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乡情(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的名额十分有限,然后内部再决定分配给谁。  

门荫入仕名额同样要内部分配。再者,河北士族功劳不大,哪来多少门荫入仕的机会?  

至于高官征辟,那更要看中枢乃至州郡一级有多少河北人当官了。  

河北籍高官多,他们就会多征辟河北士人,如今么——难!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太尉王衍。  

他点评说谁好话,那个人就会被高官征辟。  

几十年下来,他手里不知道攒了多少人情,可以运作多少官员,说出来都吓死人。于是乎,一大堆青徐士人向他靠拢,渐渐形成了庞大的政治集团。  

河北本来出了个卢子道,可惜名气差王衍太多了,再加上素有心胸狭窄的恶名,门户之见甚重,出了河北就不好使,运作官位的能力差了王衍一大截。  

河北现在隐隐有呼声,实在不行让清河崔氏上,范阳卢氏退位让贤,可见一斑。  

安平韩氏在河北地位不高,作为旁支子弟,别指望家族能给你多少帮助。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着安平韩氏这块招牌,凭借自身的能力、交际圈子乃至一点点运气,获得高官的赏识——太原温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得王衍赏识,又交好梁王妃的兄长庾亮,一步登天。  

再不济,想办法拜个师,扩展下人脉。  

可惜这两条路他都走不通,只能去胡人扎堆的新设县乡碰运气。  

冯八尺不太懂士族玩的这一套,但他明白一点,无论文武,出身差的人想要往上爬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梁王不撕开那条黑沉沉的铁幕,给他们底层文人、武人打开上升通道,绝对没有起势的机会。  

说到底,他们这类人就是要抱团支持梁王,不然这天下还是王衍之辈一手遮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