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要脸不要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衍离京之前,入宫觐见了一下天子。  

司马端正在练字,皇后则在磨墨,二人琴瑟和鸣,闲适安逸得很。  

见到王衍时,司马端放下了笔。  

「陛下。」王衍作了一揖。  

「太尉且坐。」司马端和蔼道。  

王衍笑眯咪地坐了下来,道:「陛下怡情养性,真是有福之人。”  

司马端苦笑一声,道:「舍此还能为何?朕德行浅薄,又不通军国之务,只能写字作画了。」  

「陛下之言是哉。」王衍说道:「梁王扶危济困,亿兆归心,已是一一’  

「真是屈为人臣了!」皇后秦氏忍不住说道。  

司马端脸色一白。  

王衍云淡风轻,拱了拱手,道:「天祸晋国,非人力能挽回。梁王生于民家,然自幼骨法非常,体魄雄壮,此非天也?」  

「太尉无需多言。」司马端道:「朕也不想德不配位下去,趁早交办完毕,朕倒落得轻松。」  

「如此甚好。」王衍笑道:「本月望日朝会,还请陛下升御座。」  

天子没有回答,但也没有拒绝,显然是默认了,  

如今这个情况,他大部分时候懒得上朝了,除非有人提醒他升御座上朝,不然就在宫城内玩着,写字作画,甚至听乐赏舞。  

这次王衍特别来提醒了,那就表明六月十五日的朝会不能缺席,必须要开,因为有「大事」。  

「另有一事。」王衍沉吟一番后,说道:「陛下可遣使至凉州,训斥西平公不奉贡赋之事,但不要夺其位,念其保境安民有功,可赐车马数乘。”  

司马端沉默片刻,又提起笔,准备手书诏旨。  

「陛下。」王衍拱了拱手,道:「诏书已经写好,无需重写。「  

司马端自嘲一笑,顺势扯过一张纸,又开始临募索靖字帖。  

「从来只听闻天子尚幼而女主临朝的。」秦氏在一旁说道:「陛下已近三旬,太后却把着大宝不放,更派人监视天子,以至宫中形同囚牢。」  

王衍微微一笑,道:「皇后此言,有失孝道真义。」  

秦氏张口结舌,一时间竟无话可说。  

司马端一只手藏在案几下,轻轻扯了扯秦氏的衣袖,  

「先前见着梁王。王有意禅代之后,封陛下为滕公,食邑三千户。陛下仍可使用天子仪仗,见新君不拜。」王衍说道:「此等恩赏,足见气魄。”  

司马端闻言,神色微微一动。  

秦氏看着他,面色虽然不豫,但眼底隐隐见得一丝喜意。  

虽然很多人都告诉他们梁王有分寸,不至于苛待晋室天子,但一天没个准话,就一天没法安心如今终于落实了!  

王衍既然敢这么说,就是板上钉钉,不会再有变故。  

唯一的瑕疵,大概就是「滕」乃小国,滕公就是滕国公,说出去不好听。而且,也没封王或郡王,晋室好岁还封魏帝为陈留王呢,  

不过,为何曹魏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司马晋却封魏元帝为陈留王,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王衍说完这两件事,便起身告退了。  

刚走几步,又转过身来,自失一笑,道:「臣老矣,总是忘事。」  

司马端不说话,只自顾自练字。  

王衍看着纸上的字迹,倒兴起几分赞叹之意,道:「陛下这字,有几分火候了。」  

「平日无他事,只能练字。」司马端说道。  

「陛下此时便可手写诏书。」王衍笑道。  

司马端来了点兴致,跃跃欲试。  

「先前拓跋槐违命以拒王师,今遣使修好,陛下可册其为五原郡公。」王衍说道。  

司马端一挥而就,待墨迹干涸后,像臣僚一样递给王衍。  

王衍接过一看,很简单,也看不出什么文采,就是字不错。  

于是点了点头,将诏书收好,道:「有劳陛下了。」  

说罢,在帝后二人注视中,转身离去。  

王衍取了诏书后,径直来到太后所居之九龙殿。  

就很突然,他在这里遇到了梁王。  

他正陪着太后赏花,远远见得王衍,立刻更衣去了。  

王衍只当没看见,交涉一番后,给诏书用玺,然后交给随从发往台阁,自出了宫城。  

老妻郭氏身体不好,不愿舟车劳顿,更何况洛阳还有买卖,于是留了下来。  

王衍叮瞩一番府中仆婢后,乘车东行,途中绕道潘园,见了下两个女儿。  

王氏姐妹共用一个院落。  

王衍刚靠近时,就听见里边传来王景风的声音。  

「我都不能服侍他了,还亲手捕鱼给我炖汤。」声音有些喜悦,更有些骄傲。  

「大王是念旧之人,你是有福之人。」王惠风的声音也传了出来。  

王衍脸色一黑。  

什么亲手捕鱼?我刚才难道眼花了吗?不过唉,该装糊涂就得装糊涂,或许所有人都在装糊涂,就你一个大聪明,自以为是,反倒不美。  

于是清了清嗓子,不一会儿,有侍女打开了院门。  

「阿爷?」王景风斜倚在胡床上,见得王衍,欣喜地唤了声。  

「阿爷。」王惠风放下手中书卷,平和地笑道。  

树荫之下,清风徐来,吹动二女的发梢和衣袂。  

不知道为何,王衍突然有些叹息。  

屋内有一男一女在读书,听得动静后,齐齐出来行礼:  

「外翁。  

王衍收起杂乱的思绪,堆起笑意,道:「雅人、桑榆都这般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