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论中人的资质(1/2)
四目圆睁,相互打量多时,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头。
万安平抢先开口:“这位就是刘道友了?”
刘小楼点头招呼:“万道友好。”
万安平摇着折扇问:“刘道友听说过我么?”
刘小楼摇头:“没听说过。”
万安平呼吸一滞,旋即又摇着折扇笑道:“都是中人,万某原以为,刘道友对在下略有所知,没想到,呵呵”
刘小楼问:“你也是中人?”
万安平笑道:“正是。万某生平最好管闲事,哪里不平,万某就去哪里,万某去了哪里,哪里就太平了,所以人送道号安平先生,久而久之,本名反而没人知晓了,于是在下便干脆以安平为名,说起来,也是道友们的一片抬爱和愿景。”
刘小楼恍然:“这么说,万道友是来跟刘某抢饭碗来了?”
万安平怔了怔,道:“刘道友,这是说哪里话?”
刘小楼奇道:“难道不是吗?”
万安平解释:“万某刚才说了,哪里不平,万某便出现在哪里,万某是为平天下不平之事而往,非是为了拿人好处,这一点,还请道友知晓。”
刘小楼追着确认:“所以,万道友来此平事,不拿好处?”
万安平点头:“要说多少回,万某不为拿好处而来。”
刘小楼不依不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万道友可别想着蒙混过关,今番可要说清楚,是不拿,还是不为拿?咱可是要对天起誓的,别为了一点好处闹出心障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万安平反诘道:“刘道友敢对天发誓么?”
刘小楼坦然起誓:“刘某对天起誓,此番从中调解两派纷争,是一定要拿好处的,不拿是不可能的,拿少了也是不答应的!”
万安平顿时憋出一口老血,脸色数变,略带愤闷:“刘道友你…”
刘小楼奇道:“万道友,我年少时便总听老师说,我们修行和做人是一样的,讲究的就是个坦坦荡荡,万道友到底拿不拿好处,就这点事情遮遮掩掩、弯弯绕绕,有什么不可为人知的么?”
万安平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若是朋友们抬爱,以为万某处事公道,为双方减少了损失,给一些好处,万某也不会驳了双方道友的好意…”
刘小楼道:“那就还是会要好处咯,好处就那么些,你多拿一些,我就少拿一些,所以刘某说你是过来抢饭碗的,有什么问题吗?你还不承认?”
又转头问韩高:“我说的你能理解么?”
韩高挑大拇指:“先生说理浅白,上至七十老孺,下至三岁幼童,皆可理会得。”
刘小楼又转头问万安平:“你能理解么?”
万安平终于绷不住了:“刘小楼,万某听说过你们湘西乌龙山那点勾当,原想着你扬名立万了,已然改邪归正了,没想到还是匪气不改,那我也用匪话跟你明说,这中间的好处,你不能独吞了,须得有我一份!”
刘小楼立刻跳了起来:“韩高!韩高!你听见了,果然是来分一杯羹的,而且他居心叵测,专门打听过我的底细…万安平啊万安平,很好,那我现在问你,你想分一杯羹,凭什么?”
万安平没好气道:“既然和你说到这份上,那都干脆说开了吧——凭什么?就凭万某的仙脉、资历,还有修为!所以化解两派争斗这件事,万某不是分一杯羹,是要牵头!分一杯羹的是你!”
刘小楼好奇道:“仙脉?资历和修为?来,说说。”
万安平冷笑:“呵呵,听好了,若是记不住,可以写下来。怎么?身为中人,你这里连笔墨纸砚都没有准备?如何沟通?如何作保?又如何具结?”
刘小楼皱眉:“搞那么复杂么?”
万安平指了指崖下:“料来你是没有准备的了,说明你之前也没做过中人,也罢,今日便教你个乖!看见崖下那些人没有?”
刘小楼和韩高、方不碍都伸长脖子往崖下探去,果然见到下面一字排开五个冠服之人。
“诸位道友,请登崖!”
随着万安平一声呼喝,崖下五人飘然而上,人人器宇轩昂,负手而立,卖相极佳!
万安平冷笑着挨个介绍:
“方书恒方道友,筑基中期,其大伯为西玄龙图阁直学士,家传渊源,最擅状词!便请方道友执笔,将咱们的本事都写给他看,省得他记不住!”
“淳于导淳于道友,筑基中期,外姑父为王屋山金丹长老,能言善辩,最能以理服人!”
“东郭灿东郭道友,筑基初期,燕北大世家东郭家子弟,游走天下,交往无数,北人竞相为友!”
“米莲修米道友,筑基初期,雪斋米氏子弟,酒量豪横,从来不醉!”
“司马元山司马道友,筑基初期,高平大世家司马家子弟,通识天下人物,辨识宝物真假,天下大大有名!”
“刘道友,这便是我万安平的仙脉!再说资历,万某在这方圆千里之内,为各宗各家调解过无数纷争,远的且不说,只说这三年的,便有无垢山小桃林之争、大宁河龙溪桥之争、灵巫洞金沙坑之争、瀛湖古洞府之争!刘道友,你调解过哪一场纷争?还请写下来,大家比一比!”
“再说修为,他们五位的修为,我就不说第二次了,只说万某自己,十年前便入筑基后期,刘道友又如何呢?”
