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老病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964章生老病死邵在代国逗留了半个多月,然后与宾客们仔细商议,将见闻汇总成文,并附上了建议,俨然一份述职报告,发往洛阳。  

报告至洛阳后,又很快发往平阳,因为邵勋已在此处。  

三月底,平阳丞相府内气氛沉凝。  

庾文君带着十五岁的暮儿、十一岁梁奴、六岁的去疾陪母亲母丘氏去了,邵勋则和庾氏诸子在陪已是弥留之际的庾琛。  

平阳郡丞吴前也来了。  

他年纪甚至比庾琛还大,七十多了,大字不识一个。以前是八品牧长,现在当个从七品郡丞,  

吃了没文化的亏,实在升不动。  

他长子已经过世,多年前把长孙吴离托付给邵勋,其实也没什么文化,靠着吴前死命督促,粗通文墨。  

先任殿中曹令史,复任县令,邵勋已经准备给他升一升官了,开国后一个太守是跑不了的。  

这都是自己人,必须重用,即便没什么文化。  

庾琛躺在床上,气若游丝。不久之前还吃过一点东西,现在又睡着了。  

他没多少时间了,大家都耐心地等着。  

邵勋出了卧房,来到前院之中,平阳郡、县二级官员纷纷行礼。  

院子外甚至还挤了一大堆没资格进来的人。从早上等到现在,饿了就让人送饭过来,甚至还有那直接饿肚子硬扛的。  

大人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生老病死,皆是政治。  

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如今的邵氏政权确实颇具气象,人心所向,煌煌正朝,虽然还没正式开国。  

「元规。」邵勋挥手让平阳官员们回去干正事,只留下少数几个人听令,协助庾家办理后事,  

然后又看向庾亮,道:「家里都准备好了吧?」  

「都准备好了。」庾亮回道。  

「徐州那边内情如何?」  

「下邳、彭城、东海三郡久被战火,残破不堪,下邳尤甚。」庾亮说道:「将来若攻取江东,  

淮水南北还得下大力气经营。」  

邵勋唔了一声。  

大分裂时代,淮河两岸苦啊,  

南朝、北朝在此兵,纵有和平岁月,也抵不过战争到来后的摧残,到最后城邑残破,渺无人烟。  

要发展这种遭灾深重的地方,光靠当地残存人口已经不够了,还得移民。  

「你是真有长进了。」邵勋说道:「此间事了,你就在家潜心读书。这些年,你好歹也转任各职,理政心得是不缺的,正好再通读一遍典籍,融会贯通。有所得可写信于我,若有暇,我会回信的。」  

「大王·——」庾亮真的有点感动这意味着梁王时刻关注着他,时刻给他机会,将来的前途断断差不了的。  

「都是一家人,何作此儿女态?」邵勋叹道:「庾家五子,皆有任用,不要胡思乱想。」  

说罢,挥了挥手,道:「有事就去忙吧。  

庾亮行礼告退。  

邵勋就着春日阳光,闭目假,脑海中还在想着刚收到的一封信。  

亮子的从兄庾蔑在凉州待不住了,经金城、陇西返回。  

根据信中所说,张骏派了两位使者随行,一起来洛阳。  

其一名泡祎(fánhui),曾是张的左长史,敦煌人。  

其有族人曰汇衷,与张、索靖、索、索永合称「敦煌五龙」。  

张是被刺杀后,张茂继位,祎地位大降,长史之职也没了,但仍然能为张茂参谋赞画。  

张骏继位后,复为长史。  

其二名隗瑾,张轨、张是、张茂、张骏四朝元老,原为贼曹佐,张茂后期任贼曹,现为贼曹参军一一工作内容没啥变化,级别升了。  

瑾是高昌人,与天水氏乃一族,却不知怎么落籍高昌了。  

二人之外,另遣帐下督北宫纯率五百骑护送,携名马、金器、西域珍品来洛阳。  

毋庸置疑,这个凉州使团肯定有自己的应对预案,根据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应。  

但也看得出来,凉州方面虽不愿降,但也不愿打。  

尤其是一统北地的又不是匈奴、羯胡之辈,犯不着硬拼。他们还派来了与邵勋有数面之缘的老将北宫纯,态度可见一斑。  

张骏还是天真了!  

邵勋睁开眼睛,看着院中婆娑的树影。  

政治这种事情,杀人于无形,血腥之处不亚于军争。  

其人自实力不足,瞻前顾后,想看看能不能谈出些什么来,能不打就不打,寄希望于别人嫌麻烦,不愿劳师远征,就这么放过你,让你继续名为臣属,实则割据。  

就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我可要拿捏你了。  

「大王,家父—醒了。」庾亮走了过来,一脸悲戚道。  

邵勋闻言,立刻起身入屋,来到了庾琛床前。  

「恐是老夫与大王最后一面了。」庾琛的精神出乎意料地好,仿佛燃尽了生命中最后一分能量似的。  

「我来此,便是为了见妇翁最后一面,方不负公多年操劳。」邵勋坐了下来,为庾琛掖了掖被角,说道。  

「阿爷!」庾文君跌跌撞撞走了进来,泣不成声。  

在她身后,庾冰、庾二人扶着母丘氏,庾条、庾翼默默跟随。  

邵勋起身,对母丘氏行了一礼,然后拉过庾文君,让她坐在身边,轻抚其手,以示安慰。  

「何悲戚也?」庾琛倒是洒脱,居然挤出一丝笑容,道:「人总有这一天的。临行之日,家人皆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