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暴之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河湾对面是一个村落。  

历经多次战争,村中的房屋尚未倾颓,但人烟却已然寥落不堪。  

几个老人扛着锄头,麻木的前往田间锄草,似乎压根没注意到正从他们身旁走过的长龙般的队伍。  

队伍很长,纪律约束得不错。途经农田时,不少人用目光打量着几位老人。  

没有撤离战乱地区的人,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这几个老货,大概是全家死绝了,走不走都没区别。活一天是一天,哪天活不下去了,那就死。  

这种心态,他们太了解了,或许他们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吧。  

大军过半之后,一将策马离队,在亲兵的簇拥下,奔向村头的一座宅院。  

宅院挺大的,前面是一個巨大的门楼,门楼后面则是天井庭院,再往后还有三进房屋。  

房屋、门楼四周砌以高墙,墙很厚,上面可站人。  

此等型制,在这些年是越来越流行了。  

何伦来到宅院外时,却见上面挂了个悬券。  

仔细一读,此宅作价十万出售。最下面还写了几个大字:“输估入官四千,买者给付。”  

“裴道期还挺讲究,临走还不忘官家。”何伦笑了笑,遣人通禀一番后,径直入内。  

至天井之时,恰巧遇到从东厨出来的裴邵。  

“裴长史竟然亲自下厨?”何伦有些惊讶。  

“仆婢皆已遣散,唯有几人,年事已高,目盲耳聋,无处可去,便留着他们在府中洒扫。过一天算一天吧。何将军今日前来,或有要事?”  

“有贼骑自阳平渡河袭扰,践踏禾苗,烧毁房屋。刘王乔令我率军西行,驱散贼军。”何伦说道:“路过君宅,便来看看。裴长史悬券售宅,这是要去哪?”  

“徐州,你去吗?”裴邵看了他一眼,问道。  

何伦哈哈一笑,反问道:“果是徐州?”  

裴邵亦笑:“或许吧。何将军打算去哪?”  

“我不去徐州,去了怕是争不过王秉,再看看吧。”何伦说道。  

裴邵点了点头,道:“便是回了东海,你怕是也争不过王秉了。”  

王氏是徐州最有名望的士族,势力也最大。  

王隆又是徐州都督,王秉还掌握着一部分军队,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去了不是任人宰割?  

老仆端了一盘蒸饼出来,放在院中石桌上。  

裴邵身上披着件松松垮垮的袍服,额头隐有黑色烟灰,此时挽起袖子,道:“何将军既来,不如一起吃点?”  

“腹中正有饥火,须得此饼浇灭。”何伦笑着坐了下来,抓起一块蒸饼就啃。  

裴邵的吃相也不怎样,大口嚼着。  

二人如风卷残云般,很快将一大盘蒸饼吃完。  

“听闻匈奴在河东囤积资粮,欲大举进兵关中,但最近阳平、顿丘一带又不太平,屡有贼军渡河南下,何将军怎么看?”裴邵舒服地拍了拍肚皮,问道。  

“或是声东击西之计。”何伦想了一会,道。  

“未必吧?”裴邵皱着眉头,道:“石勒、石超、赵固屯兵河北,并未跟着去河东。”  

“我闻匈奴建制之后,置禁兵。”何伦说道:“此番攻关中,未必需要用到石勒等辈吧?”  

裴邵想了想,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刘汉已经不再是草台班子了。无论它的官员水平怎么样,至少置办齐备了,整个朝廷是可以运转的。  

或许,他们想靠自己的力量打下关中,而不是驱使外系降兵降将。  

“如此一来,河南其实挺危险的。”裴邵又道:“看似兵不少,实则一盘散沙,须得快速整备起来。”  

何伦一听,觉得裴邵话里有话,顿时认真看了他一眼,问道:“整备兵马,可得有个主心骨。今襄阳王范、刘王乔等人用事,却威望不足,号令不了幕府僚佐及军将,如之奈何?”  

“裴妃和嗣王不是来了么?”裴邵不再遮掩,直接说道。  

“但有人说他们为邵勋操控…”何伦低声道。  

“谁说的?”裴邵眼皮子一跳,问道。  

何伦笑了笑,道:“长史明知故问,何必欺负老实人呢?”  

83最新地址说完,他又问道:“陈侯到哪了?”  

“鄄城。”裴邵说道。  

何伦点了点头,这和军中打探到的消息一致。  

“你还有多少人?”裴邵又问道。  

“还有七八千。”何伦说道:“有几个乞活帅带人跑了,没追。剩下的也不太稳,都准备等李使君前来呢。”  

等刺史李述前来,意思已经够明白了。  

李述是天子的人,投靠李述就是投靠天子。不,或许不该用“投靠”二字,天子乃天下共主,为他效力不是应该的?  

“王秉那边还好,兵众不下万人,他想把这支队伍拉走。但底下也是一团乱麻,很多豫兖之兵不愿去徐州。真要强行拉走,最多带走一半。”  

“刘洽部三千余人、骁骑军千余,倾向于王妃和嗣王。”  

何伦说完,静静看着裴邵。  

裴邵笑了笑,道:“人散掉了起码一半。襄阳王也没办法啊,没人听他的。剩下的这两万来人,也各有心思。我都不敢想象,一旦石勒攻来,谁能抵挡?”  

“石勒在忙着种地呢,一时半会来不了。”何伦说道:“再者,开春之时,便是胡人也有一堆事,马儿更是掉膘掉得厉害,不得养养?他现在也就只能派小股骑军袭扰,恶心下人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