“刘道友问万某,凭什么?万某的答案便是如此,方老弟,
万安平抢先开口:“这位就是刘道友了?”
刘小楼点头招呼:“万道友好。”
万安平摇着折扇问:“刘道友听说过我么?”
刘小楼摇头:“没听说过。”
万安平呼吸一滞,旋即又摇着折扇笑道:“都是中人,万某原以为,刘道友对在下略有所知,没想到,呵呵”
刘小楼问:“你也是中人?”
万安平笑道:“正是。万某生平最好管闲事,哪里不平,万某就去哪里,万某去了哪里,哪里就太平了,所以人送道号安平先生,久而久之,本名反而没人知晓了,于是在下便干脆以安平为名,说起来,也是道友们的一片抬爱和愿景。”
刘小楼恍然:“这么说,万道友是来跟刘某抢饭碗来了?”
万安平怔了怔,道:“刘道友,这是说哪里话?”
刘小楼奇道:“难道不是吗?”
万安平解释:“万某刚才说了,哪里不平,万某便出现在哪里,万某是为平天下不平之事而往,非是为了拿人好处,这一点,还请道友知晓。”
刘小楼追着确认:“所以,万道友来此平事,不拿好处?”
万安平点头:“要说多少回,万某不为拿好处而来。”
刘小楼不依不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万道友可别想着蒙混过关,今番可要说清楚,是不拿,还是不为拿?咱可是要对天起誓的,别为了一点好处闹出心障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万安平反诘道:“刘道友敢对天发誓么?”
刘小楼坦然起誓:“刘某对天起誓,此番从中调解两派纷争,是一定要拿好处的,不拿是不可能的,拿少了也是不答应的!”
万安平顿时憋出一口老血,脸色数变,略带愤闷:“刘道友你…”
刘小楼奇道:“万道友,我年少时便总听老师说,我们修行和做人是一样的,讲究的就是个坦坦荡荡,万道友到底拿不拿好处,就这点事情遮遮掩掩、弯弯绕绕,有什么不可为人知的么?”
万安平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若是朋友们抬爱,以为万某处事公道,为双方减少了损失,给一些好处,万某也不会驳了双方道友的好意…”
刘小楼道:“那就还是会要好处咯,好处就那么些,你多拿一些,我就少拿一些,所以刘某说你是过来抢饭碗的,有什么问题吗?你还不承认?”
又转头问韩高:“我说的你能理解么?”
韩高挑大拇指:“先生说理浅白,上至七十老孺,下至三岁幼童,皆可理会得。”
刘小楼又转头问万安平:“你能理解么?”
万安平终于绷不住了:“刘小楼,万某听说过你们湘西乌龙山那点勾当,原想着你扬名立万了,已然改邪归正了,没想到还是匪气不改,那我也用匪话跟你明说,这中间的好处,你不能独吞了,须得有我一份!”
刘小楼立刻跳了起来:“韩高!韩高!你听见了,果然是来分一杯羹的,而且他居心叵测,专门打听过我的底细…万安平啊万安平,很好,那我现在问你,你想分一杯羹,凭什么?”
万安平没好气道:“既然和你说到这份上,那都干脆说开了吧——凭什么?就凭万某的仙脉、资历,还有修为!所以化解两派争斗这件事,万某不是分一杯羹,是要牵头!分一杯羹的是你!”
刘小楼好奇道:“仙脉?资历和修为?来,说说。”
万安平冷笑:“呵呵,听好了,若是记不住,可以写下来。怎么?身为中人,你这里连笔墨纸砚都没有准备?如何沟通?如何作保?又如何具结?”
刘小楼皱眉:“搞那么复杂么?”
万安平指了指崖下:“料来你是没有准备的了,说明你之前也没做过中人,也罢,今日便教你个乖!看见崖下那些人没有?”
刘小楼和韩高、方不碍都伸长脖子往崖下探去,果然见到下面一字排开五个冠服之人。
“诸位道友,请登崖!”
随着万安平一声呼喝,崖下五人飘然而上,人人器宇轩昂,负手而立,卖相极佳!
万安平冷笑着挨个介绍:
“方书恒方道友,筑基中期,其大伯为西玄龙图阁直学士,家传渊源,最擅状词!便请方道友执笔,将咱们的本事都写给他看,省得他记不住!”
“淳于导淳于道友,筑基中期,外姑父为王屋山金丹长老,能言善辩,最能以理服人!”
“东郭灿东郭道友,筑基初期,燕北大世家东郭家子弟,游走天下,交往无数,北人竞相为友!”
“米莲修米道友,筑基初期,雪斋米氏子弟,酒量豪横,从来不醉!”
“司马元山司马道友,筑基初期,高平大世家司马家子弟,通识天下人物,辨识宝物真假,天下大大有名!”
“刘道友,这便是我万安平的仙脉!再说资历,万某在这方圆千里之内,为各宗各家调解过无数纷争,远的且不说,只说这三年的,便有无垢山小桃林之争、大宁河龙溪桥之争、灵巫洞金沙坑之争、瀛湖古洞府之争!刘道友,你调解过哪一场纷争?还请写下来,大家比一比!”
“再说修为,他们五位的修为,我就不说第二次了,只说万某自己,十年前便入筑基后期,刘道友又如何呢?”
“刘道友问万某,凭什么?万某的答案便是如此,方老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