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三巨头重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帝流浆之后,贺灵川等人就藏身乡下,开启了难得的、心无旁骛的修行时光。  

从开启爻国之行以来,他白天与爻国各色人等、与青阳斗智斗勇,晚上还得梦入盘龙,经历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是典型的日以继夜,十二时辰连轴。  

拉磨的牛、司晨的鸡看见他这么拼都得流泪。  

相应地,贺灵川留给修行的时间就不多。  

这一次是借助帝流浆的机缘修炼,颇有临时抱佛脚的仓促,但效果却很突出。  

原本贺灵川隐隐觉得自己快要摸到修行的天花板,再练下去无非是速度更快、肌体更强健、经脉更坚韧、神魂更凝练罢了,而真力的浑厚就要靠时间去打磨淬炼,并非五年十年即可竞功。  

典型代表就是青阳,一百七八十年日复一日艰苦修行,才让她的体质和修为更接近中古的陆地仙人。  

这便是以时间、以资源去换取进步。  

然而灵气大爆发的世界就不是这样了,众生的上限得以提高,如贺灵川这样的后起之秀,才有机会快速赶超修行界的前辈们。  

仅仅是沉浸式修行一个月,他心里隐隐就有所觉。  

他在爻国虽然修行时间不多,但此行带给他的心悟却非同小可。  

其他修行者往往是道行的增长按步就班,心悟和心境的提升千难万难;贺灵川正好反着来,他入世太深、处事太险,每天都在刀尖跳舞、在血海漫步,因此神魂的洗练、心境的提升远非普通人能望项背。  

心境提升这么快,在当前灵气复苏的大背景下,修为要拔起来会更容易,毕竟他的道心稳固,就像大船里的压舱石,任外头风高浪急也打不翻船身。  

此前他也隐隐感觉到心境的提升受限,好像触到一层壁障——  

该为自己的修行,找准未来的方向了。  

上古仙人管这一关叫作“激流立柱”,又作“点心灯”。走到这一步了,正也罢、邪也罢,对也罢,错也罢,先要立心明志,才能抵得住红尘浊浪的滚滚激流,往后才能高举这一点心火,走在群魔乱舞、光怪陆离的修行路上。  

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会有越来越多修行者遇到这个问题,摸到这个门坎。  

越得过去,柳暗花明,前路迢迢,又可以大步向前。  

越不过去,山穷水复,这辈子也就在大门前徘徊了。  

摸到这层壁障之后,贺灵川反而放缓了心态。  

心境突破是要讲机缘的,通俗点讲,就是要有“感觉”。  

这时候,欲速则不达。  

没想到帝流浆结束前的那一次“立心”,居然让他被动突破了这层心障。  

后面每一次修行,都促使他向着蜕变更进一步。  

没过几天,董锐赶到,把众人从沉迷修行的状态中拔了出来。  

与曹闻道进行过一场妖傀师之间堂堂正正的大战之后,他就被贺灵川赶出爻国养伤,路上还顺便去了一趟曹闻道的老巢。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拜前不久刚结束的天降帝流浆所赐,他的肩膀提早痊愈了。帝流浆令人生机大盛,利筋骨、长气血,对骨伤极有好处。  

他见到贺灵川,头一句话就是:“杏子酒还有没有?”  

月余不喝,想念得紧。  

贺灵川叫人从窖里摸出一坛杏酒,又抓出一包果干,扔给鬼猿。  

猴子接了,眉开眼笑吃起来。  

果然是涌泉山庄的果子蜜饯!  

董锐自己舀了一碗酒,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才长长“啊”了一声:“还得是这一口啊。”  

这时,朱大娘不知道从哪里溜达过来了,一看桌上只有一小坛酒,顿时失了兴趣。  

董锐对它道:“你妹妹亲自走到巨鹿港了,要借给你一样宝贝,我给你带过来了,呼,可不容易了。”  

要不是从鬼王地宫弄到一个超大号的储物戒,他可装不进那大宝贝。  

“我知道。”地穴蛛后姐妹之间,有独特的联系之法。二娘已经跟它打过招呼了。  

贺灵川问:“红庐之行,收获如何?”  

“我带黑甲军把那里扫荡一遍,红庐弟子一击即溃,死的死,降的降,跑的跑!”红庐当然也有护卫,可哪里是黑甲军的对手?曹闻道留在红庐里的弟子和侍从,不是妖傀师就是做后勤的,武力并不出众,董锐驭使鬼猿杀了几个刺头儿,于是树倒猢狲散。  

“红庐里的资源、材料、记录,尤其是曹闻道本身的手志和实验品,统统被我打扫干净了!”董锐一说起战利品,就眉飞色舞,“要不是还得赶来帮你,我这时候本该回尖嚎森林闭关闭个两三年的!”  

“那些资料可以摞成好几座小山,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完。我就先翻翻曹闻道的手志,这厮详细记录了近十年的实验,哎呀,倒可以跟我的心得互相印证…”  

贺灵川打断他:“说点我想听的?”  

妖傀师之间怎么互相借鉴学习,他没兴趣,反正也听不懂。  

董锐给他一个鄙视的眼神:“我们先前的推断没错,天宫派给曹闻道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妖傀的人形化。”  

“不会是有人类的外形就行?”  

“当然没那么简单!要具备‘成为人类’的基本要素,不能空有外壳!”董锐举例,“比如阿什摩那,单看外形与人类相近,但它的核心其实是土之精小魔崽的神骨神血。曹闻道当初就是用它做外形实验,结果发现不行,空有其表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