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测试?总不能拿我们的东西测吧(2/3)
心想着,最终答应了下来。
项目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工厂的人也随即在单兴要求下进入了封闭式管理。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的人都在议论着突如其来的情况。
“全封闭式管理?我们之前可从来没有这么严格过,这是什么大项目?”
“造什么东西这么神秘啊?”
“不是,就我一个人在怀疑我们这种小厂怎么会接到一个大项目的吗?”
“确实,我们工厂不是要垮了吗?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大项目?”
“草!汪厂长终于给力了一把,知道是拉项目了是吧?”
“封闭式管理意味着这次的项目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给力点,否则这事搞砸了,估计就会关厂了!”
工厂的人虽然对突然而来的项目忐忑不安,但他们知道,只有抓住这次机会,他们才有可能起死回生。
另一边。
骆垚跟着单兴和付道斌先回去了东城,通知了领航科技核心团队的人,准备收拾东西跟他一起去山城。
王野听说要去山城,一百个不愿意。
“那地方爬坡上坎的,累啊,吃的还辣,我这身体哪经受得住这种考验,老大,要不你就让我留守在这里吧。”
骆垚看着王野,总觉得对方吞吞吐吐的没说实话。
他想了一下,说:“因为学校毕业的事情?”
骆垚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就把王野连带着吴天明给刺激到了。
本来他俩还先进学校,结果现在好了,他们听说骆垚已经完成博士毕业流程了,接下来就等着授予博士学位的时候,心里拔凉拔凉的。
因为他俩还要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能不能读研现在都还是未知数。
就说这个骆垚啊。
他不是人!
他们之前好歹也是一个宿舍的人,现在差距怎么越来越大了!
“我们还要开课题,写本科毕业论文,现在时间比较紧,还要和指导老师沟通。”
骆垚好奇地问道:“你们指导老师是谁?”
“周元老师。”
骆垚回想了下有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最后得出了个结论:“估计水平一般,否则我不会记不住他。”
“你们与其让一个庸才指导你们的论文,还不如让我来。”
吴天明、王野:…
三土这小子,当了老板之后,越来越知道如何装逼了啊!
他俩在原地默默想着,觉得对方只是在开玩笑后,就说道:“老大,别逗我们开心了,你又不是老师,学院不可能让你来指导我们的。”
骆垚依旧面不改色地说:“那些本科的指导老师,有我专业吗?”
如果是教授他还不敢这么说,但是本科老师?
那专业程度确实没有他高。
“我又不署名,周元老师应该不会介意。”
不会介意才有鬼,那些老师是最讲面子的了,骆垚这样不是得罪人吗?
吴天明觉得不能让骆垚这么干的时候,骆垚已经一个电话打给了微电子院长匡明。
吴天明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对方,骆垚就已经把要辅导吴天明和王野论文的活给揽了下来。
匡明哪有不同意的,骆垚能够辅导两个本科生的论文,对于他们学院来说其实是好事。
没准儿两个本科生的论文能够达到发期刊的标准也说不定。
“都解决了,现在你们可以安心跟我去山城了。”
吴天明和王野无语地对看了一眼,无奈地只能去收拾了行李。
“你说三土这样的老板是不是太少见了。”
“为了多两个劳动力,连我们论文都包了!”
吴天明拍了拍王野的肩膀说:“死心吧同志,来了领航科技就要做好为科研事业风险一辈子的准备!”
王野摇头晃脑,郁闷了一会儿后决定跟骆珠打一个电话,告状。
骆珠学的是材料学,天天整得跟炼金术士一样,不知道自己能够炼出什么玩意出来。
所以一般她都忙着跟老师进行一个又一个实验。
这会儿王野打电话时骆珠压根就没有注意。
最后,没办法的王野只好跟着骆垚等人,上了专机,一同飞到了山城。
在山城,他们被迅速划分成了七个小组,负责消化骆垚整理出来的技术文档,研发无人机的各个不同部分。
骆垚这边则负责起了通信系统、传感器还有安全和隐私技术。
按照目前的情况,骆垚本想着往无人机上面安装一台量子雷达,但碍于技术原因,量子雷达现在只能支持地面系统,机载量子雷达还没有。
所以骆垚在布置传感器的时候,雷达方面依旧使用的激光雷达。
“没事,等下一次升级,就给你装上量子雷达。”骆垚边操作着边说。
对于骆垚来说,目前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在无人机上量子通信。
按照之前的做法是,先与地面站的卫星终端通信,终端与卫星成功建立通信链路,然后通过量子卫星与无人机通信。
现在孙晓教授一直在量子通信领域深耕,前段时间还研发出了一种可以移动的地面站,骆垚正好需要需要这个东西,就打电话给了孙晓,让他帮忙送一台移动地面站过来。
很快,单兴就派专人把移动地面站取了回来。
骆垚看着只有油漆桶大小的地面站,突然感觉孙晓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
居然把地面站面积缩得那么小
项目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工厂的人也随即在单兴要求下进入了封闭式管理。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的人都在议论着突如其来的情况。
“全封闭式管理?我们之前可从来没有这么严格过,这是什么大项目?”
