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正的贷款大户,可从来不是什么从事借贷业务的公司。  

而是那些房地产。  

那些房地产的大亨们,可是完全靠着贷款来发展自己的企业的。  

而且贷款数目很多都是倍于自己公司的体量的。  

几百亿的企业借贷个上千亿都是可以的,因为房子一直都是刚需。  

或者说在丈母娘们的眼中是刚需,尤其是大城市的。  

而金融机构就会对这些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的购买者进行大量的房贷,而且很多都是无需抵押的贷款。  

放款的幅度和力度都是能吓死人的。  

不过也没有办法,自从九十年代开始诸夏就被全世界所挤压排斥了。  

国家经济发展却无法对外发展,那只能是拉动内需了。  

所以房地产业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逐渐发展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行业在刚刚兴起的时候。  

它的最初的目的正是解决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  

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公共建筑建设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在房地产的投资过程中会创造出不小的产值,能够起到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以及改善硬件投资环境、吸收跨国资本等作用。  

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市场容量能大量的带动相关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  

比如商业、建材、钢铁这些物资生产行业的发展。  

还有安保,物业等一大堆的与之相关服务行业。  

而且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之中和之后,都会吸引大量的劳动人口,这对社会稳定有巨大的作用。  

同时更大的作用,是让国家拥有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可以让国家有大量的资金对那些没有收益只有支出的一些民生产业进行投资规划。  

总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房地产都是诸夏的经济支柱产业。  

也是诸夏民众进行投资理财的一个最优选。  

在这个工资根本不够花的内卷时代里,房地产已经成了一户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了。  

所以大家都是全力维持房地产行业,不让它出现下跌和波动。不然大量的老百姓可就要资产缩水了,甚至也会有人血本无归的。  

本来要是这么好好的维持下去,等到诸夏的其他产业起来,房地产行业的公司和他们的老板们,也是能得到一个体面的结局的。  

可是这些房地产的公司老板们都是聪明人,都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一个个的扎堆向着别的行业转进。  

有些是运气好,进了实体经济,把自己放上了岸,这样虽然在房地产上发展慢了,但是也安全了。  

有些则是真聪明,他们都都跑去投资了新兴产业大量的消耗了自己的资金的同时,还在新兴产业上面站住了脚。  

这样的还有那些急流勇退的,都是安全了。  

可是还有一些体量已经做的非常大的,就开始想要进行深耕了。  

开始了商业地产,不过是自营的商业地产,如果这些地产少一些的话,他们也是没有什么事的。  

自营一些产业本来也不算什么事,人家要给自己的后代留后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就是有些人真的是太聪明了,看出来的自营产业可以让自己有一条永久回血的现金流。  

然后就把主业放到自营产业上,想要成为包租公,并把自己的产业都变成了的商业地产的出租上面。  

这就让很多人很难受了。  

尤其是上面,上面允许你做大,允许你做到最大,但是不会允许你来把持一些东西的,即便是有六十年期限,也是不可以的,鬼知道在未来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  

重要的是有样学样。  

行业第一都这么做了,那么行业里的其他人会不会也这么做,万一这成为了惯例,那么这个行业会不会出现对必需物资的垄断,在这个行业内部进行大规模的垄断,然后形成阶层?  

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如果真的这样的话,会不会出现泡沫呢?  

楼市如果出现了泡沫,那真的是十分糟糕的一件事。  

首先,勤劳者不能获得正常的回报,这是一件会让社会价值观陷入扭曲的事情,这让很多人放弃自己现有的经营和工作进入股市楼市。  

因为这样他们就无需付出劳动,就可以让个人和家庭的财产迅速的膨胀。  

而没有资产的劳动者,则辛劳一生也买不起房子,或者一家的积蓄只能买到十几二十平的鸽子笼,美其名曰奋斗公寓,然后就终生还贷了。  

或许在死前可以换上这些贷款吧。  

而这种事情对于国家来说是真的不可允许的。  

所以在张伟帮他们打掉了那些非法小贷之后。  

就对着那些开始转向租赁业务的房地产行业龙头们下手了。  

上一个被这么下手的是煤炭业。  

不过不这么下手也不行了。  

因为大家都看出来房地产的龙头想要干什么了。  

在某一次醉酒之后,这位对着自己的亲近人说了一句话,这话,也会死他到没到原因。  

而这就话就是,一座城的产业租金就养出一个千亿家族,我在这么多的城市都有产业,我的家族且不是会成为万亿家族,而且也不怕后辈不孝败坏祖产了,这么多的产业即便是后代无能,那也是能让他们吃喝玩乐好几代的。  

这话直接的得罪了最上层。  

在诸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