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元婴天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元婴成型,散发着紫金色的光芒。  

这时候雷炎真人的实力,已经到了元婴初期。  

这时候谁敢动歪心思,那就是找死了。  

此时,天劫谷正上方凭空出现了一朵灰云。  

周围的灵气明显在向灰云之中汇聚,灰云也在不断扩大。  

很快,灰云的直径就达到十里。  

吸收灵气的速度越来越快,可灰云的面积没有再扩大。  

只是颜色在不断加深,从铅灰色,到铁色,最后漆黑如墨。  

一股强悍的威压降临,不过覆盖面积倒是不大,也就是雷炎真人五十里范围内。  

过了半刻钟的时间,劫云停止吸收灵气。  

雷炎真人此时元婴离体,身体不能活动,双目紧闭。  

倒是三寸元婴,一脸凝重之色。  

他小手一挥,一尊八角紫金塔出现。  

塔高一尺,分为九层。  

云鹤真人看到紫金塔,笑道:“雷炎师兄一脉的传世之宝紫金玲珑塔,已经万年没有动用过了。  

现在应该也掉落到四阶上品,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威力。”  

紫金玲珑塔是雷炎真人一脉的第一代祖师爷炼制的,距今已经有六万多年了。  

据说最早是七阶法器,后来没有足够品阶的灵力蕴养,品阶逐渐跌落。  

但七阶法器的底子还在,无论强度还是功能,都远超普通四阶上品法器。  

这宝塔的九层分别代表五行、三奇和无属性等九大属性的灵力,每一层的八个面上,都各有一个小门。  

宝塔内部还有小空间,可以封印妖兽、魔族等。  

这宝塔攻防兼备,祭出宝塔攻击敌人,凭借其强悍的镇压之力,足以让同阶修士动弹不得。  

防守之时就像此时元婴那样,宝塔浮在身旁,散发出道道光芒,护住自身。  

劫云之中很快降下了一个青色圆球,直径也就一尺左右。  

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王道远呆在五十里开外,都有一种大难临头之感。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不自觉地向后退。  

青色圆球很快就要落在雷炎真人元婴之上,紫金玲珑塔大放光芒,护住元婴。  

无声无息之间,青色圆球散作漫天青雾。  

并没有冲击波散开,但天劫谷两侧的山崖却在剧烈颤动,崖壁上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倒是师尊所在的石坛材质不错,竟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王道远心中震动,怪不得师尊说不能在秘境中渡元婴天劫,绿柳秘境还真不一定能扛住这么强的威力。  

而且,师尊还有小神通,五行劫之后,还有神通劫。  

毕竟神通对实力的增幅极大,世上没有白拿的东西,拿了好处自然要付出代价。  

金丹的小神通劫,以及元婴期的神通劫,都是要付出的代价。  

青雾慢慢变得稀薄,百息之后,青雾所剩无几。  

此时王道远才看到,师尊的元婴毫发无损,正在操控紫金玲珑塔,收取这些青雾。  

紫金塔上,代表木属性的一层,八个小门齐开,正在吸收青雾。  

元婴也在不断地吸收这些青雾,融入自己体内。  

外界的青雾吸收完毕之后,元婴开始吸收紫金玲珑塔中的青雾。  

半刻钟之后,才停止吸收。  

云鹤镇人捋须笑道:“看来北渊修仙界灵气还是不够,这元婴天劫比记载中弱了许多。  

雷炎师兄凭借紫金玲珑塔,就能毫发无伤。  

这五行天劫,对雷炎师兄毫无威胁,师叔您说呢?”  

一旁的黑袍半步元婴修士只是冷哼一声,并没有说什么。  

没过多大会,一个直径一尺的赤色圆球再次落下来。  

与之前倒也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两侧山崖的崖壁上,裂缝更多更大了。  

五行雷劫并无强弱之分,能毫发无损地扛住第一道,只要准备充分,剩下的都不足为虑。  

雷炎真人的元婴依然是毫发无伤,还在慢慢地吸收赤雾。  

每隔一刻钟,就有一道雷劫落下。  

很快,五行雷劫全部落下。  

雷炎真人的元婴毫发无伤,只是紫金玲珑塔灵力消耗太多,变得暗淡无光。五行雷劫已过,也不需要紫金玲珑塔再扛什么天劫了。  

剩下的神通劫,只能靠自身的力量去硬扛。  

元婴收起紫金玲珑塔,眉心的火焰标记大放光芒。  

一个火苗飞出,停留在元婴面前。  

上空的劫云剧烈翻滚,一团仅有三寸高的紫色火焰从劫云中落下。  

火焰平静地燃烧,虽然偶尔有雷光闪过,但看起来没有任何威胁。  

但众金丹修士脸色大变,虽然修为不足,但还是能感受到这火焰的威力。  

很快,火焰落入天劫谷,迅速变成一片火海。  

两侧饱经摧残的崖壁再也支撑不住,一块块巨石崩落。  

巨石落入火海之中,瞬间变成岩浆。  

此时,雷炎真人的元婴周身被一层紫雷神炎包裹。  

僵持了半盏茶的功夫,护住元婴的一层紫雷神炎被攻破。  

火焰直接开始灼烧元婴,不过雷炎真人也没有放弃,将大量灵力融入紫雷神炎中。  

他没有继续防守,而是让紫雷神炎扩散开,与天劫紫火混在一起,抽取其中的灵力。  

几十息后,两种火焰就完全融为一体。  

其他人根本分辨不出来两者的区别,只能看着满山谷的紫火。。  

半刻钟后,火势慢慢减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