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垄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古望宗听到王道远说可以一起做生意,来了兴趣,连忙问道:“还请经略使明言,如何一起赚灵石?”  

王道远答道:“单看清璃坊市,就知道你们不会做生意。  

左坊和右坊加起来一年的生意,都比不上老坊一天。  

我想其他坊市的店铺,生意应该也差不多吧。  

宗门的收入,应该就是靠收税,以及各处产业出产的灵物自产自销。  

产出的各类资源自身消耗不完,却又无处可卖。  

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三大宗门都是一个德行,打垮赵氏之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骄横跋扈,强买强卖,甚至直接将生意好的店铺抢走。  

现在把信誉给败光了,没人愿意跟他们做生意。  

他说得都是实情,古望宗无从反驳,只得无奈地点点头。  

王道远笑道:“你们可以把大批资源卖给附属势力,让附属势力卖出去。  

比如,宗门可以把资源卖给我,我转手再卖给绿柳洲。  

这样宗门能把资源能卖出去,我也能过手赚点灵石。  

大家都有的赚,生意才能长久。  

这话我也就跟你说,咱们也算是老交情了。  

要是姓罗的那爷几个,老子才懒得搭理他们。”  

这最后一句话,是在试探古望宗,看看本土系四家是不是同气连枝。  

古望宗在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双眼明显露出精光。  

王道远心里有数了,古望宗八成是和罗家面和心不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幽冥宗这种邪道宗门,内部绝对不可能是一团和气。  

王家现在是一方之主,想要发展壮大,最好是慢慢削弱幽冥宗,给自家发展腾出空间。  

这个过程只能循序渐进,不能太过剧烈。  

不然,幽冥宗迅速倒下,王家没有成长起来。  

到时候,王家就面对万灵宗和残阳宫的打压,日子比现在更难过。  

要慢慢削弱幽冥宗,挑动其内部矛盾是最好的办法。  

幽冥宗另外五个太上长老,有两个是罗家人,古家只有一位太上长老。  

再加上罗鸿冥和古望宗,两家的金丹修士是三对二,未来还有一个罗鸿冥可能结丹。  

到时候,古望宗就更不是对手了。  

要想让他们斗得欢,就得扶持一下弱者。  

比如,这次和古望宗做成这个生意,帮幽冥宗增加一大财源。  

古望宗立下大功,威望必定会大大提高。  

到时候冥家和钟家的太上长老,也可能会支持古望宗。  

这样双方的实力也就相差无几了,王家才好坐山观虎斗。  

古望宗听了王道远的话,沉思良久,才答道:“经略使这个提议倒是可以试试,只是这你们的收购价该怎么算?”  

王道远答道:“自然是按市价来。”  

古望宗笑道:“经略使这就有点不厚道了,据我所知,你出售给绿柳洲的物资,价格可是比市价高五成。”  

王道远冷笑道:“你们的消息倒是挺灵通,可我能拿这么高的价,是因为我有这个本事。  

你要是有本事用这个价把东西卖出去,我也没意见。”  

古望宗无从反驳,愣了许久,才说道:“多少再提高一点,我受宗主和各位太上长老之命,若是就这么回去了,也不好交差。”  

王道远答道:“看在咱们的交情上,我可以再提一成,最高也只有这么多。”  

古望宗咬咬牙,道:“你下辖的四个坊市中,宗门的店铺不少。  

我来的时候,宗主和各位太上长老也说了,可以把这些店铺交给你,换取一些分成。  

百灵山坊市、清璃坊市和金雁城的所有宗门店铺,可以全部交给你。  

归雁坊市那边,宗门有两百多个直属店铺,可以交给你一半。  

只是资源的收购价格,得比市价高三成。”  

这些店铺对王道远来说,用处不是很大。  

一个势力在同一个坊市,有几家店铺就行了,太多了也没什么意义。  

神兵阁在任何坊市,最多也就一个店铺,也没见生意不好。  

这些店铺交到他手里,也只是用来招揽散修或者奖励有功的下属。  

其他的也就是增加一些税收,毕竟这些店铺在幽冥宗手里时,他是没法收税的。  

王道远摇了摇头:“这些店铺本来也没多少生意,价值不大。  

我可以收下这些店铺,但价格只能再提一成,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收购。  

你若是愿意,咱们就做这个生意,若是不愿意,那就一拍两散。”  

古望宗沉思一番,才答道:“我没意见,只是需要去回报宗主和各位太上长老。  

最后是否能成,还要看宗主和诸位太上长老的意思。”  

说罢,驾云离开归雁坊市。  

送走古望宗以后,王道远让五叔公将秦秉德带进来。  

秦秉德一脸惊恐之色,以为大难临头。  

乱石峰孔家,距离秦家的厚土峰可不远。  

孔家是怎么被灭的,他看得清清楚楚。  

王道远传令,让各家族的家主,来经略使府议事。  

孔家和回风谷三家的事,才过去一年多,其他家族可不敢违抗王道远的命令。  

不到半天时间,所有家族的家主就都到齐了。  

王道远开口道:“幽冥宗副宗主古望宗,刚离开不久。  

这次他来,就是兴师问罪的。  

秦家跟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