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奸商(2/3)
上改了主意:“还是我出去吧。”便起身出门到了外面,果然看到一卷厚厚的波斯地毯。
“放开!”一个商人下了令,那卷地毯便被滚放在地上,底朝上。
“大人您看。”商人指着上面明显发白的一圈道:“太阳底下还能看见小盐粒呢。”
沈默蹲下,伸出手指,在上面划几下,用舌尖尝一尝,果真苦涩发咸,确实是海水味道。
接过黄锦地上的漱口水,沈默呼出一口浊气,轻声问道:“检查过别的地毯吗?”
“检查过。”两个商人异口同声道。
“别的也这样吗?”
“大都看不出来,也摸不出异样来。”商人的前半句话让沈默沉下的心,稍稍升上一些,但下半句一出,他的心又直接坠落重回谷底……只听他俩道:“可都有咸味……”
沈默蹲在那里,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仿佛泥塑一般,直到黄锦再也等不下去,在他耳边轻声道:“大人,您没事儿吧……”
沈默缓缓摇头,撑着有些发麻的大腿慢慢起身,拒绝了黄锦的搀扶,有些蹒跚的走回签押房,坐在大案后,将身子蜷缩在椅子里,陷入了沉思之中……显然,自己被波斯歼商给耍了……这年代漂洋过海的全是木船,千里迢迢,横跨几个大洋,难免会遇到狂风暴雨、巨浪大涌,很有可能就船底进水,浸泡了货物。巴拉维的这批货,估计就是这种情况,但这歼商不愿蒙受巨额损失,定然将船先停在某处,雇人将受潮的地毯晒干整理,刷去盐渍,然后再进港,而仅凭肉眼和触摸,是无法分辨出来的。
事态万分严重!一旦无可挽回,自己定然逃不了那个‘官商勾结,卖假坑人’的恶名,如此一来,什么仕途前程,便全毁了……大明朝的官,最讲究的便是‘仁义’二字,哪怕你一肚子男盗女娼,也非得把这俩字挂在嘴边,贴在脸上!自己为什么要分给黄、唐二人各五万两?不就是怕人家说他唯利是图,连同僚都要算计?
这批地毯分销全国,会铺在上千个大户家里,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可就是一下得罪上千官绅啊!一想到这,沈默不寒而栗,霍然起身道:“将没交割的波斯货封存!放狼烟,把巴拉维给我拦住!”因为吴淞江那让人诟病的河道又窄又浅,没法让大船进出,所以任何远洋的船队,都得用小船将货物运到上海,再在那里装上海船;加之巴拉维的胃口太大,非要把自己的远洋船队装满,所以雇来的小船队得往返三趟,夜以继曰也得三天四趟才能搬完。
所以虽然大前天已经被放行,巴拉维却今天一早才跟着最后一批运输船离开苏州城,估计连松江都没到呢。这天可怜见的万幸,又一次验证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哲理,若是吴淞江不那么窄浅,估计巴拉维的船队,已经到浙江了现在,那样追之莫及,他非得上吊自杀不可。
三尺闻命,放飞了信鸽,那是他们训练出来,直飞上海城的,那里有市舶司的办事处,将会把他的命令转给等在那里的护航舰队……这个目前最快捷的通讯方式,对外都称‘狼烟’。
沈默则匆匆赶到码头仓库,将一大包地毯取出来,反面朝上铺了一地,仔仔细细的检查起来,又发现了一张有盐渍的地毯,但尝一尝每一张……结果都很咸。
这验证了沈默的推断,显然地毯上的盐渍都被处理过,只是地毯太多,难免百密一疏,有疏忽的地方,这才被发现了。但他可笑不起来,问那几个跪在地上发抖的‘砖家’道:“这样的地毯有什么毛病?”
“地毯的毛,是用特殊工艺染色的,可以经久如故,永不掉色。”一个老者小声答道:“但经过海水浸泡的地方,肯定会褪色比较快,也许一两年后,也许三五年后,便会形成一块块难看的斑。”
“确实是这样的……”所谓‘砖家’,都是事后诸葛,纷纷道:“这都是常识。”
沈默当然不会表扬他们,问身边的仓库大使道:“已经交割了多少?”
“回大人,少说三分之一。”仓库大使小声道。
沈默轻声道:“趁着都没运走,全追回来吧……”
“大人,那我们的名声?”身边人小声道:“反正被发觉的不过是个例,只要我们不说就没人知道……行家不也说了吗?几年以后才会出问题,到时候咱们死不赖帐就……”话没说完,便被沈默冷如刀锋的目光硬生生打断,只听沈默一字一句道:“记住,我沈默的信誉,无价!”这世上哪有永不泄露的秘密?若总想着靠装聋作哑蒙混过关,早晚会有还债的一天!
当天下午,市舶司前便张开了告示,因为发现波斯地毯存在隐蔽的质量问题,现无条件召回全部售出的地毯,退全款,并对因此产生的费用进行赔偿。
布告一贴出来,那些商人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反倒都称赞他仁义、坦荡、有魄力,这倒是沈默始料不及的。
也有人向市舶司询问那些香料和宝石,好在香料都是装在陶罐里的,不会被淹了,至于宝石更不用说,所以问题都集中在那批波斯地毯上。
沈默邀请所有购买过波斯地毯的人,于次曰中午到市舶司赴宴,据说要阐明事情的真相。
第二天转眼就到,应邀的中外商人来到市舶司,在十八张宽大的八仙桌边坐好,等待知府大人露面。
沈默还没到,面色阴沉的巴拉维却出现了,他身后跟着个高大的大明军官……竟然是姚长子。长子这些年表现很好,作战英勇、又爱动脑子,是以屡立战功,已经升至正五品
“放开!”一个商人下了令,那卷地毯便被滚放在地上,底朝上。
“大人您看。”商人指着上面明显发白的一圈道:“太阳底下还能看见小盐粒呢。”
沈默蹲下,伸出手指,在上面划几下,用舌尖尝一尝,果真苦涩发咸,确实是海水味道。
接过黄锦地上的漱口水,沈默呼出一口浊气,轻声问道:“检查过别的地毯吗?”
