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零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直径超过5米,重量在20吨左右的巨大结晶体。  

无论是运输、储存或利用,都不方便。  

好在曦和号具有超高频震动粒子刀,能够将液态晶石完美切割。  

其原理简单来说,超高频震动粒子刀就是一台稳定的粒子加速器,通过高频率的震动粒子加热让物体从粒子,分子层面自动剥离。  

从而达到切开物体的效果…  

在现实中,这项技术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产物。  

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叫震动切割!  

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蛋糕房的震动切割刀。  

可以将一整块蛋糕,不掉渣的分离成所需大小。  

还有医学手术方面,等等…  

但想要达到像曦和号所使用的超高频震动粒子刀一样稳定。  

人类科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某天粒子对撞技术变得极具稳定性后,那些只存在于电影、动漫中的冷兵器,也许会真的出现在人类世界当中。  

看着曦和号的机械臂,按照均匀的比例将一块块液态晶石切割好。  

再用另一只机械臂将其装箱,还很贴心的盖上盖子。  

秦昱对它的工作效率和全面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台挖矿机上蕴含的黑科技,远比所能看到的多的多…  

“对了。”秦昱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既然液态晶石能够吸收游离在空气和太空之中的残余能量,那么自己是否也能具备同样的能力?  

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能单纯的算作人类。  

你有见过哪个人类,像秦昱这样,体内养着数百亿乃至更多的机械虫的吗?  

“无法计算…”麒麟。  

“…换个说法,使用液态晶石,对我个人的安全和生命是否构成威胁?”秦昱换了个说话,等待它的回答。  

“分析显示,不会对宿主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麒麟。  

有了这个答案,秦昱就放心了。  

“要是我想吸收液态晶石,有什么办法?”看着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透明晶体,秦昱拿起一块在手里抛着玩儿。  

“食用,控制纳米虫分解吞噬。”麒麟。  

“食用?”秦昱有点没明白。  

“简单来说,就是吃。”麒麟的回答足够直白。  

直接吃下去,纳米虫就会对液态晶石进行分解并有效利用。  

相比释放百万、千万纳米虫,容易暴露的手段,吃也不是不可接受。  

看了看手里拳头大小的晶体,秦昱缓步向着曦和号走去。  

5分钟后,秦昱手中的晶体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浅薄如蝉翼的‘晶体片,’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绿箭口香糖。  

只不过长度仅为一半,捏在手里冰冰凉凉的。  

对准灯光观察,它好似隐形般消失。  

只有手指尖真实的触感,提醒着秦昱它的存在。  

晶片的厚度仅为0.1,加上透明度,在光线的反射下确实很难被察觉到其存在。  

尝试性的将晶片放入口中,口腔内分泌物增多,入口即化,一股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消失在他的体内。  

用手在身体表面摸了摸,秦昱要求麒麟检查他的健康状况。  

结果现实,和平常没什么不同。  

那块晶体就这么消失不见,没有引起任何的反应。  

“应该是数量太少的关系,积少成多…”秦昱再次拿出一块晶片,精准的抛入口中。  

融化,吞服。  

秦昱表现的极为熟练,就像是已经这么干很久了。  

“麒麟,时刻监控我的身体数据…”提醒麒麟对自己的身体数据和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有问题立刻提醒自己。  

秦昱不时就拿起一枚晶片,丢入口中。  

从小到大他都不是很喜欢吃零食,没想到成年后反倒多了种消遣的零食。  

只不过,这种零食除了他没人能吃。  

换做正常人,丢进嘴里也不可能将晶片融化,更别说吞下了。  

…那结果怕是要死人!  

这会儿没什么人,秦昱就这么把几百枚晶片放在箱子上,不时丢一片进嘴里。  

可日常生活中,他总不能走到哪儿随手都带着几枚晶片?  

得找个东西来装他的新口粮,避免造成什么不必要的误解…  

“研究所里的活性炭,可以剥离出石墨烯,曦和号可以用它来制作合适的盒子,并具有隔绝能量的效果…”麒麟。  

得到麒麟的提示,秦昱想到石崔的‘再生活性炭。’  

经过研究发现,其体内具有碳原子自组装的弯曲纳米石墨烯,也就是所谓的天然石墨烯。  

这项全新的研究发现,让石崔在研究所里名声大涨。  

新成立不久的三组,也因此吸引到足够的人手。  

石崔更得以避免,沦为光杆司令的尴尬境地。  

三组刚成立,想要撑起摊子还是要靠一组和二组抽调人手。  

可要是没人主动申请调组,就算是秦昱也不好强行让他们放弃手头项目,转而投入新项目。  

一切重头再来…  

作为老板,他需要全盘考虑问题!  

三组是重要,可崔耿的一组和景媛的二组负责的项目,对公司来说同样重要。  

秦昱也要适当考虑两人的看法和心情…  

总不好为了三组,把一组和二组的精锐抽调干净。  

剩余的工作,让他们两个光杆司令自己去干!  

要不怎么都说,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