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进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秋日的原野之上,鼓声连绵不绝,  

正在收割粮食的百姓见了,轰得一下四散而逃。  

道路两侧到处是塌的残垣、焦黑的墙壁,间或还有一些半腐烂或全腐烂的尸体充塞其间。  

水井几乎已经满了,全是被水泡得发涨的妇人尸体,充斥着难闻的味道。  

有人试图将整口井完全封闭掉,见到行军而来的部队后,吓得扔下工具就跑。  

偶尔一间房屋内还传来男人的怒吼和女人凄厉的哭叫,几个乱兵提起裤子,  

窜入竹林之中。  

远处的村落中还有浓烟升腾而起,房屋在烈火中化为废墟。烟火之中似乎还有小孩的哭声,只一会就没动静了。  

丹阳郡南部几个县已经完全处于权力真空状态。  

豪族的精壮死在了宁国,死在了广德,死在了仙山,官吏逃散一空,所有代表秩序的符号尽皆化为乌有。  

这就是战争啊。  

打了胜仗的部队很危险,吃了败仗的部队同样很危险,甚至更危险。  

「坞堡都没了啊,打得够惨烈的。」郭诵骑在一头骡子背上,看着几乎空无一人的堡寨,有些感慨。  

他忆起了年轻时转战各处的旧事。现在想想,直如恍然一梦。  

数百人沉默地行军着。  

这些场景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烧杀抢掠罢了,部落仇杀、堡寨攻防时谁没见过?屁大点事罢了,都不值得他们多看一眼。  

前行数百步,渡过一张桥后,他们遇到了一股百余人的溃兵,直接一通乱箭驱散,也不追击,继续往建邮方向前进。  

他们的行踪算不得保密,也不可能保密,因此消息一路向北传递,很快就送到了建邮。  

九月初八,先锋抵达秣陵县境内。  

郭诵下令留百人占据县城,同时在县内寻找熟悉本地民情的小吏,让他们看着陶氏等大族,一有逃跑迹象就报告上来。  

建邮、秣陵两县交界处设了一座营寨。  

营寨分左右两处,隔河相望。查探之后,得知会稽王领军成于此处,左岸三千人,以会稽国兵为主,右岸两千余,应是收拢的溃兵。  

郭诵观察了半日,发现左岸多是新兵,于是决定攻会稽国兵。  

数百氏羌在隆隆鼓声中攻了一阵,不克。再冒着密集的箭矢攻第二阵,终于克了。  

左岸营垒溃散后,右岸的敌军直接跑了,压根没有死战的意思。  

会稽王司马昱逃跑中坠马受伤,嘴角全是血,为郭诵所擒。  

轻松击溃这股拦路之敌后,大军继续前行,于九月十一日傍晚抵达了建邺城南。  

看着绵延到远方的竹篱爸,众军哄堂大笑。  

要么就别修外城郭,像汉魏普三朝的洛阳,辟雍、太学之类全设在城外,许多公卿也在城外野地里盖房子,没有城墙。  

要么就修个正常的城墙,把这些都严格保护起来。  

众军士一拥而上,将南篱门拆了个稀巴烂,蜂拥而入。  

不过他们很快遇到了阻碍,谯王司马无忌率石头城守军列栅于长干里,将梁军的前进势头粉碎。  

双方对峙了起来。  

山遐来到了乌衣巷王府。  

王导坐在他熟悉的书房之内,面色淡然,无悲无喜。  

「彦林有心了。」看着窗外寂静的夜色,王导粲然一笑,道:「临别之际,  

还能见到你,甚好。」  

「我不如丞相。」山遐心悦诚服道。  

「我处在你的位置上,或许也会这么做。」王导笑道:「能免去一场兵灾,  

难道不好么?诚然,有人会骂你,也有人会感激你。这都不重要,老夫这些年,  

何曾计较过毁誉?你该看开了。」  

山遐点了点头,无话可说。  

「走吧。」王导叹道:「你比老夫年轻,还有大把年华,轻掷掉可惜了。」  

「丞相心中可有怨愤?」山遐又问道。  

王导沉默片刻,摇头道:「不差这几天。」  

山遐了然,起身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书房外站满了王府众人,以曹淑、王恬二人为首。  

山遐与他们稍稍见礼,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还没出王府大门,就听到书房方向传来了阵阵号哭之声。  

他脚步顿了一顿,很快就出了大门。  

亲兵牵来了马匹,山遐翻身骑上,在军士们的簇拥下,直奔台城。  

城门已经紧闭,将人和马一一吊上去后,山遐下了城楼,往太极殿而去。  

「太子那边如何了?」山遐一边走,一边问道。  

「与东宫左右二卫率一起被关起来了。」督护周光回道。  

「嗯。」山遐点了点头,又问道:「天子呢?」  

「还在太极殿,一开始怒斥我等,后来又———又——」周光吞吞吐吐道。  

「又怎么了?」山遐脚步不停。  

「又开始哭泣。」周光说道。  

山遐叹了口气,道:「没事就好。」  

随后再无二话,只沉默地向前走着。  

台城内到处是持械肃立的历阳镇军土,将各处殿舍看守得严严实实。  

天子、宫人、后妃、侍卫乃至在台城内待命的官员,通通一网成擒,只不过给了他们体面,只是软禁罢了。  

太极殿已遥遥在望。  

山遐整理了下行装,举步入内,见到天子后,躬身行了一礼。  

「山彦林?」司马衷正如同焦躁的野兽一般走来走去,见到山遐后,下意识后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