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三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走上遮马堤时,到处是黑沉沉的夜幕。  

王彰找了一处石阶坐下,抽出佩刀,仔细擦拭起来。  

许是感觉到了杀气,虫儿都闭住了嘴巴,不再鸣叫。  

河水静静流淌着,偶尔轻拍一下堤岸,却又忙不迭地退走。  

树叶倏然落下,仿佛迫不及待地将要迎来肃杀的秋天。  

“当啷!”刀被掷在了石勒脚边。  

“都督何意?”石勒轻声问道。  

王彰看向前方。  

河面之上,船只星星点点,穿梭不停。  

雄壮的大河之中,人声鼎沸,欢呼声直冲云霄,气氛热烈。  

三个相距不远的小岛之上,点起了大量火把、火盆,远远望去,喧嚣不下白天。  

最大的一个岛屿之上,黑乎乎的城墙高高耸立,灯火通明,倒映在河水之中,竟然显现出了一点辉煌的气势。  

“带你的人,出发吧。携此刀而去,沿途不遵号令者,可先斩后奏。”王彰说道。  

石勒捡起佩刀,没说什么,只怔怔地看着犹如天堑般的黄河。  

他的眉宇间泛起了一丝忧色,他可能在担心些什么,随即又有几分决然,似乎想通了什么。  

有些事,总是要做的,哪怕很难,哪怕没有希望。  

石勒转身便走。  

片刻之后,数座营门打开,一队骑士策马离去。  

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  

当马蹄声消失得差不多了之后,王彰轻轻捡起一根枯枝,轻轻把玩着。  

赵固站在黑暗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陛下已自野王回京。”王彰的声音很快飘入他的耳中:“临行之前,对局势颇为忧虑。安北将军难道就不想立下奇功,让陛下刮目相看吗?”  

赵固纠结了一下,道:“守住北岸,便是大功。”  

又是长久的沉默。  

“那就好好守。”王彰折断了手中的枯枝,说道:“你杀了裴盾,强娶其女,可知后果?”  

“自然知晓。”  

“既然知晓,我便不多说了。”王彰说道:“无力驱逐河渚上的晋军,已然让陛下失望。若连北岸都守不住,我亦不知该如何为你求情。若落到邵勋手上,你绝对没有好下场。言尽于此,切记。”  

“都督之言,固谨记于心。”赵固的脸色一白,说道。  

“不要怕,人总有一死的。”王彰咧起了嘴角,道:“贼军若攻来,与他们拼了就行。队主死了,幢主上。幢主死了,督军上。督军若死,你上。你死了,我上。就这么简单,对不对?”  

“对。”赵固艰难地回道。  

“不要有侥幸之心。”王彰说道:“邵勋乃兖州幕府军司,东海太妃裴氏对其鼎力支持,大权在握。他不会饶了伱的。”  

说完,王彰站起了身。  

他最后看了一眼热闹无比的河渚。  

晋人的决心非常大,浮桥、城池建造得非常快。  

远远看着,这个月河心沙洲上的城池就能彻底完工,而连通河渚与南岸渡口的浮桥更是接近完工。  

这两处整饬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架设通往北岸的浮桥了。  

与南岸相比,河渚离北岸要更近!  

王彰仿佛已经闻到了浓郁的血腥味。  

满是呻吟的营地之中,响起了有气无力的刁斗声。  

荀崧慢慢行走着。  

营地一角有人在低声哭泣,见到他后,仿佛被掐住了脖子一般,立刻止住了。  

左右上前,用询问的眼神看向他:要不要把这個扰乱军心之人斩了?  

荀崧摆了摆手,左右无奈退下。  

他实不忍这么做。  

这是右卫一部的营垒,本有万余人,围城两个多月之后,已损失三四千人。  

死伤一大,军纪就难以控制,军心就难以稳定。  

更何况,右卫将军李恽在收容攻城溃兵时,被王弥骑军冲杀,负伤而回,现下整个右卫都有些松松垮垮。  

巡完一个营地之后,荀崧又去了另一个营寨。  

尚未进营之时,便听到一阵悠扬凄婉的笛声。  

83最新地址声音如泣如诉,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荀崧站着听了一会,感慨万千。  

在这一刻,他心中已无任何功名利禄之心,只有对生命逝去的感伤,只有回家舔舐伤口的柔弱。  

或许,一盏青灯之下,手不释卷才是他理想中的生活。  

这场战争已经让他厌烦透顶了,尤其是此刻。  

左右又上前,欲言又止。  

军中不得有凄切之音、讽诵之声,违令者斩。  

演奏此曲,动摇军心,不杀何待?  

荀崧看了眼营地,还是右卫一部,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营寨本有三千右卫将士、六千余流民新兵。  

他摇了摇头,叹息一声,看向更远处的新安城。  

此城依山而建,不算很坚固,屯驻了万余兵马。  

贼将王弥为激励士气,亲自入城,指挥作战。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依托坚城,只要自己阵脚不乱,就凭洛阳开过来的两万余禁军外加三万流民新丁,真的很难一举拿下。  

打了两月之后,守军越打信心越足,王师越打士气越低落。  

荀崧已不知怎么办才好。  

他感觉自己已经失了章法,或许攻打新安本就是一个错误吧。  

回想起太极殿问对之时,天子那急迫的态度,荀崧就暗暗叹气。  

其实,也怪不得天子了,因为不少朝臣也想把新安拔了,不然始终觉得侧翼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