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造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待会便上疏朝廷,请调拨器械、粮帛。朝廷无粮,器械、布帛总能倒腾点出来,我要的又不多。”  

“明公是想把这些丁壮编入部伍?”  

“自成一军罢了。”邵勋说道:“河阳三城,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来守。银枪军不可能长期留驻此处,早晚要走的。”  

“遵命。”蔡承明白了。  

三个岛上总共才千余户流民,其实很少。  

不过,朝廷于陶渚上侨置河阳县,县域却包括三个河心沙洲、孟津附近一大片土地以及大河北岸尚处于匈奴控制区的很多地方。  

孟津附近地域较广,听闻有数千家流民被强制迁徙了过来,屯垦筑城。  

如果把那些人也算上,确实不少人了。  

从今往后,这些人将是日常守御河阳三城的主力。  

“军号就叫——”邵勋想了想,道:“黑矟!”  

遮马堤上,华盖如云,旌旗如林。  

大汉天子刘聪跃马河上,静静看着对岸。  

黄河并不宽,从北岸望去,河心岛上人头攒动,挥汗如雨。  

城池地基已经打好,这会已经开始筛土夯筑。  

筑城其实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勉强能用的粗陋城池,几万人筑上大半个月也就行了。如果想修筑得坚固一点,那就多花些时间,多用点好材料。  

如今看来,晋人日夜不停地运输木石砖瓦上岛,看样子要搞一个坚城了。而且现在才六月,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完工。  

“诸卿说说,晋人在南岸、河心筑城,该如何应对?”刘聪看了看跟在身边的王公大臣们,问道。  

太宰刘延年睁开眼睛,用沙哑的声音说道:“陛下,晋人擅舟,我擅马,何必与其争一日之长短?”  

中军大将军听了,有心反驳,但刘延年曾为他求过情,算是救了他一命,却不好当面反驳,只能说道:“陛下,还是得想法子打一打。若仅仅在南岸、河心筑城也就罢了,但他们很可能一路进至北岸筑城。三城联立,则其进出自如,想打就打,不想打就退守坚城,直如芒刺在背,不得不拔之。”  

刘聪冷冷看了眼刘延年,暗道老货糊涂。旋又看了看王彰,神色复杂。  

再说回城池本身,威胁确实很大,至少无险可守的河内全处在人家的兵锋之下。  

几年了,晋人又一次起了主动进攻的势头,让他心中很不高兴。  

是的,就是不高兴。  

邵勋处处驳他面子,处处恶心他,这口气越来越咽不下去了。  

“传令,调石勒、赵固率军前来,阻敌筑城。”刘聪一甩袍袖,下令道。  

很快便有人拟旨发出。  

王彰默默盘算着。  

石勒、赵固即便再不愿意,应该还是会听命,至少带一部分人马过来。  

这样也好,削弱其实力,免得将来尾大不掉。  

早他妈该这样了!  

自曹嶷占据青州后,朝廷就有所警觉了。  

石勒现在还不敢反抗,也没有反抗的本钱,让他过来与邵勋拼杀,互相消耗,本就是正理。而石勒只要这一次没敢反抗,下一次就更不敢了。  

这样想来,晋人筑河阳三城还是好事了。  

若无此事,天子未必会调石安东来此打仗。  

若无邵勋收拾河南,朝廷未必会遣镇远将军梁伏疵率军东行,开始经营河北。  

好啊,大好事啊!  

刘聪在堤上看了一会后,便率众离开,前往野王。  

行至半途之时,中黄门来报:贵嫔刘英、太保刘殷相继而卒。  

刘聪愣了半晌,嘴巴张了张,最后又闭上了。  

之前他打算立太保刘殷之女、贵嫔刘英为皇后,太后不许,要求立她的侄孙女、贵人张徽光为皇后。  

刘聪同意了。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刘殷、刘英父女竟然相继——死了?  

不过这还不是唯一的坏消息。  

关中有报,中山王曜、镇西将军单征屡战不胜,遂撤出长安,退往冯翊,另驱长安士女八万余人送往平阳。  

刘聪这个时候有些后悔了。  

撤退井然有序,还能带着八万俘虏回来,其实算不得败了,至少关中晋军的实力非常有限,无力追击。  

早知道这样,就多给一些兵了,说不定已击破贾疋等人。  

刘聪觉得脑子有点乱,该梳理一下战略了,到底哪个方向对他更重要。  

83最新地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