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妖刀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铸兵世界。  

这是一个,面积只有地球一半大小的小世界。  

生活在里面的种族,都拥有铸造兵器的特殊天赋。  

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等等…  

一切能想象到的冷兵器,这里都有。  

虽然是小世界,但内部灵气充裕,生活在里面的种族也都实力强悍。  

这个世界的最强种族叫做“铸兵族”,长相与人类相似,但在形体上显得更高大些。  

每一个铸兵族人在成年后,都会挑选一种形态的武器作为自己的伴生魂器,与其一同成长。  

实力越强,则兵器越强,互补互利。  

由于资源问题,铸兵世界内的各族,时常爆发战争。  

即使是最强的铸兵族,也是内乱不断,分成了许多派系势力,各自占据一方领地,互相征伐。  

虽然也有过统一的情况出现。  

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就这般长期以往,来回反复。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所不知道的是,灾厄正在悄然降临。  

无量界的魔爪,在此刻伸向了铸兵世界。  

那段时间,生活在铸兵世界的生灵发现世界各地时常出现邪祟、妖魔身影,并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直到有一天,天空崩裂出一道缺口。  

无数邪恶生物顺着裂纹降临。  

这些生物残忍、嗜血,更是有着恐怖的实力。  

他们疯狂屠戮生灵,所过之处,生命凋零,灾厄随着它们的脚步,不断蔓延。  

为了抵御外来入侵,各族最终达成协议,建立了同盟。  

可即使如此,面对可怕的入侵生物,他们还是没有抵挡之力。  

大量种族在灾厄肆虐中覆灭,一座座城池沦陷。  

即使是最强的铸兵族也不例外,与外来入侵者的战争,毫无悬念地惨败。  

更让铸兵世界内的生物感到恐惧的是,伴随着这些邪恶生物的出现,他们所处的世界正在逐渐凋零,灵气快速枯竭,世界好像在一步步迈向死亡。  

铸兵世界的崩坏,已成定局。  

然而还是有一批人,没有抛弃家园,还在奋不顾身地反抗入侵。  

他们是铸兵族中非常有名的势力“铸王”。  

这一支势力从不参与铸兵族各大势力之间的征伐,也不参与资源的争夺,但各族都会主动拉拢此势力。并送去锻造兵器所需的物资。  

因为“铸王”一脉,拥有极高的锻造天赋,冠绝世界。  

所有铸兵族人,都渴望自己的伴生魂器是铸王一脉打造的。  

因为相同的武器,出自铸王一脉之手,威力比普通伴生魂器强最起码三成。  

所以“铸王”一脉不需要参与纷争,也能获得各族进贡的大批资源。  

现在世界沦陷,邪祟妖魔肆虐。  

铸王一脉也加入到了这场抵抗外来入侵的战役中。  

一开始,他们加入联军,只负责各类兵器的锻造,为前线提供帮助。  

可随着战争接近尾声,同盟分崩离析,各族甚至放弃抵抗的时候,铸王一脉却拿起武器,选择了继续战斗。  

虽然知晓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但铸王一脉不曾放弃。  

族人在一场场战役中殒命,宗主更是在短短十天时间里换了八位。  

当这个世界仅剩最后一座城池“铸王城”还未沦陷的时候。  

铸王一脉选择了死守这座城池,并做好了战至最后一人的准备。  

最后的城池内。  

铸王一脉仅剩的后人齐聚。  

望着面前一座座石碑,他们低头默哀。  

新一任宗主再次战死了,他们也仅剩数千族人了。  

面对即将袭来的灾厄,他们知道自己无力阻挡灾厄前进的步伐。  

这时,一名老妪将手按在了跟前男孩的脑袋上,开口道:  

“你来当新宗主吧!”  

听到这番话,神情悲伤的少年不敢置信的转过头,望向老妪:  

“族老,你说的是我吗?”  

“你的梦想不就是当宗主吗?现在族人已经所剩不多,你身为新生代最强者,配得上宗主这个位置!”  

老妪语气坚定地开口道。  

听到这番话,少年握紧了拳头,随后用力点了点头。  

事实上,谁当宗主根本就不重要。  

因为这是必输的战争,谁上位都是一样的结局,无法更改。  

老妪选择让少年当宗主,也不曾想过其他,只是为了满足少年最后的愿望。  

但少年正式上位成为铸王一脉宗主后,却没有放弃。  

邪祟、妖魔随时会到来,他用所剩不多的时间,潜心研究,苦思冥想,试图找到对抗外来入侵的想法。  

他很天真,以为坐上了宗主的位置,就该想办法保护自己的族人,守住他们所在的世界。  

所以在铸王一脉族人,都做好战死的准备时。  

少年却想着如何保护族人,守护这方世界。  

等待最终决战来临前,铸兵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天空忽然如玻璃般碎裂,然后一点点脱落,望向天空看到不再是蓝天白云,而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与此同时,一颗圆球状的白色光团浮现在天际,随后炸裂成无数碎片飞向世界各地。  

那一刻,等待多时的邪祟、妖魔,开始抢夺铸兵世界的意志碎片。  

由于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世界,所蕴含的世界意志力量并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