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洞天散仙、丹血道身(2/3)
其二,如若在寿命大限之前,仍是难以达到“日月交辉”,或是无法得到洞天回应,那便视为断路。
既是断路,那便只有晋升枢神将。仍可前往福地,在指定的灵山,结盟效力。从此享受灵山气运,位同副将。但却终生难以寸进,直至寿终皆休。
这两条路,无论是福地种心、还是枢神将,全都不是陈浮生想要的路。
按照瑶芝芝此前的说法,以及询问过河童,陈浮生心里早已经知道,早已经了解,并有了决断!
还有一条神将之路——
以自身为根基,再创灵山!不受任何福地所限!
大道在前。
以我为途。
这是陈浮生的抉择,亦是奋斗的目标。
当然,一切一切的前提,仍然还是要达到“日月交辉”,此乃正途。达到这个结果,再谈自创灵山,否则一切皆空。
陈浮生满怀信心。
他继续凝视自己的“灵山雏形”,可见灵山峰顶之上,共有二十五道耀眼的冲天毫光。灵山底座,则是盘龙虚形的龙骸之影。
这就是他的底蕴,以此诞生日月交辉的强大底蕴!
“也不知我这二十五倍的灵窑底蕴,能够多久时间,诞生日月交辉的异相”
陈浮生默默沉思。
其实修行界的传闻里,二十倍灵光之瓣达成灵官者,也只是传说般寥寥无几像他这样远超二十五倍的,似乎没有先例可言平复心绪之后,陈浮生感受着体内汹涌澎湃的法力,立刻毫不犹豫,念动即至,涌向眉心之处。
此刻,那个从洞天星河里带出的“东西”,仍像死物一样,沾在眉心,并无任何动静。
如今他的法力之强盛,莫说是远超灵官,即便枢神将,也是要瞠乎其后。意念一动,眉心之物便被层层包裹,束缚般悬浮于眼前。
陈浮生手腕转动剑刃,凝视自己的异色双瞳。感到蚀痛后,当即抬眼观察这个被法力束缚的“东西”。
在他的感应里,在法力的禁锢中,这个受束缚的“东西”,确实是存在着。
但此刻看去,却并无形状存在,而是一团氤氲。
宛若一缕飘雾,虚虚沉浮。
刹那!
或许是感受到陈浮生的凝视,或许是因异瞳的窥秘而触发,这一缕飘雾,徐徐蜿蜒地铺展开来。
陈浮生顿时提高万分警惕。
但并无任何危险发生。
飘雾铺展为一个虚虚光影,其中,盘坐着一个极其模糊的身影,缓缓发出陈浮生可听到的微妙声音:
“吾乃洞天星河一介散仙,名曰杜松子”
“若有缘之人得获这一缕神念,那便是尔等之机缘若观之有悟,亦算是吾之心得有所传授,可堪欣慰也”
陈浮生顿时从警惕万分,变得惊讶不已。
洞天星河的散仙?
一缕神念?
并非什么符箓、并非什么神通绝艺,而是一段话语?
就在陈浮生惊讶犹疑的眼前。
虚虚光影中,这个自称杜松子的洞天散仙,继续以微妙的声音,飘飘缈缈的说道:
“世间修行者,自混沌以来,千秋万古岁月,多如过江之鲫,滔滔不绝亦是万川争流,前程首要目标,便是圆满神将之境”
“吾在千年之前,灵官断路,惶惶不已乃至寿命大限将至,仍是追索求路,如何攀上圆满神将之位”
“所谓天道酬勤,吾遍访灵山,求问同道,阅览古篇,终是醍醐灌顶,悟出通神丹道,自此再铸真身,断路再续,一举圆满神将达成”
陈浮生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是掀起惊涛骇浪。
若此人所言是真,那么这个杜松子,竟是以断路灵官的境界,悟出新法门,从而又再攀登上了圆满神将之境!
这简单是不可思议,世间全无的奇迹!
陈浮生压抑着心中疑惑惊奇,聚精会神地聆听。
时间缓缓流逝这个杜松子,似乎有些话痨,将自身的经历,说得详细无比,洋洋洒洒。但却体现出他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认真品格。
直至说完,这一缕神念化为虚无溃散,不复存在。
陈浮生心中波潮起伏,久久难以平息。
原来,这个杜松子是人间界的一名道门修行者,天赋并不算佳。千多年前,达成灵官境界,便再无寸进。
但他有大毅力,坚持不入枢神将,苦苦追寻攀登圆满神将之路。
在近两百年的求索问道时间里,寿命大限将至,杜松子终于悟出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与修行者的“身体”有关。
杜松子遍览群书、遍访道友,得出一个结论——
任何一位晋升圆满神将,并且继续攀登小乘尊者,再往上攀登陆地神仙,直至最终目标九境圣王这些成功者,尽皆有世间顶巅“炼体”之法!
杜松子认为,修行者的悟性、天赋、机遇等条件,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大多数人,皆是忽略了“本体”的锤炼。
只有坚不可摧的本命躯体,才能承受更高的境界。
为了验证自己的的结论,杜松子开始苦研炼丹之法。想要用丹道之术,重铸己身,再图焕发新生。
好在他别的天赋不行,在炼丹上,却有难得的悟性。并且早年奇遇,得了一件堪称半神器的药炉。
凭借两百多年的积累,以及神器药炉,杜松子无数次琢磨、熬炼,终究是天道酬勤,创出一门独有丹道。
他将之命名为:“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