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动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职,那以后就会站到士族一边。  

士族子弟从军,以战功起家,那他就是军功贵族。  

两个集团获取利益的方式不一样,甚至存在争端冲突,和你出身什么关系已经不大了。  

邵勋现在想改革,武人集团整体力量还比较薄弱,因此他对这种行为比较警惕,等到他子孙上位时,又没必要这么严格了。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这是他一贯的观点。  

“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邵勋看着自己的学生,说道:“你离了朝夕相处的同袍,在有些人眼里就没价值了。正因为你还是武人,还是我的门生,还能领银枪中营,你才有价值,别本末倒置。”  

“是。”张硕低下头,应道。  

“好好练你的兵。”邵勋挥了挥手,道:“他们还在等你呢。”  

张硕行了一礼,下山去了。  

邵勋站在山坡上,将整个谷地尽收眼底。  

长子金刀、次子獾郎策马归来,马鞍下还挂着猎物,看样子没有放空。  

他的儿子都是从小习文练武,基本的技艺是有的,甚至可称不错。  

十四岁的三子念柳虽然穿着猎装,看起来英气勃勃,但他没打到猎物,跟在两位兄长身后稍稍有些难看。  

武人们都看在眼里,虽然不可能大规模议论,但相熟之人私下里多半会交换看法。  

他的儿子不可能个个成才。  

他们的人生还很长,需要经历各种磨难,需要积累阅历、见识、感悟,需要学习各种手段。  

“小雀,回来!”一袭红衣的符宝策马驰过。  

一只金雕从天而降,落在她左臂的皮套上。  

符宝的马鞍下挂着两只野兔,显然有所斩获。  

接过金雕后,撒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策马远去。  

邵勋笑骂了一声。  

在这一刻,十六岁的符宝不知道成了多少武人子弟心底的白月光。  

虎头走在最后面。  

十一岁的他还没到二次发育的时间,但身形已经初具规模。  

王衍说他“手不释卷”、“博涉经史”,反正邵勋没看出来。  

书是读的,但生性好动,更喜武艺、兵略。  

与金刀、獾郎比起来,文的气质少了些,武风更浓郁。  

王景风那傻妞尝以此自夸,被王衍找机会骂了一通。  

老登正在给虎头营造学富五车,又有长才雅量的名声呢,你给我来这个?确定不是拆台?  

不过,在邵勋看来,硬吹是没用的。  

王夷甫不应该把虎头吹成他心目中完美的形象,而应该就虎头本身的才具,做些适当的修饰、美化。  

虎头其实和嫡长子梁奴关系很好。  

或许,这与王氏姐妹和庾文君走得很近有莫大的关系。  

虎头十一岁,梁奴九岁,两人从小一起玩,至今还经常一起读书、吃饭、玩乐。  

王衍使那么大劲,最后怕是没什么卵用。  

没有人比王氏姐妹更清楚邵勋对顶级世家的态度。  

邵勋很快下了山坡。  

诸部酋豪正在指挥人搭帐篷、清洗猎物,见到邵勋时,纷纷拜倒于地。  

“明年随我去盛乐行猎。”邵勋双手虚扶,让众人起身。  

“听闻盛乐黄羊颇多,一定随大王而去。”太原酋豪乔衷第一个表态。  

“入秋之后,塞外黄云白草,于此间驰马行猎,最是痛快不过。”岢岚太守刘昭慢了一步,连忙说道。  

此二人表态后,其他人争先恐后,纷纷说起于盛乐、五原乃至朔方行猎的妙处。  

邵勋畅快地大笑,然后盘腿而坐,命令亲军取酒来,与众胡一起痛饮。  

与他们打交道,其实也挺累的。  

但邵勋是个无情的政治机器,有时候不自律,有时候又自律得可怕。  

况且胡人这股势力实在太庞大了,虚与委蛇、着意拉拢是必须的。  

酒喝到一半时,南方有军报送来:乐凯围攻襄阳两月有余,不克,撤退之时为荀崧、陶侃追击,辎重尽失,只有人逃了回去。  

对于这个结果,他还算满意。  

襄阳若那么好打才奇怪了。  

乐凯坐镇南阳多年,能力确实有一定的提升。人还在就行,大不了整顿个一两年,再战便是。  

邵勋的目标始终在北方。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