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抢时间(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游觅地渡河,与梁军互有胜负,战事始终呈僵局,双方都难以彻底击败对方。  

僵持本来也不算完全的坏事,至少拖住这部分战力相对较强的梁军了,令其无法东进、北上,给虞谭、刘超等人构筑营垒、组织防守甚至等待援军的机会,  

不过在四月初十西边传来梁军大举登陆并进占石城的消息后,山遐便感到有些焦心了。  

「合肥音讯全无,历阳形势危急,就连芜湖都屡见贼骑—.」山遐行走在庐江西岸的芦苇、湖荡之畔,神思有些不属,道:「军众鼓噪,皆欲回芜湖,如之奈何?」  

「都督。」许朝怒目圆睁,道:「军未败,缘何退?我许氏毁家难,上下正为朝廷力战,死伤子弟不下十人,这都没退,都督为何退?难道将宣城让予梁贼?」  

说话之时,雪白的胡须随风飘扬,自有一股气势。  

山遐暗叹一声。  

其实,他也弄不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大抵是灰心失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吧。  

梁军大举攻江北时,他传令各地婴城自守,等待春暖花开之际,水军大举出动,联络诸城,其围自解。  

不料江南局势急转直下,他被迫抽调江北精锐,集结了一万五千余人,由濡须坞水师载运,渡江南下,增援宣城,现在被拖在这里了,而江北城寨次第失陷,无力救援。  

这不是他的错,是整体颓势导致的,但心中的愤满、憋屈只会更多。  

许朝是濡须坞水师都督,统领大小舰只数百艘、军士万余。他不参与陆战,  

但对宣城非常关心,近日来一直力劝山遐于此坚持。  

「都督,我军在东岸已有城寨,梁贼不能克。今当一鼓作气,攻克宣城,兵发宛陵,与刘将军、虞府君两面夹击,灭此顽敌,而后再返身与新来之敌交战。」许朝说道:「宣城之贼骑已不足四百,精锐敢战之步卒亦不过数百而已,  

纪氏等辈若豚犬耳,再坚持旬日,必能大胜。」  

「新安怎么办?」山遐问道。  

「可劝琅琊王领兵攻去,顺道把东阳郡一起收拾了。」许朝说道:「他若不愿,老夫自去相劝。」  

「非琅琊王不愿,实则其无能统御大军。」山遐说道:「罢了,我便遣司马而去,弹压诸将。值此之际,须顾不得琅琊王的颜面了。」  

琅琊王司马冲倒也不是一点用没有。  

纪成见其按兵不动,以为有可乘之机,遂率两千兵攻向安吴,为司马冲帐下数千兵马所败,泾县也不敢留了,领着千余败兵奔回宣城。  

新安郡叛乱之后,司马冲欲攻之,奈何将校要么是禁军,要么是芜湖精壮,  

听闻后方不稳,皆思北归,司马冲不能制。  

至于东阳郡,那是最近两日刚发生的事情。  

太守举旗降梁,但没协调好内部,为郡将弑杀,仍归大普。不过现在东阳郡内部混乱得很,两派互相攻杀,一时间难以决出胜负,地方倒祸害了个稀巴烂。  

「将军明鉴。」见到山遐愿意留在此处,许朝大喜,道:「而今当深沟高垒,以遏贼兵,待至暑热之际,梁人必不能久持,溃败不远。」  

山遐不愿多说了,只道:「君遣人催一下粮草吧,江州的粮可不一定好讨要。」  

江州有一个特点,就是邑地非常多。大普朝的功臣食邑密集分布在江州诸郡,导致征收、调拨赋税非常烦难,不催一催怕是要拖很久。  

许朝走了之后,山遐仍站在那里,静静思索着。  

朝廷其实是沉得住气的,一直没有瞎指挥,充分信任他,哪怕江北连连丢失城邑。  

现在局势很明了了。  

梁人想抢在暑热来临前,尽可能击破宣城、吴兴一带的防线,进薄建邮。  

许朝建议他坚守此地,与东面的刘超、虞谭等人呼应,尽可能阻滞敌军,拖到夏天,看看能不能渡过此次危机。  

双方都在抢时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