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清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时,王德霖也就二十五六岁,修为却已经到了筑基四层。  

修士筑基最早也是到二十岁,也就是说他筑基五六年时间,就从筑基一层,修炼到了筑基四层。  

若是王道远见到现在的王德霖,恐怕也会大吃一惊。  

天灵根加上水灵体,修炼速度竟如此恐怖。  

虽然有之前数年积累的功劳,但能这么快突破筑基四层,还是极为恐怖的。  

他修炼的是万兽谷玄武堂的玄武御水功,这是万兽谷核心功法之一。  

这功法是一位大能修士留下来的,修炼的功法高明,修炼速度自然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之前王明辰结丹,就是在一百五六十岁。  

他的特殊体质是战体,在凝聚出南明离火之前,对修炼速度没什么加成。  

王德霖的水灵体,在斗法实力方面虽然没有什么帮助,但在修炼速度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照这样算,他修炼的速度,应该比王明辰还要快不少。  

王德霖出去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就再度返回御书房。  

他朝王明辰拱手道:“陛下,财务殿殿主与副殿主已经在外面等候。”  

王明辰点了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王德霖喊道:“财务殿殿主、副殿主觐见。”  

王明智和王明康走进御书房,正要行礼。  

他们两人也算是王家的老资格了,当年王道远刚刚结丹,幽冥宗裂土分封。  

王道远筹建经略使府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分管财务殿和商贸司,距今已经有近两百年了。  

他们的天赋还不错,现在都已经修炼到了紫府巅峰,结丹也没多大难度。  

王明辰拿出玉简:“两位兄长就不必多礼了,这是父皇那边传来的消息,你们看看该如何施行。”  

王明智接过玉简,仔细查看了一番,又将玉简交给王明康。  

两人都看过之后,王明智说道:“太上皇这个方法极好,朝廷有大量资源,血影分部掌握着大量的情报。  

咱们财务堂出头,建立万川商会,结合血影的情报,做生意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王明康思索一番:“既然成立商会,那就能大规模招募散修,即便是天赋和人品方面差一些,也都无所谓。  

只要有灵石,一切都可以解决。  

之前因为人手不够,咱们一直没能开发天斩山脉内的矿脉等物。  

又不敢放任其他家族开发,免得他们尾大不掉。  

现在倒好办了,咱们能以商会的名义,开发天斩山脉内的各个矿脉。  

这些产业开发出来,最终所有权还在咱们王家手中。  

商会招纳的修士,有表现好的,可以送到朝廷任职。  

不识相的,就直接踢出商会。”  

一听这话,众人眼睛都直放光。  

天斩山脉内的产业极多,家族人手不足,只能看着不能开发。  

现在竟然歪打正着,找到了解决之法。  

王守业笑道:“明康这主意不错,不愧是管了两百多年商贸的老手。  

不过,还是要跟道远商量一下。  

这个方法,是对燕国策略的巨大调整。  

万一道远有什么长远安排,咱们随意开发,可能会坏了他的计划。”  

王明辰点了点头:“两位兄长先去筹备创建商会的事,二十七叔,您再秘密传信过去,询问父皇的意见。  

即便要放开产业,也需要商会的架子搭起来,再招纳足够的人手。  

等开始动工,恐怕要数年时间,也不急在这一时。”  

王明智和王明康齐声称是,下去做准备。  

王道简拿出堂主令牌,向周鸾传信。  

两个多时辰后,周鸾拿出令牌看了一下。  

“这是家族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开始准备筹建万川商会的事。  

明康提出要以商会的名义,大肆招纳人手,开饭天斩山脉范围内的产业。  

这样不需要家族出多少人手,还能有效开发各处产业。”  

这手段有点像前世那个世界的承包制,对开发产业确实有极大的好处。  

王道远笑道:“这方法就是利用散修的力量,来做咱们王家的事。  

家族还真出了一个商业鬼才,以后要好好培养一下。  

不过,一般的产业可以开发,重要产业绝不能松口。  

天斩山脉是北渊主灵脉,灵石矿脉应该不在少数,阴阳紫玉这种矿脉,说不定都有不少。  

这些产业,必须捏在王家人手里,商会也不能轻易碰触。  

即便是一般的产业,最高负责人也必须是王家子弟,不能让任何人钻了空子。”  

闻言,周鸾立刻回信。  

王道简接到回信之后,笑道:“七哥同意了。”  

随后,将令牌交给王明辰查看。  

看过之后,王明辰略有所思:“父皇是担心万川商会以后会出问题,所以一直要求要把重要产业捏在手里。  

灵石矿等重要产业,是燕国和王家的命脉,若是交给商会,很可能会被底下人钻空子。  

咱们王家派去看管产业的人,也不可能人人都极为精明。  

被招纳进来的散修欺上瞒下,窃取权柄,也是很有可能的。  

依我看,这个限制还是要更紧一些。”  

王守业点了点头:“不仅那些重要矿产严禁开发,有灵泉水与河水浇灌的灵脉和林场,都要有些限制。。  

当年咱们王家最艰难的时候,就是靠玉龙泉水开发出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