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刘钰归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走啊!”  

太叔嘶吼道,  

“想走,没那么容易!”  

李牧身影朝远处玄门弟子飘去。  

反正现在这个所谓的太叔太上已经被断了脚筋,跑不远。  

就算没有挑断脚筋,他也跑不脱。  

李牧如虎狼奔入羊群。  

剑光闪烁,一片片血肉飞溅。  

“啊~”  

太叔太上仰天大哭。  

想追上李牧。  

明显李牧的速度比他快多了。  

之前没有追上李牧,现在更无可能。。  

“我要杀了你!”  

玄门另外一位至人一直守在弟子旁边。  

见李牧杀来,顿时迎了上去。  

李牧直接展开领域,将对方定住,随后一剑削掉了脑袋。  

至人一层,连李牧一招都没挡住。  

之后,连续追杀半日。  

将玄门所有长老,大半弟子屠杀。  

李牧反身站在太叔身前。  

“不能怪我!我要是没有这个实力,我心中的亲人都会被你们屠杀干净。而且,夏国百姓死伤更多。”  

“哈哈~杀!”  

太叔大声苦笑。  

随即,眼睛中迸发出冲天死亡杀意。  

寒光闪过,李牧连连后退。  

一连三剑,太叔太上不闪不避不挡,手中长剑粘着李牧。  

李牧也连斩九剑。  

三剑都斩在太叔太上身上。  

然而这个老头好似没有痛感一样。  

根本就没有把李牧的剑招当一回事儿。  

“这是不要自己命了!”  

李牧快速躲避。  

太叔的剑全部落空。  

已经重伤的太叔,现在哪还有机会杀到李牧。  

暴怒之下,剑法破绽不少。  

半日后,另外一条腿的脚筋被李牧挑了。  

“啊~”  

太叔太上大叫。  

声音中悲痛,委屈,恨意,愤怒交织在一起。  

失败了。  

眼看着自己的命就要没了。  

依旧没有换来对方重伤。  

一百招后。  

太叔手筋被挑。  

不能行动,只能任由李牧长剑划向喉咙。  

鲜血喷溅,李牧躲开。  

看着太叔身体缓缓倒下,眼睛中的光彩变成灰暗。  

李牧提剑离开。  

在离开的时候,放了一把火。  

玄门已经成了废墟,烧不烧都一样。  

不过,李牧觉得还是要放一下火。  

一把火,就能烧断玄门弟子重新复建玄门的念头。  

“还是逃掉不少玄门弟子!”  

京都。  

遭玄门弟子的刺杀后,皇族一方实力与赵家相差不多。  

战争竟然成了相持阶段。  

燕山外三百多里。  

三驾马车缓缓朝京都前行。  

“刘钰,你家还有多远啊!”  

马车上布帘掀开,露出一双明月般双眸绝美面容女子。  

女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仅仅只是展露出来的部分,就能令京都所有女子汗颜。  

“快了,翻过这座山就到了。”  

马上,刘钰指了指前面连绵不绝的燕山道。  

相比十几年前,,刘钰成熟了许多。  

双眸中多了许多锋利与戾气。  

修为更是从后天巅峰到如今御灵境五重。  

十年磨砺,加上夏家资源的支持与勤劳,终于有了回家见母妃的资本。  

初找到夏家。  

令整个夏家惊诧。  

一来惊讶刘灵还有后人。  

二惊讶他的资质。  

就是赵家那位赵武资质与他相比都要差上许多。  

刘家祖先曾救过夏家祖先的命。  

为此,刘家整个家族被灭。  

夏家为报恩找到刘家后人精心培养,刘灵便是一支。  

刘家后人来了,资质又这么好,那自然全力培养。  

得知刘灵创造的国家叫做大夏。  

夏家人感动不已,  

刘钰这么好的资质,肥水不流外人田。夏家家族也有意招刘钰为女婿。  

这次刘钰回来,夏诗音就跟了过来。  

不仅夏诗音跟了过来。  

夏家几个修为不错的兄长也跟着出来看看。  

美其名历练顺带保护自己的妹子。  

“那咱们快一点!听说玄门被一个疯子杀上去了,最近南州乱的很。”  

马车一侧高头大马上青年紧张道。  

“怕什么!那个疯子要杀你我,你觉得咱们能躲得开?”  

最前面,小小马匹上挎着一个懒洋洋头发蓬松的青年。  

“二哥倒是看得开!”  

夏诗音笑道。  

那一笑,如春风袭来,百花盛开一般。  

“哼~那疯子真的来了,二哥恐怕也懒得反抗。”  

后面跟着那青年讥笑道。  

“话说回来,那疯子怎么就出现在南州这个糟心的地方?还和玄门干上了!”  

前面,二哥懒洋洋的声音传来。  

言语中满满都是疑问,好奇!  

似乎很想去玄门问问那人为什么。  

但语气中的懒意,又告诉几人,他懒得去问。  

“我也想不明白,不过可以肯定玄门这次踢到铁板上了。”  

“玄门纵横南州多年,弟子狂妄无比。难免会惹上不该惹的人。”  

刘钰道。  

对于玄门,他没有多少好感。  

“刘钰,前面又是一批逃难的人群。玄门大战不至于如此吧!”  

二哥惊疑声再次传来。  

出来后,遇到好几拨逃难人群。  

有的因为洪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