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 护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老爻王的表现来看,他笃信玉泉宫里的东西能帮助他立于不败之地。  

但无论如何,白恒波意外暴毙,是青阳计划中的重大损失。  

她往霜仙殿看了一眼,仿佛能够穿透门墙,瞧见爻王得意的嘴脸:  

白恒波的手下没了首领,还能乖乖听青阳的话么?他们跟她又不熟。  

并且爻王现在召她进殿,青阳嗅到了暗藏的杀机。  

这老东西想把她调离四王子和群臣身边,再诱入霜仙殿强杀?  

那不消说,霜仙殿里蓄势待发,她只要进去就很难全身而退。  

对方装糊涂,裘隆只得把话挑明:“王上想与监国和乌特使先议几句。”  

青阳面露关切,话也说得又轻又慢:“王上身体如何了?我方才见他眼里血丝浓重,呼吸粗重,说话有痰声,属实疲惫。我这里有些护气养心、安神镇定的灵丹,王上要不要服用一些?”  

她暗暗盘算,时间都快过了,白坦到底在做什么!  

裘隆腹诽,还不都是你害的?但面上还要强笑:“王上歇了两刻钟,好多了。”  

青阳感同身受叹口气:“我们这种老家伙,上了年纪就熬不了夜,还得是殿下这样的年轻人活力充沛。”  

她一手轻轻搭在四王子肩膀上,脸上满是慈爱。四王子也不好抖掉,脸上略显尴尬。  

白恒波已死,地利被对方掌握,她就得打掉对手的优势。  

爻王那个老家伙,大概猜出她为什么要召集天水东扩工程的负责人,这时就急着把他们与青阳隔开。  

没错,她今晚存着一网打尽的心思。能够参与天水东扩工程的,基本都是爻王的死忠,是爻王的基本盘。  

贺骁只用一个工程,就替她筛出了所有该杀之人,高效!  

尤其是四王子。  

这少年自身敏而好学,得父王宠爱。青阳既然举事,四王子就是重要目标。  

他平时不住宫内,身边护卫重重,若不找个理由把他诓进来一并杀掉,青阳就怕他在王宫兵变后逃出城去,遗祸无穷。  

王子睿在臣民那里人气很高,若是逃出去后振臂一呼,大概就有许多将领拥护。  

天神希望闪金平原大乱,但青阳不喜欢四王子带来的变数。  

裘隆也暗暗焦急。这老妖婆大概是看出什么来了,既不逃走也不进殿,就这么杵在原地,还拉着四王子!  

他只得向前一步,半插在四王子与青阳之间:“殿下,王上让你去一趟后殿。”  

王子睿早觉出气氛有点不对劲儿,应了一声就往后走。  

就在这时,青阳忽觉怀中微颤。  

她随手取出水镜一看,目光微凝,心头大喜。  

镜面就四个大字:  

已过宫门。  

好,好好好!  

这是白坦发来捷报,他已经率军穿过宫门,直入王宫!  

今晚行动的第一大难关,终于过了。  

青阳暗中松了口气,也不装了,笑着对裘隆道:“我看,四王子与我一起进殿吧。”  

按照她事先拟好的计划,白坦一旦穿过宫门,白恒波这里就该马上行动。  

但白恒波已经死了。  

青阳本不想沾手,但现在不碰也不行。  

四王子本已走出三四步,她手一招,少年竟然又踉跄回去。  

裘隆手明手快,往青阳跟前一挡,手底拨出短钺,往青阳与四王子中间一划——  

青阳悄悄在王子睿肩上黏了一根丝线,只要往回一扯就可以把猝不及防的四王子扯回来,像提线木偶。  

同时,裘隆舌绽春雷,大吼一声:“护驾!”  

他就比爻王小两岁,但这一动手龙精虎猛,哪有平时的老衰之相?  

四王子身上的丝线应声而断,裘隆胳膊肘向外一拐,短钺突然就变长变尖,直取青阳下巴。  

他用的是一对子午双钺,形式与普通斧钺大不相同,瘦长尖窄,更像是安在手臂上的拐刀,划出的罡风能达到六尺多长!  

这对钺刀得自中古战场,原是一位大将遗物,裘隆重金请人改造,又仔细养护二十多年,才使得这般趁手。  

只听“叮”一声清响,像玉磬相击。  

他的钺刀自然没那么容易击伤青阳,对手擎出一把短杖挡住这一击,随后做了个舀水的动作,腕部一舀、一晃,很自然地将钺刀的力量全部卸去,顺手又把裘隆搅进无形的气劲当中!  

裘隆就觉得,自己好像被带入一个漩涡,几乎站都要站不稳当。  

厉害。  

对手连神通都没使,就把他带入被动。  

至于青阳手中长杖,钺刀几度砍中,却连个白印都没留下。  

就算几百年的铁木也没有这般硬度,偏偏杖身还缠着藤蔓,还挺着几片绿叶。  

青阳另一只手原本背在身后,腕上还戴着一串红珠,这时五指轻动,拨弦一般飞快掐了个诀,就对着裘隆打了出去。  

那手势好像推动某物向前,掌心有个青色符文亮起。  

裘隆并不觉得异常,但周围空气突然重若千钧,压得他动弹不得。  

在旁人眼中,他就这样僵在原地,连一根小指头都抬不起来。  

定身术!  

中古之后,这法术本已失传,谁也没料到它会在青阳手中重现,还用得这样顺溜。一旦它成功施展,就能将七尺内的敌人当场定住。  

至于能定多久,那要看对手的块头、实力和抗力了。  

对付普通修行者,青阳这一手至少能定住六息,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