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样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针对刘路孤的追捕稳步进行着。  

刘闰中、王丰二人为主,并发动各个部落,总计五万余骑,对不足万人的刘路孤围追堵截,将其部一路压到了阴山西北。  

对刘虎的策反也在进行,无非是当初你远遁高阙塞外时,刘路孤反倒领余众投降拓跋郁律,反正就是揭他们之间的伤疤,翻旧账。  

大梁册封的五原郡公拓跋槐也接到了命令,自东向西夹击刘路孤、刘虎。  

他们派了万余骑,行动迟缓,暂时还未与刘氏兄弟接战。  

平城那边应该也动手了。  

王氏吹过几次枕头风了,说刘路孤拉拢了一些人,团结在拓跋什翼键身边,想办了他。  

邵勋之前有所顾虑,没答应,  

平定凉州之后,自觉能够承受负面影响了,恰好刘路孤给了他把柄,不办他办谁!  

可怜刘某人草原孤忠,铁血铮铮的好汉子,被一介妇人发了几次骚就整垮了。  

当然,邵贼也早想办刘路孤,既能享受王夫人的尽心服侍,还能灭掉他早就想办的刘路孤,一举两得了。  

六月最后一天,邵勋已抵达了陇山之上。  

秦州刺史温娇正组织丁壮于此修建关城。  

关名由邵勋亲赐,曰:「大震关」  

传闻汉武帝巡视至附近时,雷震惊马,故得名一一汉时便有旧关,已废。  

此关地处陇山重岗之中,当陇山东西交通之孔道,最宽广处才二百余步。  

关城一设,生生截断了自陇西入关中的主干道。  

如果定都长安的话,那么此关地位当与潼关(通河南)、武关(通荆州)、散关(通汉中)地位相同,为京师四面塞也。  

邵勋立伞盖于山上,伴驾臣子、后妃、军士环列左右,静静看着山下的关城修建工地,  

因为驿道被遮了一半,行走起来非常麻烦,  

一支自关中往西的商队车马甚至避让到了旁边的林谷之中,让一群衣衫槛楼的人率先通过。  

「看了这么久,数出来多少人头了么?」邵勋抓紧每一次机会培养儿子们,这会就在考较他们判别敌军人数的本领。  

「五千人。」梁奴想了想后,答道。  

「得有六千了。」虎头说道。  

梁奴皱了皱眉,有点不自信了。  

邵勋又看向老五春郎、老七斗牛。  

兄弟俩站在一起,这时候有些紧张,下意识齐声道:「六千人。」  

邵勋不置可否,再看向老八阿冠。  

阿冠今年才十一岁,若非他母亲羊献容是随驾嫔妃之一,他也不会过来。  

这个时候,他平复心情,道:「阿爷,大约有五千五百人。」  

邵勋有些惊讶,问道:「你数过?没有金鼓旗号,怎么判别人数?」  

「儿仔细数过。」阿冠说道。  

说完,低下了头,似乎因为父亲不信他而有点难过。  

邵勋起身摸了摸他的头,道:「你娘也是的,山间清冷,也不多准备些衣物。”  

羊献容正在不远处饮茶,闻言白了他一眼。  

邵勋心虚地避开了羊献容的眼神。  

昨日游览山川,他和羊献容聊起昔日之事,有些冲动,于是又自称「臣」,将大晋皇后的股间弄得一塌糊涂。  

事后很后悔,万一·———  

他不敢想象,他还想羊献容陪着他一直走下去呢。  

邵勋将御袍脱了下来,披在儿子身上。  

对这个孩子,他缺少关心,偏偏他娘亲也不怎么关心,于是就有点愧疚一一有愧疚,但不多。  

「黄正,你来告诉他们有多少人。」邵勋说道。  

「陛下,此为金城窦氏一部,计八千二百四十余人,方才已过五千七百。」黄正大声道。  

几个儿子听完,面色各异。  

邵勋却很开心,这一项基本都算合格了。  

梁奴算是最差的,但也在合格线上。  

「方才考了军事,今却要考民事。」邵勋说道:「少府请置苑囿,朕准了。这些氏羌去了淮上,该如何使用?虎头,这次你先来。」  

「阿爷你这么说,我就不客气啦。」虎头嘿嘿一笑,道:「先挑寿春左近的空地。没空地就把人赶走,换地。置武库、邸阁、军营,精壮者编为世兵。农忙时节不论,每月集中操练几天,令精壮识旗号、知进退、明军纪。如此,便可用来守城。”  

「赢弱者编为民户,每户年给粮一二斛,拨给世兵,让其吃饱,或可多操练些时日。如此数年,则淮南兵逾广、粮逾多,大事可成矣。”  

「为何挑寿春左近之地?」邵勋问道。  

「不易受贼人滋扰。」虎头答道。  

邵勋微微有些失望,但不死心,追问道:「没别的原因了?」  

虎头眨巴着眼睛,许久后才道:「没了。」  

「梁奴,你会怎么做?」邵勋问道。  

「阿爷,儿亦会挑寿春左近屯田。」梁奴说道:「原因有三。”  

「其一便是四兄所言,不易受贼人滋扰。合肥、寿春几近三百里,有大梁天兵在,晋人断难袭至寿春城下。”  

「其二,寿春东有渺水,南有芍陂,西有黎浆水,北有淮水,灌溉便利。昔年邓艾屯田,亩收三倍于西边,可获大利。”  

淮南的土地是十分肥沃的。  

开发程度很低,千万年积累下来的肥力全淤积在土壤中,有点处女地的意思。  

灌溉十分便利,几乎所有田地都可以成为上田一一一般而言,水浇地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