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雀啄鸿炉(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晃动,逐渐浮现一个身影。  

正是罗鹫!  

他一经现身,便做好防御准备,阴恻恻地同样凝视着薛仙子,嘴角露出琢磨不透的轻蔑。  

“你怎么能追踪到我的隐秘藏身处??”  

薛仙子压抑着,宛若火山爆发前的宁静,森然瞪着罗鹫。  

“你身上的秘密,还有我不知道的么?”  

罗鹫没有放松警惕,但脸上的轻蔑却逾发显眼。  

“你我同属上古浊气化身,同宗同源。你到底是为何,要帮着夸夫族?背叛我?”  

薛仙子冰冷的询问,犹如笼罩黑暗里的阴寒鬼魅。  

“哈哈哈哈”  

罗鹫发出毫无表情的笑声,“同宗同源?薛仙子,你自己吞噬的噩孽,可不少吧?亲手残杀的同宗同源,比我见过的还多”  

薛仙子森然道:  

“些许不入流的小小下轮,地府遍地皆是。我吞噬后,实力大进,年轮晋升。将来庇护一方,只有造福同宗同源的道理!”  

罗鹫摇摇头:  

“营营苟苟之辈,只能在故土里横行,吾所不欲也”  

说着,抬眼盯着薛仙子,“我要取而代之!”  

“呵呵呵”  

薛仙子发出鄙夷的冷笑:“就凭你?我与你多说这几句,只是在杀你之前,多知道一些缘由。”  

“我支手可灭你,如同碾死一只蝼蚁!”  

她缓缓说着,左臂前伸,右臂挽回,耀眼夺目的烈阳光辉,又再徐徐汇聚,煞气腾腾。  

逐日神箭,一触即发!  

罗鹫居然毫无所动,嗤笑道:  

“你杀不了我。我若死了,你也会死!”  

薛仙子拉弓引箭的气势,骤然凝固。  

她似乎猜想到什么,扭曲五官上的表情逾发狰狞,甚至黑洞洞的眼瞳里,如同喷出黑暗的火焰。  

“你在我身上,留了什么??”  

罗鹫继续嘲弄地嗤笑,淡然道:  

“烛阴族,无蕊灯芯!”  

薛仙子蓄势待发的气机,骤然消褪。  

她不可置信地盯着罗鹫,周身上下的黑雾仿佛潮水一样,剧烈起伏。  

“你居然在我身上种了蛊!!”  

冥狱的上古巫裔夸夫族乃是猎家,烛阴族则是蛊门。  

由于猎家在追踪或狩猎时,会需要蛊术的支持,所以自古以来,猎家与蛊门,或者说夸夫族与烛阴族,世代交好。  

罗鹫能够帮助晁鸿炉刺杀薛仙子,那么得到烛阴族的传承灵蛊之一“无蕊灯芯”,也就顺理成章。  

“罗鹫,我待你不薄,甚至有了姻缘!”薛仙子压抑着剧烈狂暴,冷冷说道。  

“吾等上古浊气,可以因进化而残杀,但决不投靠巫裔,你居然忘了祖训?”  

罗鹫只是轻蔑的一笑:  

“祖训?都几万年了,还有何祖训?”  

“我认知不多,只想翻身做主!夸夫族许诺我可以转化,担任冥界行者的统领!你能给我什么?仅仅一段露水姻缘,你就想我永做裙下之臣?”  

薛仙子顿时一滞,森然道:  

“好,好,好!那你我之间,只能是不死不休!”  

罗鹫只是轻抬指尖。  

在他指尖上,一滴如萤火般的光芒跃动。又似灯芯,又似草尖上的晶亮露水,流转诡异的光华。  

“我说了,你杀不了我!”  

罗鹫面无表情的说道,“我会与你纠缠,直至晁鸿炉追到此处。但你若想活,也不是不能谈条件。”  

薛仙子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什么条件?”  

罗鹫露出心满意足地笑容:  

“让我吞噬你。逐日神箭归我、你的本源归我。那么这段露水姻缘可以存续!等我将来成就伟业,再赐你复生的机会,如何?”  

薛仙子还未出声。  

石屋外传来清朗的声音:  

“我不同意这一场姻缘!”  

一个俊秀的年青道人,青衫布鞋,提剑而来。  

一个凶狠丑陋的仆从背着卦幡,亦步亦随。  

“是你??”  

罗鹫的脸色极度惊诧,难以想像居然在这里撞见陈浮生。  

薛仙子则是处于愤怒狂暴的边缘,她处心积虑的藏身所在,居然接连被穿透,实在令她恨意难抑。  

“你们都不用走,都可以留下。”  

陈浮生淡然说道。  

话音未落。  

已有两枚六寸晶符,闪现石屋内。  

刹那!  

两个噩孽刚刚蓄满攻势,即将暴发,却突然凝固。  

“太乙天象”初代符箓,已经触发。  

晶符化为虚无。  

瞬息百道纵横交错的晶线,仿佛囚笼一样,笼罩了所有遁逃的方向。  

每一道晶线隐含风雷之音,有雨雾幻象,玄妙难言。  

“这??”  

薛仙子和罗鹫骇然大惊,但毕竟是见多识广,可以看出是极其高深的符箓之术。  

若是硬闯,生死难料,谁也不敢轻易露出破绽。  

如此双双迟疑,两个噩孽便失了先机,被围困其中。  

“你居然又有奇遇?当初我便应该灭了你!”  

罗鹫脸目阴沉,生恨自己没有提前动手。  

“今天相逢,亦是一样。”  

陈浮生淡然一笑,掌剑入手,冷静瞧着两个噩孽。  

转念霎那,焚天剑意萦动。  

“火霆劫三式”心随意动,剑刃上火焰印记微芒闪烁。  

“小小三境,也敢大放厥词?可笑!!”  

薛仙子再也难以忍受,接连受挫已经令她失去理智。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