中不知道多少年了。  

“原本我想着,咱们灭了夏国。一来补充些血食者,二来试试那位剑修态度,看看他的实力如何。没想到,连夏国边军都没打过。唉!”  

“尊上,这不怪我们。实在是夏国人诡计多端。还有那大火,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抗拒。”  

提起那大火。  

大殿又一次静悄悄一片。  

大火将半边天都照亮了。  

恐怖~  

不足以形容。  

那大火,让他们这些至人心底到现在都在颤抖。  

天火二字概述,应当的。  

一场大火。  

整个齐国动容。  

民间百姓还有世家再也不提进攻夏国之事。  

各地城池一脸多日,都在丧葬。  

所葬之人,都是衣冠。  

夏国金銮殿中。  

朝廷收到捷报,刘安握着拳头锤了一下椅子。  

“好~”  

仅仅只用一种火油,就有这样的效果。  

如果底牌全出,那这南州岂不是他们夏国的天下了?  

恐怕不行!  

南州宗门林立。  

不少宗门高手众多。  

有这样想法可以,一旦实现跟这些宗门抢资源,只有死路一条。  

“恭贺陛下!”  

朝臣跪了一片。  

每个人表情尽是兴奋。  

多少年了。  

对外战争,从未如此大胜,还胜利的这么轻松。  

“同贺!”  

“陛下,不知道那火油为何物,竟有如此威力?”  

“这是朕的秘密,你们不要打听了。”  

寿宁宫,桃树下。  

躺椅上,李牧张嘴将挂在树枝上一颗桃子咬了一半。  

“真是送上嘴的食物啊!火油,刘安这家伙真是聪明。”  

当初嫌弃寿宁宫桐油灯不够亮,烟雾大,悄悄做了盏油灯。  

刘安就抱着这盏灯晚上在寿宁宫读书长大。  

“我这躺椅的技术他怎么没有学去?多舒服!”  

嘎吱嘎吱!  

口中汁水飞溅,满院子充满了桃子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