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零章 真相和血书(2/3)
悲剧了……所以他不愿再查下去了。
大都督一声令下,案件登时陷入了停滞。沈默对此事十分上心,来府上询问结果,陆炳也不瞒他,将调查结果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并一脸歉疚道:“事情牵涉到皇家,咱们做臣子不好再查,兄弟,你要体谅老哥哥啊。”陆炳知道沈默是个十分靠谱的家伙,所以不怕他嘴上没有把门的。
得到这么个结果,沈默的郁闷劲儿就别提了,所以那段时间整天在家呆着,也提不起兴趣去上班,这种吃了亏还没法报仇的感觉,实在是太糟蹋人了。
然后他便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又紧接着去参加廷推……其实在那次廷推前,他对苏松巡抚是一点指望都没有。在那种实力说话的场合,他个小小的祭酒人微言轻,根本没有发言权。
可事态的发展急转直下,严党没有按照徐党写好的剧本演,而是实现了大翻盘,让徐阁老措手不及、方寸大乱!沈默却在这混乱中,觅得了废物利用的天赐良机,在电光火石间拿定主意,便频送秋波给徐阶,终于得到了说话的机会,然后借用几方势力的博弈,将唐汝楫一举推上了苏松巡抚的宝座!
这一天马行空的举动,引得满朝哗然,官员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是讨好景王,有的说他是为国荐材,有的认为他根本不知所云,就是谁也没猜到,在找到了唐汝楫的死穴后,沈默所推举的,不过是一具木偶而已!
沈默的书房中。
唐汝楫的胳膊都抽筋了,只好停下来道:“沈兄弟,这件事儿上我也是无可奈何啊,都是上面人逼着我干的,我要是不答应,他们就会杀了我的。”
“不用往别人身上扯,”沈默冷笑道:“冤有头债有主,他们的账以后算,我现在只管你一个!”
唐汝楫想一想,苦着脸道:“沈兄弟,跟你说实话吧,这些事儿都是我们王爷指使我干的,您要是追究这事儿,必然会牵扯到我们王爷,那后果您想过没有?”
“我是奈何不得你家王爷。”沈默见他还不死心,冷笑道:“但玩死你还是绰绰有余!”说着一拍桌上一摞厚厚的文件道:“不要以为陛下不舍得处置景王,就连你也不舍得动,恐怕他会恨死你这个教唆他儿子走邪路的恶徒,而你亲爱的景王殿下,也会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你身上,让你当他的替罪羊!”
唐汝楫一想,以景王的脾气,定然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自己,心中最后一丝依凭也烟消云散了,一下子瘫软在地,给沈默磕头道:“饶命啊,沈大人……”
“把事情的始末交代交代吧。”沈默缓缓道:“看看你现在还敢不敢说谎。”
“我哪敢啊?”唐汝楫便将事情的真相,竹筒倒豆子似的讲了出来……此事的发起者,还真的是景王爷,前面说过,那段时间景王爷心烦气躁,内分泌失调,又看着自己招徕不到的沈默,竟投入了裕王的怀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而后在沈默的艹持下,裕王的曰子竟越来越好过,原先自己给他下的那些绊脚石,全都被那姓沈的给不声不响的搬开了,而且据说沈默还要给裕王找神医李时珍治病。
得到这个消息后,景王是彻底坐不住了,他不能看着裕王再惬意下去,更不能让沈默再把李时珍找来了,所以便找来袁炜,与他商量着如何除掉沈默,给裕王府以沉重的打击。
袁炜不是三岁孩子,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没有当场答应,只是说回去想一想,要找个完全的办法。本来以为此事渺茫,但偏偏想睡觉便有人送枕头——他发现了礼部尚书吴山的秘密!
这并不稀奇,因为他已经在礼部数载,而吴山则是刚刚从别部空降而来,所以想要瞒着他做些什么事,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曰,吴山故意磨蹭到衙门下班,偷偷摸到机要室,打开密封的考题抄录下来,自以为作得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想被一个临时有事返回的书吏看了个正着,并告诉了袁炜。
袁炜大喜,本想禀报内阁,拿下吴山好取而代之,但转念一想,检举上司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恐怕自己贸然揭发,只会损人不利己,那就太没意思了。
所以他没有声张,而是回去考虑了一夜……他知道,吴山偷试题出去,八成是受严世蕃指使,好用来打点人情或培植亲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件事来做一篇好文章!
一番反复推敲之后,他终于构思出一条瞒天过海、将计就计之计!便也利用自己礼部二把手的身份,同样偷取了试题,再交给熟悉严世蕃笔迹的唐汝楫,命他以严世蕃的口气,给严世蕃的死党写两封信,让他们将考题扩散出去,卖给尽可能多的考生!
如果那天沈默没有发现夹带,监考官中也有他的属下,会在巡场时找到抄袭的考生,将事情踢爆,勾起一场大案!
他这样做的目地,除了满足景王爷报复沈默、打击裕王府的要求,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让严党和徐党因此事而大动干戈!因为他是景王党的领袖,虽然跟严党合作,但并不是严党的附庸,而是读力于两党外的第三股势力。他和景王党想要快速崛起,唯一的途径便是严党和徐党之间斗得不可开交,他好渔翁得利!
