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樗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樗(chū)蒲是汉以来非常流行的一种博戏方式。  

樗,臭椿树。因最初的投子(骰子)是用此木料制成的,故得名。  

汉代就有了,但规则比较复杂,到了魏晋时代,有所简化,玩得人更多。  

一、赌具①马:一般用棋子代替。  

②枰:棋盘状的木板。  

③筹:木条、竹条,用来拨棋子。  

④投子:就是骰子,骰子呈椭球状,共五枚。  

其中三枚都一样,一面黑、一面白。  

另外两枚在黑面刻上牛的图案,被称为“犊”,白面刻上鸡的图案,被称为“雉”,于是共有黑、白、犊、稚四种花色,五枚一齐投掷,有多种排列组合。  

二、规则一般是四位玩家。  

每人持五马(五枚棋子,每个人的棋子颜色不同)。  

棋盘上有“马道”,每一马从起点开始走“马道”至终点。  

马道共有一百二十格,分为三段,每段四十格,每四十格中间有一关,走完这一百二十格,这匹马就算完成任务了,谁先走完五匹马就胜利。  

那么,怎么走呢?掷骰子。  

骰子规则:  

五枚骰子一起掷(也有放在竹筒里摇的),按照不同花色,有如下排列组合——  

组合1:黑黑黑犊犊(卢采),矢数16,可以在棋盘上走16格;  

组合2:黑黑黑雉雉(雉采),矢数14,可以在棋盘上走14格;  

组合3:白白白犊犊(犊采),矢数10,可以在棋盘上走10格;  

组合4:白白白雉雉(白采),矢数8,可以在棋盘上走8格;  

以上四种组合被称为“贵采”或“王采”。  

组合5:白白白雉犊(开采),矢数12,可以在棋盘上走12格;  

组合6:黑黑黑雉犊(塞采),矢数11,可以在棋盘上走11格;  

组合7:…  

不一一介绍各种组合了,这些被称为“杂采”或“贱采”。  

开局时,各位玩家的马放在起点,轮番掷骰子。  

掷到贵采才能走马,不是贵采不能动。  

走马道时,按照矢数在棋盘上走相应的格数。  

可以吃别的玩家的马,这叫“击马”,可以赢钱,被吃的马返回起点。  

自己的马可以叠起来一起走。  

每40格一关,临近关时,围观群众可以与玩家对赌,他的马会不会掉进关里。  

掉进去后,掷到贵采才能出来,不是贵采不能动。  

最后走完全部五马算赢。  

有点类似飞行棋,对吧?  

三、赌钱典故1、刘裕、刘毅历史上刘裕、刘毅等人在东府聚众赌博。  

这里额外说一句,后来有人觉得带上棋盘花费时间太长,干脆直接掷采比大小,下面说的这场很可能就是如此——  

后于东府聚樗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余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  

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  

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  

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  

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铁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以此见借!”  

操他大爷!我真不能相信这是史书,如此传神地描述了一场赌博。  

一群在史书上有传的人玩这个游戏,轮到刘毅时,掷出了“稚采”,也就是“黑黑黑雉雉”的组合,14点,贵采第二,只有“卢采”能稳压。  

于是刘毅大喜,注意,这里有细节描写——  

“褰衣绕床”、“叫谓同座”。  

也就是说,刘毅掷得14点后,提着衣袍,绕床庆贺,还挑衅同座,说今天你们要是掷不出卢采就完犊子了。  

刘裕面对挑衅,“恶之”,然后把五枚骰子抓在手里,搓揉许久,嘴里说:“大哥我来回应你。”  

操!这里又有细节描写,像电影镜头一样。  

“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  

刘裕要想掷出卢采,必须五子全黑,即“黑黑黑犊犊”。  

四枚骰子已经全黑,就最后一个在转。  

刘裕大喝一声:“卢!”  

“即成卢焉。”  

刘毅“面如铁色”。  

点评:这一段真的很有戏剧性,拍电影一样。  

2、日漫风格的赌神袁耽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桓温少时游于博徒,资产俱尽,尚有负进,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欲求济于耽,而耽在艰,试以告焉。  

耽略无难色,遂变服怀布帽,随温与债主戏。  

耽素有艺名,债者闻之而不相识,谓之曰:“卿当不办作袁彦道也。”  

遂就局,十万一掷,直上百万。  

耽投马绝叫,探布帽掷地,曰:“竟识袁彦道不?”  

简单来说,桓温年轻的时候喜欢赌钱,输光了所有家产,还欠了一屁股债。  

于是找袁耽帮他赢回来。  

袁耽正在服丧,居然脱了孝服,直接跟他去了赌场。  

债主看不起袁耽这个面生的年轻人,说除非你是袁彦道,不然今天别想赢我。  

于是开赌,十万一把。  

赌神袁耽赢了百万钱,将骰子扔掉,把孝帽砸在桓温债主脸上,说道:“现在认识袁彦道了吧?”  

点评:太他妈热血励志了!  

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