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气功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飞鱼的打赏加一更,谢谢老铁的支持。)  

现在是上班时间,几个人站在车里向外看去,道路上都是骑着车上班的老百姓,放眼放去,路上是一片自行车的海洋,车铃声此起彼伏,这一幕让刘东来几个人瞠目结舌。  

还得是首都呀!街路上的人恐怕就比阜城全市的人多了。  

不光有自行车,道路中间行驶的汽车也不少,什么解放、拉达等等,还有不少车根本就不认识。  

“王大哥,看那辆汽车,比拉达还大,是什么牌子的?”  

刘东来指着车外一辆汽车问道。  

“不知道,没看过,恐怕是外国车。”  

对方摇了摇头。  

“那就“笨死”车,西德出产,都是大领导们坐的!”  

旁边的一个人接口道。  

“笨死?这么奇怪的名字?”  

“不光有“笨死”,还有什么风田,那是RB车,美国的别科,不过外国的车再好,也没有咱这大公交好,一次能拉上好几十号,咱们中国人可不坐他们的外国车,你们说对不对?”  

这位哥们操着一嘴京片子味,说话极具煽动性,全车的人都纷纷叫好。  

“这帮家伙可是真能说,怪不得被外地人称之为侃爷。”  

刘琅看着对方吐沫星子乱飞那样子不由的暗自吐槽。  

几个人坐了将近四十分钟才下车,不过还没到教委,为了稳妥,王抗日又找了位路边执勤的民警询问,得到确切回答后再次上了公交车。  

“天坛站到了,下车的向后门走呀!”  

售签员拿着喇叭在车里提醒着乘客。  

“天坛?是了,儿子快看那个圆形的建筑!那就是天坛!”  

刘东来抱着儿子指着窗外。  

只见一个圆形宏伟的建筑出现在了不远外,远看好似一个巨大的谷仓,红砖绿瓦庄严巍峨。  

“这就是天坛呀!”  

徐文秀和王抗日也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只在电视上看过天坛,这是是第一次亲眼目睹,都格外的高兴。  

刘琅看了一眼天坛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天坛下方的那些人身上,这帮人在刘琅眼里比天坛还引人注目。  

这些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如果是三十年后,这帮人聚在广场上那只有一件事,跳舞。  

不过这个年代还没有广场舞的概念,而且他们的“行为”似乎比广场舞要高级很多。  

只见有的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闭着眼睛似乎是在“冥想”,两只手还时不时的抖动,看上去好像是半身不遂的征兆。  

不过这些人跟其他人相比还算正常,另外的一些人,有的扎着马步,有的单腿站立,有一些人还躺在了地上,躺就躺吧,竟然还摆出了各种“造型”,比如有十多个人侧身躺着单手拄头;有的人趴在地上双手抱头;还有的人正躺在地上双腿弯曲尽力的支起腰来,形成一个双脚加一头拄地的怪异动作。  

“这帮人在干什么?难道是什么行为艺术吗?”  

刘琅一时间也搞不清楚了。  

刘东来三人此刻也发现了这群“诡异”的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个所以然。  

“同志,我问一下,那些人在干什么?”  

王抗日实在是好奇,向旁边的人询问。  

“你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对方反问,那意思是你不可能不知道呀!  

“不知道!”  

王抗日摇头。  

“连这个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他们在练气功,要是练成,那就厉害了。”  

对方回答。  

“练气功?什么是气功?”  

王抗日不解。  

“气功都不知道?那是特异功能,练成了能隔空取物,还能用手生火,甚至能把飞机打下来,你说厉害不厉害!”  

对方满脸的向往之情。  

“隔空取物?用手生火?把飞机打下来?”  

几个人听得是一头雾水。  

“我靠,原来他们在练气功呢!”  

父母他们不懂,刘琅可知道这所谓的练气功。  

算算也应该是在八十年代初期了,国家出现了一次极为疯狂的“气功热”。  

一时间,全国上下对于气功的迷狂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据后来统计,这个时候有数千万人修炼气功,“气功大师”受到明星一样的礼遇和追捧。  

不光是民间老百姓如痴如狂,官方也推波助澜,全国产生了几十家气功报刊和大量关于气功的学术著作,此外还有随处可见的气功医疗院、气功表演会等。  

甚至连科学界也对其重视和认同,以至于把几位极富盛名的科学家都牵扯了进来。  

至于说这些气功有没有效,那自然不言而喻了。  

以全国数千万人“修炼”的基数,如果真的有效,三十多年后恐怕国家早就成为世界霸主,甚至统一整个银河系也大有希望。  

刘琅看着那帮人好似傻子,可其他人完全不是,刘东来几个人因为消息闭塞,还不知道天下间已经“风起云涌”,但车上其他人看到这一幕顿时议论了起来。  

“这些人练的好像是罗汉功,听说练成后全身坚硬无比,从楼上掉下去也没事。”  

一个人小声的对朋友说道。  

“罗汉功不行,我现在正在练轻功,练成后能在墙上跑,再高的楼也没事!”  

“轻功算什么,我师傅教我的是宝莲功,练成后宝莲护体,大炮都打不死!”  

“你们两个的都不行,我练的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