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夺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百里征伐,财货、功名就在眼前,何不取之?现在——给我拿下这座城!”  

说罢,下令击鼓进军。  

士气刚刚被鼓舞起来,激情尚未退去的黄头军士卒一马当先,推着攻城器械展开了头阵。  

城头守军一直默默看着城下。  

数万人齐声高呼,士气一浪高过一浪,而他们的士气却一点点降低。  

前两天更是有大量牛羊牲畜被晋军俘获,从城外经过,浩浩荡荡、漫山遍野送往南方,所有人都看得见。  

随后,还有在野外被抓获的各部牧人被强逼着攻城,自己人杀自己人,这士气如何高得起来?  

甚至于,城中还有许多人担忧自己的亲人被晋军掳走,不知所踪,士气更是低落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不想打了,很多人不想打了。  

守城是极端错误的,他们本就不擅长这事,更是让亲人陷于危险之中,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  

城外的土台已经增加到七座了,一刻不停地发射着箭矢。  

云梯车一点点推进,看似缓慢,实则坚定无比地来到了城下。  

“啪嗒!”飞梯前的钩子稳稳地勾住了墙头。  

守军如梦初醒。  

酋豪们大喊大叫着让人将车推开。  

霎时间,更密集的箭雨自头顶落下,让这些暴露身形的鲜卑人惨呼不已。  

大盾举了起来,哚哚声不绝,举盾之人甚至感受到了盾面上传来的巨大压力。  

酋豪亲自举着大斧,用力劈斩钩子,一时间火光四溅。  

“呼!”数枚弩矢齐齐飞至,在密集的人群之中制造了恐怖的杀伤。  

其中一枚直接穿透大盾,将举盾之人连带他身后两名兵士带飞了出去。  

一枚射在了高举斧子劈斩的酋豪胸口,巨大的冲击力将其推向后方,深深楔入了城楼之中。  

“当啷!”大斧脱手飞出,酋豪口鼻鲜血四溢,双手艰难地向前伸了伸,最终颓然落下。  

“杀贼!”黄头军士卒们在云梯车腹部穿行着,一个接一个往上爬。  

当第一人探出脑袋之时,立刻被箭矢射落地面。  

第二个人举着大盾前出,顺着横放着的梯子,健步如飞,直接冲上了城头。  

只见他大喊大叫着,额头青筋直露,什么也不管了,只将盾挡在身前,飞快冲进了敌兵人丛之中,制造了一小片混乱。  

第三人、第四人紧随其后,接着是第五人、第六人…  

长梯之上,箭矢破空之声不断,大部分人冲着冲着,就一头栽落地面,再无声息。  

有人冲上城头,迎面一杆长枪刺来,情急之下拽住枪杆,敌兵手一松,此人跌跌撞撞,惨叫着坠落城下。  

有人手持刀盾,还没站稳脚跟,就有数杆长枪齐至,他左支右挡,最后被巨大的蛮力生生推落了下去。  

有人刚想斩杀贼人,却脚底不稳,被一杆不知道从哪伸来的钩子给钩倒了,惊呼声渐渐远去,消失在了密集的人群之中。  

还有人举着盾,生生被大刀、木棍给砸得跪倒在地。  

“嘭!”木盾四分五裂。  

他惨笑一声,大吼一声:“命还给大王了。”  

一边喊,一边奋力往前挤,头上、肩膀上、背上、腿上不知道挨了多少下,最终血流满地。  

更多的人冲了上来。  

双方挤在城头,几乎没有落脚之处,就连手里的兵刃都挥舞不开,只怒目圆睁,大喊大叫,用略显笨拙可笑的动作劈砍、捅刺。  

利刃入肉声不绝于耳。  

惨叫声几乎淹没在了男儿挥洒热情的怒吼之中。  

血迅速浸透地面,然后顺着墙面往下流淌,形成一道道可怖的血水挂帘。  

城内不断有人往上增援,待看到堆积如山的尸体时骇然无比。  

城下不断有人进入云梯车,然后奋力攀登,再顺着梯子冲上城头。  

从远处看去,平城南城墙上几乎每一个呼吸都有十余人坠落而下,敌我皆有。  

而每过一个呼吸,城头上的人数都在增加。  

人挤人之下,双方已经没有任何章法了,几乎都在用最原始的本能攻击对手。  

两两互相抱着滚落而下的场面比比皆是。  

混战之中,也不知道捅的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每个人都疯了。  

不亲眼所见,从来不知道一个男人可以在生死关头迸发出多么巨大的气力。  

不亲眼所见,属实难以相信一个老实巴交的田舍夫能如同野兽般用牙齿撕咬敌人。  

来不及后悔,无暇恐惧,更无退路。  

“杀贼!”又一波人冲了上来。  

这是银盔银甲的兵士,他们擅使长枪,但这会个个左手执盾,右手持刀,熟练得像是一开始就练的刀盾之术一般。  

生力军的加入让城头局势陡然一变。  

战线渐渐往后移动。  

原本栽下城头之人现在多顺着马道、台阶往下滚落。  

已经五十岁的季收一马当先,拉都拉不住,厚实的木盾用力砸在敌人身上,身体中仿佛有无穷气力一般,将一大群人直接推到了马道上。  

小腿上好像被人扎了一刀,这让他愈发愤怒,直接抓起旁边一个火盆,直接盖在了那个扎他之人的脸上。  

皮肉焦糊的臭味四散开来,惨叫声惊天动地。季收恍若未闻,直接一脚踹下,敌兵瞬间滚落,炽热的木炭顺风飘扬,淋得正往上冲的敌兵抱头鼠窜。  

“嗖!”一箭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