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破界而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暗皇伏诛,暗之都纳入大道宗统治范围。  

仅仅一日,消息就如同惊雷般传开。  

在等闲普通民众、觉醒者,乃至踏虚耳中,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没有一点点预兆。  

比当初一日覆灭七曜联邦,更令人震惊。  

听说暗之都的神域境,没有任何一尊逃脱。  

但在顶级势力高层眼中,暗之都的灭亡却又显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蚍蜉撼树,自取灭亡!  

在暗皇联络的势力中,‘冰湖’是最早反水的。  

他们是第一批八大势力之一,中途有神域境扛不住余波逃离。  

为了避免被安上逃兵的名号,神域境夸大…不,都不用夸大其词,仅仅如实道来就令冰湖高层大惊之色。  

神秘强者和大道宗长老的战斗,可是连无敌强者都难以插手!  

虽然大道宗的强有圣器原因,但就如一个人抱着金子走过闹市,可能遭他人觑觎,但倘若他将金子换成全副武装的枪械武器装备,觑觎的人就得掂量掂量有没有这份能耐了。  

在刚和怂之间,冰湖高层选择了从心。  

其它反水的顶级势力,自然不是每个都这么‘明智’,而是唐禹根据情报,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说服。  

物理说服,也有法术说服。  

全灭是不现实的。  

惹急了,那些势力被灭的异族神域境也能采取游击的方式不断骚扰,不出几年人族联邦就得崩塌。  

山海界神域境那么多,怎么可能全部轰杀?  

暗之都的神域境若非因为暗皇召集,又有那些反水的神域境里外应和,逃掉几尊不是问题。  

不说灭不掉,就算真能,没有了那些顶级势力,谁来维持世界秩序,谁给他打工?  

唐禹的第一目的,是收集山海大世界的资源,借此变强。  

‘洗心革面’的冰湖就被他狠狠地宰了一刀,拿出了一件残缺圣器和两样圣器材料,以及至少相当于冰湖几千年收入的资源。  

几乎等于将冰湖腰斩了一半。  

杀鸡儆猴也是必须。  

暗之都就是那只又鸟。  

当然,顶级势力眼中只有利益,他们能反水暗之都,将来也可能在某一天图谋反水、背叛。  

唐禹从来没有相信过他们。  

反倒是希望将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势力反水。  

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宰掉。  

就像养猪一样,养肥了,就可以开宰——还是让猪自力更生的散养方式。  

世界一下子恢复了秩序,就连此前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下的诸多势力,有大道宗这么一庞然大物横在头顶,也打不起来了。  

唐禹回到了大道宗。  

其中一座山峰上,封禁着已经昏迷的金色神鸟。  

占卜、通灵、追溯…等等手段近些日子都用上了。  

暗之都联合各方势力,在他看来都只是小问题,心魔族,才是大问题。  

“山海大世界是否已经被魔鬼族盯上?”  

唐禹钱可还没赚够,一旦魔鬼族降临,他可扛不住——山海大世界虽然是位面,但壁垒强度还不如起源星——届时随便来十个八个圣阶,他就不行了。  

“但又不像,魔鬼族吞噬本源,依靠的是深渊裂缝和魔化兽…”  

普通魔化兽固然弱,就算是世界级魔化兽,少数几头也构不成威胁。  

但那是手段。  

伟大主宰固化的法则手段。  

魔化兽、红雾、深渊裂缝吞噬世界本源。  

一旦魔鬼族进攻某颗星球,某方世界,深渊裂缝少不了,这是标志。  

没有深渊裂缝出现,唐禹至少能松一口气。  

“但即便只是心魔族自己的行动,也很麻烦…”  

心魔族可以说每一位强者都拥有分身,就算是最初被他追杀,泯灭了好些分身躯体的心瞳,唐禹也不敢保证,对方在心魔族族内没有留下一具分身。  

有才正常!  

“不过好在,分身之间的联系并非万能,在同一个世界、位面内还能思维互通,可若是隔着世界壁垒,相互间联系就要弱上很多很多。”  

「天地锁」和「冻土世界」都能隔绝分身联系,山海大世界的位面壁垒自然也能。  

唐禹是实测过的。  

不是他自己而是竹鼠栗,竹鼠栗也拥有本身,只是分身多用于保命,最强战力依旧是本体。  

而根据竹鼠栗所言,她的分身通过传送阵踏入一陌生世界后,关联虽然还在,本体却几乎收不到什么信息。  

最多,也就是分身状态完好,或受伤,或死亡等等极为有限的信息。  

但当在一方世界建立分领地后,感官瞬间不同,就像是村通网,本体和分身之间的消息可以实时传输。  

唐禹是自带网络的,分身也是,随时可以展开个人领地,也可以建造系统建筑。  

他就从未体会过断网的感受。  

“心魔族最多知晓,在拥有军阵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全军覆没,这反倒能让他们忌惮…破界降临对他们而言并非易事,而且他们也没构筑降临通道。”  

唐禹通过追溯等手段,找到心魔族强者最初降临的地点。  

最后只能回溯出一个打满马赛克的画面,隐约可见是一座宫殿模型。  

“那座宫殿,似乎是海之大帝记忆中曾经见过的那座宫殿。”红月忽然开口。  

唐禹:“???”  

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就是当初记忆碎片中,海之大帝陨落前见到的,断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