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追击而去。  

牙门军的步卒大砍大杀,毫不留情。  

北风呜咽,大雪纷飞。  

无边的旷野之上,人就像动物一样,被肆意围猎着,一个个栽倒在雪地里…  

共县成山乡刘村附近,聚居自保的刘氏宗族数十家,带着三百户依附而来的庄客,户出一丁,跟着骤然杀至的牙门军一部追亡逐北…  

共县城北,退隐在家的前汲郡太守在收到消息后,令长子率僮仆部曲出击,突袭了正在庄内休息的百余贼人…  

短短一天之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汲郡很少受到乱军肆虐,本地豪强、宗族、世家乃至蓄养宾客的富商们,还没有投降的习惯。  

如果无人来救,在贼众势大的情况下,他们早晚会如同魏郡的庄园主、坞堡帅们一样妥协。  

但世上之事没有如果,官军就是来了。  

在仔细对比了一下石勒和朝廷后,发现还是石勒更黑,抢走的钱粮够朝廷收几年税了,而且还要他们出丁壮,那还犹豫个屁!直接动手就是。  

刘渊、石勒之辈还能坐天下不成?  

嗯,有点像是透支了河北世家豪强们对朝廷的最后一点习惯性信任。  

在他们的固有认知中,石勒和汲桑差不多,就是贼,长久不了。  

而刘渊则和齐万年、张昌等辈一样,待朝廷腾出手来,早晚会剿灭,即便今年王弥已经打到过洛阳城下,动摇了一点他们的“信仰”。  

战场局势的快速变化,让正在搜刮钱粮、人丁的王桑、刘灵二人晕头转向。  

他们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汲郡太守庾琛疯了,出动郡兵向北,找他们决战呢。  

“大意了。”王桑不断派人前往各处,下令诸部向他靠拢。  

刘灵则面容严肃,反复询问了好几名信使后,最终脸色一垮,不可置信地说道:“可能不是庾琛,而是鲁阳侯邵勋。”  

王桑吓了一跳,惊问道:“邵勋不好好待在梁县,跑来汲郡作甚?朝廷那边,为何没人提醒?”  

呵呵,这就和晋廷不清楚匈奴内情一样,刘汉对晋廷内部的事情也两眼一抹黑。  

更何况,东出七将大部分都是外系兵马,刘渊很重视你吗?  

“鲁阳侯带来的兵,应该不会低于一万。”刘灵搓了搓手,面色纠结,仿佛又想打,又不想打似的。  

“金刚奴,你疯了?”王桑推了他一把,问道:“你的人收回来多少?”  

“三千多吧,新丁占了大半。”刘灵说道。  

说完这句话,他笑了笑,道:“遣人知会你家兄长吧,再把阎罴也拉过来,咱们四家聚在一块,慢慢想办法。”  

“石勒那边呢?”王桑问道。  

“当然也要通传了。”刘灵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若想对付邵勋,还得石勒的骑军过来。与邵贼阵列野战,你可有信心打赢?”  

虽然他们嘴上经常揶揄石勒,但关键时刻真离不开他。  

河北的本地官军确实不行,问题是他们也不怎么样啊,更别说部队里还夹杂着大量新征入伍的壮丁了。与官军相持不下时,往往是石勒的骑兵一锤定音,解决所有麻烦。  

石勒不来,他们真没信心打赢邵贼。  

“那就等石勒来吧。”王桑叹了口气。  

邵贼怎么这般阴魂不散呢?  

洛阳之败后,他们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慢慢整顿残兵,最终军心稳定了下来。  

这次出太行山扑向河北,是他们整顿完毕后,最好的扩充部伍的良机,就像以前在河南做的那样。  

结果这才入手不到万人,就被邵勋追过来了,根本没时间整顿。  

说实话,如果不是外面人多,王桑都想哭了。  

怎么每次我刚刚扩军,队伍庞杂无比,还没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就被你追打过来?专门盯着我打是吧?  

刘灵不管王桑在想什么,又找来几个信使,吩咐一番后,转身说道:“我已令各部退往林虑,把邵贼的粮道拉长一些。接下来,就看石勒的了。如果他都没把握,咱们就撤,别管那些坛坛罐罐了。”  

“好。”王桑没有犹豫,点头答应了。  

说完,他也找来信使,至各处通传。  

当流寇那会,保命第一诀窍就是果断。  

邵贼不可能天天蹲在河北。  

他早晚要回到梁县,那时候咱们再东出抢掠,机会多得是。  

不过,如果能吃掉邵贼带过来的大军,那可是极大提振士气的事情啊。  

鲁阳侯善战之名,动于大河南北。  

杀掉这种晋廷名将,比杀十个庸将都管用。从今往后,河北诸郡还不是随便横着走?  

想到这里,王桑的心突然间热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刘灵,刘灵也正看向他,颇有些心照不宣的感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