那样纵使两党不会两败俱伤,但也会因为互相视为生死大敌,给自己从中渔利的机会……更妙的是,责任全在严世蕃和吴山身上,他则清清白白,不受一点怀疑……他甚至觉着,就连严世蕃也只会自认倒霉,而不会猜到自己被算计了。
但这个眼高手低的大才子,显然低估了那
大都督一声令下,案件登时陷入了停滞。沈默对此事十分上心,来府上询问结果,陆炳也不瞒他,将调查结果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并一脸歉疚道:“事情牵涉到皇家,咱们做臣子不好再查,兄弟,你要体谅老哥哥啊。”陆炳知道沈默是个十分靠谱的家伙,所以不怕他嘴上没有把门的。
得到这么个结果,沈默的郁闷劲儿就别提了,所以那段时间整天在家呆着,也提不起兴趣去上班,这种吃了亏还没法报仇的感觉,实在是太糟蹋人了。
然后他便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又紧接着去参加廷推……其实在那次廷推前,他对苏松巡抚是一点指望都没有。在那种实力说话的场合,他个小小的祭酒人微言轻,根本没有发言权。
可事态的发展急转直下,严党没有按照徐党写好的剧本演,而是实现了大翻盘,让徐阁老措手不及、方寸大乱!沈默却在这混乱中,觅得了废物利用的天赐良机,在电光火石间拿定主意,便频送秋波给徐阶,终于得到了说话的机会,然后借用几方势力的博弈,将唐汝楫一举推上了苏松巡抚的宝座!
这一天马行空的举动,引得满朝哗然,官员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是讨好景王,有的说他是为国荐材,有的认为他根本不知所云,就是谁也没猜到,在找到了唐汝楫的死穴后,沈默所推举的,不过是一具木偶而已!
沈默的书房中。
唐汝楫的胳膊都抽筋了,只好停下来道:“沈兄弟,这件事儿上我也是无可奈何啊,都是上面人逼着我干的,我要是不答应,他们就会杀了我的。”
“不用往别人身上扯,”沈默冷笑道:“冤有头债有主,他们的账以后算,我现在只管你一个!”
唐汝楫想一想,苦着脸道:“沈兄弟,跟你说实话吧,这些事儿都是我们王爷指使我干的,您要是追究这事儿,必然会牵扯到我们王爷,那后果您想过没有?”
“我是奈何不得你家王爷。”沈默见他还不死心,冷笑道:“但玩死你还是绰绰有余!”说着一拍桌上一摞厚厚的文件道:“不要以为陛下不舍得处置景王,就连你也不舍得动,恐怕他会恨死你这个教唆他儿子走邪路的恶徒,而你亲爱的景王殿下,也会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你身上,让你当他的替罪羊!”
唐汝楫一想,以景王的脾气,定然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自己,心中最后一丝依凭也烟消云散了,一下子瘫软在地,给沈默磕头道:“饶命啊,沈大人……”
“把事情的始末交代交代吧。”沈默缓缓道:“看看你现在还敢不敢说谎。”
“我哪敢啊?”唐汝楫便将事情的真相,竹筒倒豆子似的讲了出来……此事的发起者,还真的是景王爷,前面说过,那段时间景王爷心烦气躁,内分泌失调,又看着自己招徕不到的沈默,竟投入了裕王的怀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而后在沈默的艹持下,裕王的曰子竟越来越好过,原先自己给他下的那些绊脚石,全都被那姓沈的给不声不响的搬开了,而且据说沈默还要给裕王找神医李时珍治病。
得到这个消息后,景王是彻底坐不住了,他不能看着裕王再惬意下去,更不能让沈默再把李时珍找来了,所以便找来袁炜,与他商量着如何除掉沈默,给裕王府以沉重的打击。
袁炜不是三岁孩子,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没有当场答应,只是说回去想一想,要找个完全的办法。本来以为此事渺茫,但偏偏想睡觉便有人送枕头——他发现了礼部尚书吴山的秘密!
这并不稀奇,因为他已经在礼部数载,而吴山则是刚刚从别部空降而来,所以想要瞒着他做些什么事,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曰,吴山故意磨蹭到衙门下班,偷偷摸到机要室,打开密封的考题抄录下来,自以为作得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想被一个临时有事返回的书吏看了个正着,并告诉了袁炜。
袁炜大喜,本想禀报内阁,拿下吴山好取而代之,但转念一想,检举上司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恐怕自己贸然揭发,只会损人不利己,那就太没意思了。
所以他没有声张,而是回去考虑了一夜……他知道,吴山偷试题出去,八成是受严世蕃指使,好用来打点人情或培植亲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件事来做一篇好文章!
一番反复推敲之后,他终于构思出一条瞒天过海、将计就计之计!便也利用自己礼部二把手的身份,同样偷取了试题,再交给熟悉严世蕃笔迹的唐汝楫,命他以严世蕃的口气,给严世蕃的死党写两封信,让他们将考题扩散出去,卖给尽可能多的考生!
如果那天沈默没有发现夹带,监考官中也有他的属下,会在巡场时找到抄袭的考生,将事情踢爆,勾起一场大案!
他这样做的目地,除了满足景王爷报复沈默、打击裕王府的要求,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让严党和徐党因此事而大动干戈!因为他是景王党的领袖,虽然跟严党合作,但并不是严党的附庸,而是读力于两党外的第三股势力。他和景王党想要快速崛起,唯一的途径便是严党和徐党之间斗得不可开交,他好渔翁得利!
那样纵使两党不会两败俱伤,但也会因为互相视为生死大敌,给自己从中渔利的机会……更妙的是,责任全在严世蕃和吴山身上,他则清清白白,不受一点怀疑……他甚至觉着,就连严世蕃也只会自认倒霉,而不会猜到自己被算计了。
但这个眼高手低的大才子,显然低估了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