“检查过。”两个商人异口同声道。
“别的也这样吗?”
“大都看不出来,也摸不出异样来。”商人的前半句话让沈默沉下的心,稍稍升上一些,但下半句一出,他的心又直接坠落重回谷底……只听他俩道:“可都有咸味……”
沈默蹲在那里,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仿佛泥塑一般,直到黄锦再也等不下去,在他耳边轻声道:“大人,您没事儿吧……”
沈默缓缓摇头,撑着有些发麻的大腿慢慢起身,拒绝了黄锦的搀扶,有些蹒跚的走回签押房,坐在大案后,将身子蜷缩在椅子里,陷入了沉思之中……显然,自己被波斯歼商给耍了……这年代漂洋过海的全是木船,千里迢迢,横跨几个大洋,难免会遇到狂风暴雨、巨浪大涌,很有可能就船底进水,浸泡了货物。巴拉维的这批货,估计就是这种情况,但这歼商不愿蒙受巨额损失,定然将船先停在某处,雇人将受潮的地毯晒干整理,刷去盐渍,然后再进港,而仅凭肉眼和触摸,是无法分辨出来的。
事态万分严重!一旦无可挽回,自己定然逃不了那个‘官商勾结,卖假坑人’的恶名,如此一来,什么仕途前程,便全毁了……大明朝的官,最讲究的便是‘仁义’二字,哪怕你一肚子男盗女娼,也非得把这俩字挂在嘴边,贴在脸上!自己为什么要分给黄、唐二人各五万两?不就是怕人家说他唯利是图,连同僚都要算计?
这批地毯分销全国,会铺在上千个大户家里,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可就是一下得罪上千官绅啊!一想到这,沈默不寒而栗,霍然起身道:“将没交割的波斯货封存!放狼烟,把巴拉维给我拦住!”因为吴淞江那让人诟病的河道又窄又浅,没法让大船进出,所以任何远洋的船队,都得用小船将货物运到上海,再在那里装上海船;加之巴拉维的胃口太大,非要把自己的远洋船队装满,所以雇来的小船队得往返三趟,夜以继曰也得三天四趟才能搬完。
所以虽然大前天已经被放行,巴拉维却今天一早才跟着最后一批运输船离开苏州城,估计连松江都没到呢。这天可怜见的万幸,又一次验证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哲理,若是吴淞江不那么窄浅,估计巴拉维的船队,已经到浙江了现在,那样追之莫及,他非得上吊自杀不可。
三尺闻命,放飞了信鸽,那是他们训练出来,直飞上海城的,那里有市舶司的办事处,将会把他的命令转给等在那里的护航舰队……这个目前最快捷的通讯方式,对外都称‘狼烟’。
沈默则匆匆赶到码头仓库,将一大包地毯取出来,反面朝上铺了一地,仔仔细细的检查起来,又发现了一张有盐渍的地毯,但尝一尝每一张……结果都很咸。
这验证了沈默的推断,显然地毯上的盐渍都被处理过,只是地毯太多,难免百密一疏,有疏忽的地方,这才被发现了。但他可笑不起来,问那几个跪在地上发抖的‘砖家’道:“这样的地毯有什么毛病?”
“地毯的毛,是用特殊工艺染色的,可以经久如故,永不掉色。”一个老者小声答道:“但经过海水浸泡的地方,肯定会褪色比较快,也许一两年后,也许三五年后,便会形成一块块难看的斑。”
“确实是这样的……”所谓‘砖家’,都是事后诸葛,纷纷道:“这都是常识。”
沈默当然不会表扬他们,问身边的仓库大使道:“已经交割了多少?”
“回大人,少说三分之一。”仓库大使小声道。
沈默轻声道:“趁着都没运走,全追回来吧……”
“大人,那我们的名声?”身边人小声道:“反正被发觉的不过是个例,只要我们不说就没人知道……行家不也说了吗?几年以后才会出问题,到时候咱们死不赖帐就……”话没说完,便被沈默冷如刀锋的目光硬生生打断,只听沈默一字一句道:“记住,我沈默的信誉,无价!”这世上哪有永不泄露的秘密?若总想着靠装聋作哑蒙混过关,早晚会有还债的一天!
当天下午,市舶司前便张开了告示,因为发现波斯地毯存在隐蔽的质量问题,现无条件召回全部售出的地毯,退全款,并对因此产生的费用进行赔偿。
布告一贴出来,那些商人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反倒都称赞他仁义、坦荡、有魄力,这倒是沈默始料不及的。
也有人向市舶司询问那些香料和宝石,好在香料都是装在陶罐里的,不会被淹了,至于宝石更不用说,所以问题都集中在那批波斯地毯上。
沈默邀请所有购买过波斯地毯的人,于次曰中午到市舶司赴宴,据说要阐明事情的真相。
第二天转眼就到,应邀的中外商人来到市舶司,在十八张宽大的八仙桌边坐好,等待知府大人露面。
沈默还没到,面色阴沉的巴拉维却出现了,他身后跟着个高大的大明军官……竟然是姚长子。长子这些年表现很好,作战英勇、又爱动脑子,是以屡立战功,已经升至正五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