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夜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晚,华灯初上之时,司空府内笑语盈盈,丝竹之声不断。  

参与宴饮的人不多,大概十几个的样子。  

酒过三巡之后,气氛逐渐热烈,交头接耳之声不断。  

“听闻克俭为很多志怪故事做了序,京中扬名啊。”王瑚朝坐在自己右手边的中垒将军裴廓笑了笑,说道。  

裴廓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是闲来无事,支持几个不甚出名的小作者,让他们有口饭吃,倒让处仲见笑了。”  

“哪里,我也很喜欢看志怪故事,列异传已经看了不下十遍。”王瑚大笑。  

列异传乃魏文帝曹丕所作,西晋宰相张华续写,记载了正始、甘露年间的鬼怪故事。  

内容丰富,有道术降妖,有捉鬼卖鬼,有阴曹地府,有死人复生,还有冥婚等等,包罗万象,庞杂无比。  

此书历经魏晋两朝,天子撰文,太监后宰相续写,可窥此时文化风气之一斑。  

听到王瑚的话,裴廓笑得乐不可支,两人之间稍稍拉近了些关系。  

这就像后世不太熟悉的人见面,问“吃了吗”,或者谈论天气一样,其实是同一种操作。  

“数月前王司马大破陆机,震惊邺城。河北多了数万孤魂野鬼,宁不怕耶?”裴廓又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但也悄悄转移了话题。  

王瑚会意,故作无所谓道:“那又如何?难不成那些死鬼还敢来找我算账?”  

“王司马确实豪迈。”裴廓肃然起敬:“死人确实不会,但活人呢?”  

王瑚端起酒樽一饮而尽,道:“还望克俭不吝赐教。”  

“其实很简单。”裴廓也不兜圈子了,道:“只要同心协力,就没人动得了咱们。”  

“同心协力是不难,但总得有个主事的吧?”王瑚慢条斯理地说道。  

“主事之人,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裴廓端起酒樽,道:“王司马今日参加饮宴,想必已拿定主意了吧?”  

王瑚自己给自己斟满酒,沉吟了一会,想说些什么,又摇了摇头。  

裴廓脸色微变。  

他没想到,王瑚这种连杀十几员河北大将的人,居然还在犹豫。  

你到底知不知道河北人最恨谁?  

建春门之战是迄今为止河北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死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多出身河北世家,难不成你还能投司马颖?  

就算司马颖大度,不计较这些事情,你也会受到排挤啊,真的有前途吗?  

但王瑚只喝酒,却不再搭话了。  

裴廓无奈,喝了一口闷酒后,扭头看向右边,却见邵勋在自斟自饮。  

他已经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这個邵勋似乎要成为“官人”了。  

了不得,战争中崛起的新贵,敢打敢拼,不怕得罪人,运气也不错,最终一跃而起。  

“外军很快就要入城了,邵郎君有什么看法?”裴廓扬了扬手里的酒樽,问道。  

“翼护司空,如此而已。”邵勋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裴廓先是一怔,似乎有些不太适应邵勋说话的语气。随即又释然,官人了,不再像以前那么谨小慎微。  

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笑道:“可惜你已是东海军将,不然定把你调入禁军。不过——也是啊,你只要遮护好司空府便行了。君乃东海人,荣辱系于司空一身,司空确实更紧要。”  

邵勋笑了笑,没说什么。  

当禁军军官?不是什么好选择。  

入了禁军,要么钉死在洛阳,要么被司马颖、司马颙瓜分,迁去长安或邺城。  

这不是没有可能。  

他刚才偷听到了裴廓与王瑚的对话,觉得很有意思。  

王瑚参加了今天司空举办的晚宴,本身就是一种靠拢的态度。但他似乎又不想完全靠拢过来,关键时刻没表态。  

这是什么?这是待价而沽。  

或许他在等司马颙或司马颖拉拢。毕竟禁军打出了威名,打出了统战价值。  

但怎么说呢,邵勋并不觉得王瑚就一定会去邺城或长安。  

官场是有畛域之分的。  

按照约定俗成的看法,黄河是一条明确的分界线。  

黄河以北的士人可能会来河南,黄河以南的士人也可能会去河北,但两者都不会是主流。尤其是在中央权威日渐破碎的今天,各郡士人多喜欢找离家近的政治中心,因为容易找到老乡,发展更顺利。  

王瑚是陈郡人,去邺城有什么意思?  

没看到陆机的下场吗?陆机或许直接死于孟玖之手,但河北士人的集体排挤绝对脱不开关系,王瑚是有多想不开才去邺城啊。  

但不管王瑚去哪里,邵勋最终明白了一件事情:司马越想团结禁军,难度有点大。  

最好的结果,就是拉拢一部分人,另外一部分人被成都、河间二王瓜分。  

至于在京的其他宗王,对不起,他们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裴廓看样子在想方设法团结禁军诸将,未必就是为了司马越,可能是想自保,又或者是增加议价权和统战价值,但看起来不会很顺利。  

局势,有点乱啊。  

“人心乱了。”邵勋感慨了一声。  

裴廓闻言,一拍大腿,叹道:“王室将卑,人心确实乱了。其实我就是想给洛阳中军保留一点底子罢了。十年中军生涯,实不忍看到这支精锐之师分崩离析。”  

“已经分崩离析得差不多了。”邵勋摇了摇头,道:“赵王伦时代,就没了快一半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