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摆烂(2/2)
境的变化,让她注意到了一些以前不曾关注的东西。
亭台楼阁之间,腐烂的莲叶带着股甜腻的气息。
营建之时采用的旧木料斑驳不已,苍老得仿佛大晋天下一般。
穿过连廊之时,穿堂风忽然而至。
山宜男停下了脚步,任裙袂飞扬,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身边还跟着宫人,但她就觉得这股风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空空落落,寂无人影。
原来,这座宫殿如此空荡,如此让人无凭无依。
她轻轻晃了一下,累了。
宫人们一阵惊呼,纷纷上前。
山宜男摆了摆手,扶着廊柱缓缓坐下,仿佛失去了大部分精气神一般。
许久之后,她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周遭的一切似乎又都活了过来。
蝉鸣依旧,阳光正烈。
荷花在池中争奇斗艳,风铃叮当作响。
一切都很正常,变的或许只有人。
她缓缓起身,慢慢来到了式乾殿。
案几上堆放着很多奏疏,有的是从丞相府送来天子寝殿的,有的则是从前朝(太极殿)送来。
若在以往,她会耐着性子一一审阅,给出意见,但今天她却觉得浑身懒洋洋的,坐在那里一点劲都提不起来。
好久没嗅过花香了。
少女时的她就喜欢在缤纷落英之中起舞,便是嫁人之后还偶然为之。只是后来太多事压在她身上,让她觉得做这些事不庄重、不严肃,便不再做了。
她想强迫自己收摄心神,看一看奏疏,为这个天下再努力一把,但就是提不起精神来。
勉强拿起一本山遐自芜湖写来的奏疏,却只觉反胃、恶心,她甚至都不敢掀开,怕从里面又看到什么坏消息,她难以承受的坏消息。
她自嘲地笑了笑。
她只是个女人,终究比不了那些有钢铁般意志的男人,比如丞相王导,甚至是洛阳的那位亲冒矢石,杀得白刃血纷纷的邵太白。
平日里威严厚重,事到临头又提前放弃,说的就是她啊。
只不过不这样又如何呢?
诸葛恢献荆州而降,江北重镇次第陷落,江南诸郡也是一团糟,崩溃已然不远。
上直的官员一天比一天少,就连宫中都有人盗卖财物,散走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天子还终日醉酒,唉声叹气。
这般情景,换谁能坚持下去呢?人心不再,纵是宣景复生又如何?
她挑不起这个担子了。
仿佛有无形的压力一般,压着她一点点伏倒在案上。
不再庄重笔直地坐在那里,不用顾忌别人的目光,头枕着手臂,慵懒无力地翻开奏疏,用旁观者的态度看着一行行字。
字似乎不那么难看了,内容也没那么可怕了,这种感觉好舒服、好轻松。
山遐罗里吧嗦地说了一大堆,说要率部撤回建邺。
她满不在乎地提起笔,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卿自决可也。」
王彬说荆州水师势大,双方激战良久,已然快要坚持不住,请速发援军。
山宜男从头看到尾。若在以往,她定然要想办法解决,为此弹精竭虑,吃不好睡不好,忧心,但在这一刻,摆烂的她没有回复半个字。
原来逃避责任的感觉这么好。
看着看着,她又厌烦了,将一堆奏疏拂至毡毯之上。
现在的她什么都不想做,只觉心里空落落的,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
二十九岁了,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过的什么。
幼失恬恃,伶仃孤苦,由族中长辈抚养长大,从小就被灌输以后要照拂族人。
定下婚事之后,她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先为王妃,再为太子妃,终至皇后。
到了这个地步,她觉得自己应该自由一些了,应该不用活得那么累了,到头来反倒更加不得自由。
反正都要死了,山家的一切又一一与我何干!