“造什么东西这么神秘啊?”
“不是,就我一个人在怀疑我们这种小厂怎么会接到一个大项目的吗?”
“确实,我们工厂不是要垮了吗?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大项目?”
“草!汪厂长终于给力了一把,知道是拉项目了是吧?”
“封闭式管理意味着这次的项目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给力点,否则这事搞砸了,估计就会关厂了!”
工厂的人虽然对突然而来的项目忐忑不安,但他们知道,只有抓住这次机会,他们才有可能起死回生。
另一边。
骆垚跟着单兴和付道斌先回去了东城,通知了领航科技核心团队的人,准备收拾东西跟他一起去山城。
王野听说要去山城,一百个不愿意。
“那地方爬坡上坎的,累啊,吃的还辣,我这身体哪经受得住这种考验,老大,要不你就让我留守在这里吧。”
骆垚看着王野,总觉得对方吞吞吐吐的没说实话。
他想了一下,说:“因为学校毕业的事情?”
骆垚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就把王野连带着吴天明给刺激到了。
本来他俩还先进学校,结果现在好了,他们听说骆垚已经完成博士毕业流程了,接下来就等着授予博士学位的时候,心里拔凉拔凉的。
因为他俩还要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能不能读研现在都还是未知数。
就说这个骆垚啊。
他不是人!
他们之前好歹也是一个宿舍的人,现在差距怎么越来越大了!
“我们还要开课题,写本科毕业论文,现在时间比较紧,还要和指导老师沟通。”
骆垚好奇地问道:“你们指导老师是谁?”
“周元老师。”
骆垚回想了下有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最后得出了个结论:“估计水平一般,否则我不会记不住他。”
“你们与其让一个庸才指导你们的论文,还不如让我来。”
吴天明、王野:…
三土这小子,当了老板之后,越来越知道如何装逼了啊!
他俩在原地默默想着,觉得对方只是在开玩笑后,就说道:“老大,别逗我们开心了,你又不是老师,学院不可能让你来指导我们的。”
骆垚依旧面不改色地说:“那些本科的指导老师,有我专业吗?”
如果是教授他还不敢这么说,但是本科老师?
那专业程度确实没有他高。
“我又不署名,周元老师应该不会介意。”
不会介意才有鬼,那些老师是最讲面子的了,骆垚这样不是得罪人吗?
吴天明觉得不能让骆垚这么干的时候,骆垚已经一个电话打给了微电子院长匡明。
吴天明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对方,骆垚就已经把要辅导吴天明和王野论文的活给揽了下来。
匡明哪有不同意的,骆垚能够辅导两个本科生的论文,对于他们学院来说其实是好事。
没准儿两个本科生的论文能够达到发期刊的标准也说不定。
“都解决了,现在你们可以安心跟我去山城了。”
吴天明和王野无语地对看了一眼,无奈地只能去收拾了行李。
“你说三土这样的老板是不是太少见了。”
“为了多两个劳动力,连我们论文都包了!”
吴天明拍了拍王野的肩膀说:“死心吧同志,来了领航科技就要做好为科研事业风险一辈子的准备!”
王野摇头晃脑,郁闷了一会儿后决定跟骆珠打一个电话,告状。
骆珠学的是材料学,天天整得跟炼金术士一样,不知道自己能够炼出什么玩意出来。
所以一般她都忙着跟老师进行一个又一个实验。
这会儿王野打电话时骆珠压根就没有注意。
最后,没办法的王野只好跟着骆垚等人,上了专机,一同飞到了山城。
在山城,他们被迅速划分成了七个小组,负责消化骆垚整理出来的技术文档,研发无人机的各个不同部分。
骆垚这边则负责起了通信系统、传感器还有安全和隐私技术。
按照目前的情况,骆垚本想着往无人机上面安装一台量子雷达,但碍于技术原因,量子雷达现在只能支持地面系统,机载量子雷达还没有。
所以骆垚在布置传感器的时候,雷达方面依旧使用的激光雷达。
“没事,等下一次升级,就给你装上量子雷达。”骆垚边操作着边说。
对于骆垚来说,目前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在无人机上量子通信。
按照之前的做法是,先与地面站的卫星终端通信,终端与卫星成功建立通信链路,然后通过量子卫星与无人机通信。
现在孙晓教授一直在量子通信领域深耕,前段时间还研发出了一种可以移动的地面站,骆垚正好需要需要这个东西,就打电话给了孙晓,让他帮忙送一台移动地面站过来。
很快,单兴就派专人把移动地面站取了回来。
骆垚看着只有油漆桶大小的地面站,突然感觉孙晓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
居然把地面站面积缩得那么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