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浮屠密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浮生小心翼翼地拨开污泥。  

将这个青铜色泽的物品取出,感觉入手冰凉彻骨。  

他仔细凝视。  

确实是一个带着钥匙的铜锁。  

锁并不大,约莫核桃大小,圆砣砣一块。表面满是铜绿侵蚀,斑驳中透着模糊图案。只是天长日久,辨识不清。  

一枝几乎筷子长的钥匙,从铜锁中穿而过。  

铜锁上部一个孔窿,呈现黑色。下部一个孔窿,呈现苍白色。长长的钥匙穿过孔窿,插了个对穿。  

陈浮生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锁和钥匙。  

他也不多想,直接抬起剑刃,眼睛对准刃面凝视。  

然后清楚见到自己的异色双瞳。  

须臾,眼睑微有蚀痛。陈浮生抬起眼来,再次窥探手中的青铜锁匙。  

惊鸿一瞥。  

旋即,一点微光迸出,落入陈浮生眼内,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  

陈浮生得到一段明悟,瞬间获知此物的底细。  

此物名为“子母浮屠密枷”。  

相传冥狱有十八层幽冥地府,每层幽冥地府内,皆有“浮屠塔”,镇压着古往今来,整个世间堕入地府的噩孽。  

浮屠塔,又分有无数密牢。而每个密牢,皆是这种“子母浮屠密枷”封锁门户,各有奇妙。  

陈浮生手中的这件“子母浮屠密枷”,可以拆分,分为母锁与子匙。  

母锁,以法力驱之,可拘灵、拘鬼、拘气运,将其封锁其中,丝毫无漏。甚至若有独特法门,可在锁内炼出“冥卒”。  

只是炼造“冥卒”之法,已经失传,世间难见。  

子匙,单独用之,以法力驱使,可以撬动绝大多数门户。更妙的是,若有独特法门,持此子匙在黑夜,可以隐身。  

“子母浮屠密枷”拆分,各有妙用。  

但若是合拢一体,便能探察冥狱入口。只是冥狱难寻,入口有千难万险,无人敢去。  

陈浮生细细琢磨着得到的信息,不禁嘴角牵起一丝笑意。  

虽说是为了朱晏的承诺,来此求取机缘。  

但此刻得到的机缘之物,却可以拆分。而且很明显,子匙十分契合朱晏的修行,毕竟她走的是盗门的传承。  

如若是此前,母锁对于陈浮生来说,可有可无。  

但是现在却不同,陈浮生正好需要禁锢之物,来搜捕蓝公子所说的雄雌妖鬼,将其镇压。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其实也算是我的一份机缘......”  

陈浮生默默点头。  

他立刻抽出母锁上的子匙,将其拆分。  

然后又将挖开的坑复原,踩得平整。  

回到朱晏身边后,朱晏已经悠悠醒转,按着眉头在发呆。  

“此物名为‘浮屠子匙’,以法力驱动,可以随意撬动门户,出入其中。然后持此子匙,黑夜可加深你的隐身术。”  

陈浮生笑吟吟地将子匙,递给朱晏。  

朱晏恍惚片刻,顿时便是惊喜万分。接过子匙,左看右看,喃喃道:  

“我修行的那片区域,有许多兽穴,常年封闭,正烦恼如何打开。此物真乃天赐良机!我持之修行,绝对是契合无比!”  

她想到此处,更是喜不自胜,立刻俯首大礼:  

“陈道长,机缘再造之恩,今生今世,朱晏不敢忘却!”  

“快起来,快快请起!”  

陈浮生顿时有些惭愧,赶紧扶起朱晏。  

朱晏对之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心中念念只想返回贞胧山下。当即便站起身,喜悦道:  

“陈道长,机缘既已到手,我们回去吧。这破庙阴森沉抑,我在此地,着实是待着难受!”  

“也好,我也正想赶回宝骑镇,办一些琐碎事。”  

陈浮生点头赞同。  

二人立刻出了破庙,黑夜兼程,匆忙返回山顶下。  

......  

......  

与朱晏告辞之后,陈浮生马不停蹄,赶回姜家老宅。  

自从拜祭了老道士的遗魂,又安顿了姜宅坟墓。宅院周围阴森凄凉的气氛,似乎是淡了许多。  

虽然仍是荒草丛生,到处破败,但已经不再显得可怖。  

只要再雇些工役前来清扫整理一番,也算是可以常住。  

其实陈浮生也有在此常住的想法,但如今手头有事,暂时就先放着,事后再说。  

回到姜宅,迈进破落荒芜院内,陈浮生来到后院。  

他并未歇息,而是取出铁铲,开始挖掘。  

那个被枭首的狗头豹身妖人,还埋在地下。正好挖出来,用“五行照冥镜”化为冥骸,问问到底是何来路。  

挖掘很是顺利,毕竟埋得也不深。  

很快,陈浮生放下铁铲,打量着泥坑底呈现出的狗妖遗尸。  

狰狞丑陋的狗头,血污的豹纹躯体,尖锐爪牙......  

陈浮生盘膝坐下,取出“五行照冥镜”。  

灌注法力,意念渡入镜内,心中默念:  

“五行照冥,相克相生,轮回有序......”  

刹那!  

一股玄妙难明的诡异感应,传导而来。  

黄铜镜子微微颤动,犹如蝉翼微振,朦胧镜面上顿起无数涟漪。  

陈浮生摒息凝神,握镜的手腕一翻。  

荡起涟漪的镜面,对着狗妖的遗尸,快速照去。  

须臾。  

镜面上乍起黄濛濛的光亮掠过。  

犹如一汪黄泉河水,自天外而来,淌过遗尸而去。  

旋即,狗妖遗尸上浮现一层火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