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你这移民移得挺远啊(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特别苛刻。”  

“在月球这样的极端环境下,种植棉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生长条件是最基本的,哪些技术是最有效的。”  

骆垚明白了,但他还是对于眼前的生物罐没什么好感:“这东西上了月球,有种在月球上存活不了一天的感觉。”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种植土豆更实在?”  

“至少土豆万一成活了,还能供月球上的工作人员吃。”  

“最好的是,能够研发一个生物圈模型出来。”  

“你们刚才不是提到了环境污染吗?”  

“生物圈其实能够帮我们更好的理解蓝星运作,这套模式成果了,我们就可以移植到其他行星上去!”  

单兴和老周听了骆垚的提议后,陷入了沉思。  

生物圈模型的概念在科学领域并不陌生,它确实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蓝星的生态系统运作,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生物圈模型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单兴思索着说道,“通过建立生物圈模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蓝星上各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我们的资源。”  

“但这有个问题。”  

“之前其实有人做过这个实验。”  

“丑国的为了将来可以在火星进行探索,斥资1.5亿美元,打造了一座叫做生物圈2号的地方。”  

“然而,这个生物圈2号实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验证人类能否在火星上生存,在1991年的时候,他们选了4男4女身穿着太空制服,进入了生物圈2号当中。”  

“他们在里面待上了两年的时间才结束这次的试验。”  

“虽然他们试图模拟地球的生态系统,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们在进入封闭空间第5个月开始,每天都会出现饥饿感。”  

“甚至在整个试验期间,他们就从来没有感觉自己吃饱过。”  

“在没有任何外界力量的帮助下,生物圈2号连水循环都出现了问题,随后,空间内产生了大量的害虫,直接破坏了生物圈2号的生态环境。”  

“对于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上面很难批准下来。”  

骆垚犯难了,他没有想到生物圈项目很难批准。  

如果光靠他们公司来支撑生物圈的运作,骆垚初步想了下,估计最多支撑三年就不行了。  

所以还是得摇人才行。  

骆垚暂时没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了,老周和单兴也很有默契地没再说起。  

等到骆垚走后,老周立刻把电话打给了农科院。  

“你们得重新考虑一下我们的种植计划,”老周严肃地对农科院的工作人员说道,“除了棉花之外,建议种植上土豆。”  

农科院接电话的人懵了。  

怎么领导今天还对土豆有了兴趣?  

没办法的他只能在电话里面答应了。  

时间过得飞快,和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有关联的各个小组,以及航天飞行大队的人神经都像是被人拉紧了一样,随时都紧绷着。  

他们日夜兼程,不辞辛劳,只为了能够在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道路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每一天,每一刻,他们都如同在和时间赛跑,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骆垚作为这个项目的核心人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他不仅要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决策,幸好的是,与各个小组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调,这方面的工作,他可以交给小苔藓去做。  

要不然,他估计会先疯为敬了。  

航天飞行大队的预备队员们也丝毫不逊色,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各种飞行训练和模拟实验,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执行任务。  

他们知道,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成功,将意味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巨大飞跃,他们为此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不久之后,王颖顺利进入了航天飞行大队了,可控核聚变小型化装置也终于连接上了专属的霍尔推进器和小型磁流体发电机组。  

在进行了第3000次地面测试后,这组装置被装入了白帝的机身内,由小苔藓控制着进行太空中的空间试飞。  

骆垚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联系上了航天中心、科技委、农科院、华科院的相关负责人,准备来一场豪赌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