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蓬莱玉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傍晚已去,寒夜将至。  

匆匆离开虹葭古道的陈浮生和姜泥,返回了朝春楼。  

谢绝了姜泥亲自下厨设宴的盛情邀请后,陈浮生和哮天犬,又再返回烟笼巷姜家老宅。  

薄雾蒸涌,凝霜遍地,家家户户如豆灯火飘零。  

五大夫槐树依旧是巍然不动,仿佛百多年亭盖矗立。无论风雨变迁或沧海桑田,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陈浮生离得不远,静静观望着雾缭霜缠的五大夫槐树。  

哮天犬看了半晌,不禁迟疑低语问:  

“主人,你觉得这几棵老树有古怪?”  

“你呢?有无什么异样感觉?”陈浮生回头笑道。  

哮天犬摇摇头:  

“我当年在蟠阳湖畔,见过比这大得多、老得多、古怪得多的各种奇花异树。这老槐虽然阴森,但不见得有多么出奇。”  

“确实是没有什么出奇......”  

陈浮生喃喃自语。  

他用剑刃映照过自己的异色双瞳,也并未发现有什么离奇之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陈浮生会放弃探寻。  

只不过如今重要的事不是关心五大夫槐,而是庙观的竞争。  

解决了败书盟约,又用机缘安抚了姜泥。陈浮生目前最大的动力,就是奋勇争先,开始竞争!  

“先回家,明天起,我们有得忙了。”  

陈浮生迈步向前,绕过五大夫槐树,向深巷内走去。  

哮天犬赶紧跟上。  

约莫盏茶时间后,终于踏进了姜家老宅的范围。  

依照惯例,陈浮生屈指问一个卦相,叩问前尘。  

须臾,得到一卦“坤剥顺动”。  

陈浮生止步,皱眉。  

哮天犬跟随的脚步也是一滞,疑惑地瞧着陈浮生。  

所得的卦相不是好卦,坤剥代表着地陷,喻义陷阱,又喻义小人得势,君子受困。只不过,顺动之意,又代表必须以力破局,以动制陷。  

“难道姜宅里有人?”  

陈浮生眺望破落荒芜的姜家老宅。  

此刻夜幕已至,浓雾匝绕,姜宅内漆黑无光,寂静无声。  

“走,小心谨慎,恐有陷阱。”  

陈浮生低语嘱咐,背幡提剑,一步步走向姜宅。  

哮天犬脸目上凶相尽显,昂着凸鼻,警惕地随行。  

喀嚓~~  

喀嚓~~  

踩着破院外的残渣,陈浮生和哮天犬,跨进院落。  

此时。  

恰巧高空上的弦月,散出幽幽光芒,洒落而下。  

姜宅那破损的堂屋门槛边,一个白衣人,缓缓转身。  

微弱幽暗的月色下。  

此人就像身上发光一样,白得宛若一块玉壁,洁净无瑕。  

他穿着裁剪得体的华贵玉白道袍,腰系玉带,犹如有无数晶莹剔透的光华,将他笼罩,衬托而出,气质丰神胜玉。  

此人年约二十,长眉凤目,容貌秀丽近似女子。梳着道髻,斜插一根白玉簪。双手负于身后,卓然凌立,浑身气势宛若出尘谪仙。  

陈浮生目光一凝,止住脚步。  

白袍年青道人,却并未多看陈浮生一眼。似乎只是观望长空幽月,神情漠然,万物不萦于怀。  

在他背后阴影里,缓缓走出一个身材佝偻的长须老道。  

老道穿着普通的朴素道袍,花白须髯拖长到腹间。容貌苍老古拙,脸上满是老人斑。似睁似闭的皱纹眼中,泛动着冷厉的寒光。  

“你就是姜伯通的弟子?姓甚么,报上名来。”  

老道向前几步,冷冷瞧着陈浮生,话音宛若金铁交鸣,刺耳但极有气势。  

哮天犬顿时勃然大怒,低吼:“你个遭瘟......”  

话未完全脱口,陈浮生已经提前拂袖,挡在哮天犬面前。  

哮天犬一口气滞住,只得强行忍下,凶光四射的眼神盯着老道,仍是愤愤不平。  

“晚辈陈浮生,姜伯通正是先师。”  

陈浮生平静施礼。  

那个老道却像没听到一样,目光熠熠,仿佛有一团火在瞳孔里泛动,森然盯着陈浮生背后的哮天犬。  

“一具腐朽丑陋的冥尸,哼哼,出言冒犯,此罪先记下。等我处置了眼前事,再拿你问罪。”  

陈浮生抱拳道:  

“老先生,你是什么来历?此屋是我的居所,你和这个小道友前来拜访,却喧宾夺主,是何道理?”  

老道横过目光,打量陈浮生一眼,不禁是怒极反笑:  

“好个牙尖嘴利的小狂徒!姜伯通窝囊一世,却教出你这样一个东西么?”  

陈浮生的脸色骤然寒冷:  

“老先生,你辱及先师,如此为老不尊!究竟是来寻衅还是讲道理?不如你说个章程,我与你讨教一下如何?”  

“哈哈哈哈......”  

老道更是气得发笑,笑声中脸色冷硬,已是动了真怒。  

“檀蟾!”  

至始至终卓然凌立,并无任何言语的白袍年青道人,微微开口,但仍是看也不看陈浮生。  

“老奴在!”  

老道檀蟾立刻回头,躬身行礼,变得毕恭毕敬。  

“姜伯通按辈分来说,应是我的外门师叔。虽说已被逐出蓬莱,但毕竟是道门传承,暂留一丝香火情。”  

“陈浮生是他的弟子,名义上仍属道门。”  

“你且告诉陈浮生,我今夜来,是何事,无须多言。”  

白袍年青道人淡淡说完,仍是负手远望长空幽月。  

“老奴谨遵法旨!”  

檀蟾恭敬施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