原来,说出「与我何干」四个字是如此之爽。
山宜男哭着哭着,又笑了起来。
到头来,她还不如石贵嫔想得通透。
但那个女人太让人生厌,她不想在她面前丢面子,留下任何软弱之态。
山宜男缓缓坐直了身子,悄悄擦拭掉眼泪,然后将奏疏一份份捡起。
打开第一份之后,细细阅览,写下批注,令大鸿胪清点冥器,随时准备下赐给已在弥留之际的刘琨。
复打开第二份,驳回了廷尉欲抓捕苏峻之弟苏逸治罪的请求。
接着打开第三份·—
亭台楼阁之间,腐烂的莲叶带着股甜腻的气息。
营建之时采用的旧木料斑驳不已,苍老得仿佛大晋天下一般。
穿过连廊之时,穿堂风忽然而至。
山宜男停下了脚步,任裙袂飞扬,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身边还跟着宫人,但她就觉得这股风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空空落落,寂无人影。
原来,这座宫殿如此空荡,如此让人无凭无依。
她轻轻晃了一下,累了。
宫人们一阵惊呼,纷纷上前。
山宜男摆了摆手,扶着廊柱缓缓坐下,仿佛失去了大部分精气神一般。
许久之后,她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周遭的一切似乎又都活了过来。
蝉鸣依旧,阳光正烈。
荷花在池中争奇斗艳,风铃叮当作响。
一切都很正常,变的或许只有人。
她缓缓起身,慢慢来到了式乾殿。
案几上堆放着很多奏疏,有的是从丞相府送来天子寝殿的,有的则是从前朝(太极殿)送来。
若在以往,她会耐着性子一一审阅,给出意见,但今天她却觉得浑身懒洋洋的,坐在那里一点劲都提不起来。
好久没嗅过花香了。
少女时的她就喜欢在缤纷落英之中起舞,便是嫁人之后还偶然为之。只是后来太多事压在她身上,让她觉得做这些事不庄重、不严肃,便不再做了。
她想强迫自己收摄心神,看一看奏疏,为这个天下再努力一把,但就是提不起精神来。
勉强拿起一本山遐自芜湖写来的奏疏,却只觉反胃、恶心,她甚至都不敢掀开,怕从里面又看到什么坏消息,她难以承受的坏消息。
她自嘲地笑了笑。
她只是个女人,终究比不了那些有钢铁般意志的男人,比如丞相王导,甚至是洛阳的那位亲冒矢石,杀得白刃血纷纷的邵太白。
平日里威严厚重,事到临头又提前放弃,说的就是她啊。
只不过不这样又如何呢?
诸葛恢献荆州而降,江北重镇次第陷落,江南诸郡也是一团糟,崩溃已然不远。
上直的官员一天比一天少,就连宫中都有人盗卖财物,散走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天子还终日醉酒,唉声叹气。
这般情景,换谁能坚持下去呢?人心不再,纵是宣景复生又如何?
她挑不起这个担子了。
仿佛有无形的压力一般,压着她一点点伏倒在案上。
不再庄重笔直地坐在那里,不用顾忌别人的目光,头枕着手臂,慵懒无力地翻开奏疏,用旁观者的态度看着一行行字。
字似乎不那么难看了,内容也没那么可怕了,这种感觉好舒服、好轻松。
山遐罗里吧嗦地说了一大堆,说要率部撤回建邺。
她满不在乎地提起笔,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卿自决可也。」
王彬说荆州水师势大,双方激战良久,已然快要坚持不住,请速发援军。
山宜男从头看到尾。若在以往,她定然要想办法解决,为此弹精竭虑,吃不好睡不好,忧心,但在这一刻,摆烂的她没有回复半个字。
原来逃避责任的感觉这么好。
看着看着,她又厌烦了,将一堆奏疏拂至毡毯之上。
现在的她什么都不想做,只觉心里空落落的,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
二十九岁了,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过的什么。
幼失恬恃,伶仃孤苦,由族中长辈抚养长大,从小就被灌输以后要照拂族人。
定下婚事之后,她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先为王妃,再为太子妃,终至皇后。
到了这个地步,她觉得自己应该自由一些了,应该不用活得那么累了,到头来反倒更加不得自由。
反正都要死了,山家的一切又一一与我何干!
原来,说出「与我何干」四个字是如此之爽。
山宜男哭着哭着,又笑了起来。
到头来,她还不如石贵嫔想得通透。
但那个女人太让人生厌,她不想在她面前丢面子,留下任何软弱之态。
山宜男缓缓坐直了身子,悄悄擦拭掉眼泪,然后将奏疏一份份捡起。
打开第一份之后,细细阅览,写下批注,令大鸿胪清点冥器,随时准备下赐给已在弥留之际的刘琨。
复打开第二份,驳回了廷尉欲抓捕苏峻之弟苏逸治罪的请求。
接着打开第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