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家事与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阳节这天,大梁皇后庾文君终于忍不住了,借着出外登高游玩的机会,杀到了城西梁府。  

天子、皇后双双驾临,当然没人敢阻拦。  

「梁卿这果园整饰得好。」邵勋装模作样拿起一枚梨,洗净后啃了起来。  

「陛下再晚几天过来,可就没了。」梁芬笑道,随即有些感慨:「十亩薄田、几亩果园菜、数十株桑,都是臣闲时一点点开辟出来的。」  

说话之时,梁芬总是担忧地看向里边。  

邵勋看他那样子,也不说话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心事重重。  

邵勋只能没话找话,说道:「年前天下诸郡上计吏会入京,朕已令众官会于广成泽宿羽宫,今年正旦朝贺便放在彼处。届时还会有一些名土、豪商与会,朕要与他们清谈,共商国是。梁卿觉得如何?」  

「后汉之时,天子便常在广成苑戏水、讲武,可也。」梁芬说道:「彼处更是陛下的龙兴之地,自该回去看看。」  

宿羽宫规模不小,是邵勋当材官将军时督建的,后来普息帝司马炽赐给了皇姐司马祎。晋梁禅代,仍赐司马祎,足见新朝天子德行有加,对前朝皇室的孤儿寡母都如此照顾。  

司马祎年纪不小了,一年中大部分时候住在宿羽宫,偶尔有司马毗、司马黎、司马确(已升任襄城太守)等人过来看望。  

入冬之后,便去羊献容当年居住的广成宫住上几天,泡泡温汤,吃些冬日难得一见的果蔬。剩下的日子,与广成泽那一堆前朝的遗老遗少或踏青游玩,或登山赏秋,甚至干脆来洛阳住上月余,生活比较自在,故身体还算不错。  

邵勋也想去看看她。  

他现在是喜欢新鲜年轻的肉体,但对这些旧人,如果一点不闻不问,似乎也不太对。  

当然,开会是主要之事,其他都是次要的。  

「梁卿为何不治产业?」邵勋看了看这个可能还是捡来的宅院,问道。  

「浮沉大半生,只得一女、一孙,女不孝,孙体弱,治产业给何人?」梁芬语气淡淡地说道。  

「朕可以给你一点钱粮、奴婢。」邵勋说道。  

梁芬叹了口气,道:「臣无功,不敢受此赏。”  

邵勋正待再说些什么,却听一阵环佩叮当,庾文君已经走了过来。  

梁芬行了一礼,飘然远去。  

庾文君神神秘秘地说道:「夫君,你道我发现了什么?梁阿姐她怀孕产子了,刚生下没几天。」  

邵勋心下大震,面色却不动,看了庾文君一眼,问道:「此何人之子?」  

「据说是一西州士人,阿姐早年与其相善,后来被迫嫁给了豫章王。」庾文君说道:「此人胆子是真大,前朝皇后都敢染指。听闻数月前病殁了,恐是?  

说到最后,庾文君稍稍有些犹豫,终究没说出什么不好的话,只是看了邵勋一眼,道:「此子有些瘦弱,甚是可怜。’  

邵勋心下有些担忧,恨不得现在就去看他的孩儿,不过脚却站在原地没动,  

叹道:「八个月就产下,确实容易体弱。不如赐些滋补之物,如何?」  

庾文君看着邵勋,说道:「妾已交办此事。夫君你以前可不会管这些琐事的啊。」  

「梁卿理政勤苦,朕理应优恤其家人。」邵勋说完,一把搂住庾文君,道:  

「齐杖不衰期早过,朕想煞皇后了。」  

庾文君脸一红,又看着邵勋的眼睛,道:「以前都叫我文君的,你是不是就喜欢皇后?刘汉皇后、拓跋代可敦,还有前晋皇后——”  

「无稽之谈。」邵勋抱紧了庾文君,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独爱大梁皇后,爱了二十年了。」  

庾文君眼中狐疑之色渐淡,脸更红了。  

「符宝今年十九了,也该成婚了,一直拖下去不像样,夫君你可有人选?」庾文君挽着邵勋的手,行走在秋天的果园内,轻声说道。  

「今冬去宿羽宫,届时会有许多人过来,不乏年轻俊异。」邵勋说道:「让符宝自己挑,她看上谁就是谁。我的女儿,还不需要委屈自己。」  

「符宝不喜欢文弱的。」庾文君轻笑道:「她说最好心志刚毅、博览群书、  

弓马娴熟,还长得好看的。」  

「要求这么高?」邵勋倒吸一口冷气。  

「寻常人家就罢了,有汤沐邑的天子长女,这要求高吗?」庾文君掩嘴笑道。  

符宝没有食邑,因为她一直央求邵勋把平阳上林苑赏赐给她作为汤沐邑。  

但上林苑太大了,虽说多是山,可周回二百余里实在太大,邵勋不肯,最后决定降低「一点」:赐景福苑(许昌宫旧址)及附近草泽,周回二十余里。  

从经济角度来说,不如食邑,但这块地是少府名下的苑囿,有河池、竹园、  

农田、果园、菜、桑林、草场,甚至就连宅院、水确等都是现成的,完全自己做主,另给园户三百,也不错了。  

将来她若遣人去江南开辟荒山野岭建庄园,邵勋也会提供钱粮、人力的支持有这样的资本,再加上符宝容貌算是中上了,人财两得,仕途能坐火箭,要求高又如何?  

「妾这便让人把消息散出去。」见邵勋不反对,庾文君便道:「京中贵妇听闻,定要其父兄、丈夫快马传递,下个月全河南都知道了,冬月河北也会尽知。」  

「一帮长舌妇。」邵勋笑骂道。  

「还不是夫君威加海内,大梁光耀四方?」庾文君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