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来都来了,就别走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河会城西北来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总数不下万人,身后的山谷中,还跟着不少车辆、牛马羊等牲畜。  

前锋数百骑看到河会城后,远远停了下来。  

片刻之后,又有千余骑上前,领头一人名叫秃发推斤,长得膀大腰圆,满脸横肉,兜马转了一圈后,跃下马背。  

他先看了下河畔长势良好的牧草,又看了看城池附近今年新种下的粟米,沉默不语。  

老实说,他们之前放牧的湟水流域也不比这边差多少,但他就是觉得不行,  

挖空心思想往东边去。  

与他一般想法的人其实很多。  

哪怕西边有些牧场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牧草长势非常好,他们也想东迁。  

先去金城,再至广武,复至武威。  

这个过程或许要等机会,或许要花费数十年,但他们乐意。  

到了武威后,有的人就满足了,不再走了。  

有的人则仍不满足,想着继续往东走,前往关中的安定、略阳、南安、扶风等郡。  

当地其实也有部落,那些部落也想往东,比如当年姚弋仲就带着数万人东行,从南安一路跑到了扶风。  

而扶风的屠各匈奴呢?他们去了更东边的新平、北地。  

向东走是一股潮流,人人都想接触更先进的文明,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个过程从后汉年间就开始了,一个个部落放弃自家的牧地,不要了,东迁。然后他们遗弃的地盘被西边来的部落占据,过一阵子这个部落也走了,继续让给下一家。  

整个过程持续到现在,这便是北方胡人数量逐年递增的重要原因:他们不但自己繁衍人口,还有新鲜血液补充。  

秃发推斤也想东迁。  

他们现在在湟水两岸放牧,同时附庸了西平郡内的不少部落,实力颇为可观。  

秃发推斤的梦想就是占据氏羌窦氏的河会城,  

他曾经有过机会。在那会,窦涛被张轨扶持,当上了金城太守,然后不断蚕食游家的势力,渐渐在逆水河谷一带取得了优势。  

秃发推斤本以为窦涛过上好日子了,就看不上河会城了,会把这片让出来。  

可谁成想,窦涛占据逆水河谷,成为广武郡三县最大的豪族,同时把势力延伸至金城、榆中之后,依然不放弃河会城,而是大力经营,把核心部落放在这一块,  

且牧且耕,反复驱逐向此渗透的秃发鲜卑。  

想到这里,秃发推斤就不由得了一口,自言自语道:「窦涛这么贪,过上好日子就把门关死,活该有此下场。」  

说话间,西南边又来一支人马,人数同样十分庞大,充塞整个河谷,根本看不出有多少人。  

秃发推斤遣人一问,原来是气伏部的人过来了。  

这是一个大部落。  

秃发树机能叛乱前,乞伏部不如秃发部。  

秃发树机能之乱被平定后,乞伏部已经超越了他们。  

该部在陇西郡西部、晋兴郡一带放牧,分布较广,本身也比较松散,名义上接受枪罕护军辛晏的管理。  

此番攻伐武威张氏,乞伏部也接到了命令,只不过召集人手需要时间,于是晚了旬日才出发。  

秃发推斤看到这些人后,心下一紧。  

同为鲜卑,他能不知道乞伏氏的想法?晋兴郡是比较差的,汉人都没几个,  

乞伏部要么东进陇西,然后往天水方向挤,要么干脆北上金城,向武威方向靠。  

说白了,他俩是竞争对手。  

今窦涛已死,部众四散而逃,河会城交给谁是个问题。  

秃发推斤冷哼一声,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他要去面见大普朝的官员了,没功夫搭理乞伏部的人。  

四月十五,温娇抵达河会城后的第二天,金正就来了。  

南路统帅一来,按理说温娇就该回去了,但他还不能走,得忍着牙痛继续干着。  

金正负责军事仗,他负责政治仗,如此而已。  

不过,有时候他也会为金正提供一点建议。  

「清塞城守军本在观望,辛宣一败,此千人遂附董广。」温娇指着案几上的地图,说道:「辛晏率部北上,又败,死伤千余人。以此观之,凉州岭南、岭北之兵战力不一,武威兵或强一些,罕兵要弱上三分。”  

金正听完,笑一声,道:「使君不懂打仗,休要乱说。两支部伍,今天我赢你,明天你赢我,本就寻常。甲赢了乙,乙赢了丙,就觉得甲比丙强,我看要吃大亏。士气、体力、地形乃至疫病、天气,都可能左右胜负。强兵一定就能打赢弱兵的话,那天底下还用打仗么?比一比会操不就是了?」  

被金正这么毫不留情地数落,温娇一点不生气,只笑道:「我非起于行伍,  

你说了算。」  

世上有两种统帅。  

一种是温娇这种,自小学兼文武,经书、兵书都读,一旦当统师,不会从底层做起,而是直接空降,然后依靠拉拢的人才甚至家兵家将控制部队,指挥作战。  

另外一种就是从小兵做起,所谓「起于行伍」是也,一步步爬到顶峰,金正、王雀儿、侯飞虎、李重、张硕等辈皆是如此。  

两种统帅不一定谁强谁弱,主要还是看人。但有一点,前者肯定不如后者熟悉军队,金正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温娇还是很欣赏金正的,虽然这厮老他。  

金正身上锐气十足,性格狂傲不羁,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一个不好就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